一种多锚盘旋喷搅拌加劲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37084发布日期:2019-01-08 19:59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锚盘旋喷搅拌加劲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锚盘旋喷搅拌加劲桩。



背景技术:

我国近些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建造了数量可观的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一般较大,基础埋深增大,对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改善建筑物的功能有利。但是,基础埋深加大给施工带来很多困难,尤其是在城市建筑物密集地区,施工场地邻近已有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纵横交错,因此,基坑边坡的支护成了深基坑施工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支护结构虽然为施工期间的临时支挡结构,但其选型、计算和施工是否正确,对施工的安全、工期和经济效益有巨大影响。目前大多数工程仍以smw工法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施工工艺为主采用大量的型钢支撑。

为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增强竞争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工艺和技术已是迫在眉睫。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多锚盘旋喷搅拌加劲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锚盘旋喷搅拌加劲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锚盘旋喷搅拌加劲桩,包括若干钻孔灌注桩和若干三轴搅拌桩,所述钻孔灌注桩顶端安装有圈梁,所述圈梁固定安装在三轴搅拌桩上,且相邻两个所述钻孔灌注桩之间均安装有加劲桩,每个所述加劲桩内均安装有锚筋,所述锚筋贯穿三轴搅拌桩,且锚筋包括锚桩,所述锚桩插入至加劲桩内,所述锚桩内部设有两个钢绞线,所述加劲桩内部还安装有锚盘,所述锚盘和锚桩的端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加劲桩的直径不小于400mm,且加劲桩采用5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制成,其中水泥掺入量为25%,水灰比为0.7,旋喷搅拌的压力为15-25mpa。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钻孔灌注桩的旋喷搅拌的进退次数比桩身增加二次,钻孔灌注桩的直径为700mm。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钢绞线采用直径为15.2mm的预应力钢绞线,强度为1860级,每束钢绞线均由7根钢丝绞合而成,且钢绞线伸出加劲桩的桩外部分为0.8m,在钢绞线的伸出部分上施加预张力后锁定,使锚筋与圈梁连接牢固。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钢绞线插入加劲桩内部,且钢绞线插入加劲桩的定位误差不超过30mm,底部标高误差不大于20cm,锚筋位于加劲桩的中心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锚桩通过冷挤压法与锚盘进行固定。锚桩和锚盘共同构成锚具,锚具采用qvm系列锚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充分利用土体与水泥浆通过旋喷搅拌混合并加筋形成加劲桩,斜向可施作锚桩,把加劲水泥土技术应用到深基坑支护、地基处理及地下工程加固领域,实现了地基加固与基坑支护的安全、施工方便、缩短工期和节省造价的目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大样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锚筋结构示意图。

图中:加劲桩1、锚筋2、锚桩20、钢绞线21、锚盘22、钻孔灌注桩3、圈梁4、三轴搅拌桩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多锚盘旋喷搅拌加劲桩,包括若干钻孔灌注桩3和若干三轴搅拌桩5,钻孔灌注桩3的旋喷搅拌的进退次数比桩身增加二次,钻孔灌注桩3的直径为700mm,在此过程中水泥浆应拌和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拌合的水泥浆应在初凝前用完,所述钻孔灌注桩3顶端安装有圈梁4,所述圈梁4固定安装在三轴搅拌桩5上,且相邻两个所述钻孔灌注桩3之间均安装有加劲桩1,加劲桩1的直径不小于400mm,且加劲桩1采用5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制成,其中水泥掺入量为25%,水灰比为0.7,旋喷搅拌的压力为15-25mpa。

每个所述加劲桩1内均安装有锚筋2,所述锚筋2贯穿三轴搅拌桩5,且锚筋2包括锚桩20,所述锚桩20插入至加劲桩1内,所述锚桩20内部设有两个钢绞线21,钢绞线21采用直径为15.2mm的预应力钢绞线,强度为1860级,每束钢绞线21均由7根钢丝绞合而成,且钢绞线21伸出加劲桩1的桩外部分为0.8m,在钢绞线21的伸出部分上施加预张力后锁定,使锚筋2与圈梁4连接牢固,在此之前加劲桩1至少需养护7天,对钢绞线21的伸出部分采用高压油泵和1000kn穿心千斤顶进行张拉锁定,正式张拉前先用20%张拉荷载预张拉一次,再以50%、100%的张拉荷载分级张拉,在张拉荷载下保持5分钟,观测锚头无位移现象后再按锁定荷载锁定,钢绞线21插入加劲桩1内部,且钢绞线21插入加劲桩1的定位误差不超过30mm,底部标高误差不大于20cm。锚筋2位于加劲桩1的中心上,所述加劲桩1内部还安装有锚盘22,所述锚盘22和锚桩20的端部固定连接,锚桩20通过冷挤压法与锚盘22进行固定。锚桩20和锚盘22共同构成锚具,该锚具采用qvm系列锚具。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多锚盘旋喷搅拌加劲桩,包括若干钻孔灌注桩和若干三轴搅拌桩,所述钻孔灌注桩顶端安装有圈梁,所述圈梁固定安装在三轴搅拌桩上,且相邻两个所述钻孔灌注桩之间均安装有加劲桩,每个所述加劲桩内均安装有锚筋,所述锚筋贯穿三轴搅拌桩,且锚筋包括锚桩,所述锚桩插入至加劲桩内,所述锚桩内部设有两个钢绞线,所述加劲桩内部还安装有锚盘,所述锚盘和锚桩的端部固定连接。本发明充分利用土体与水泥浆通过旋喷搅拌混合并加筋形成加劲桩,斜向可施作锚桩,把加劲水泥土技术应用到深基坑支护、地基处理及地下工程加固领域,实现了地基加固与基坑支护的安全、施工方便、缩短工期和节省造价的目标。

技术研发人员:赵卫政;胡斌;杨继宗;魏林;王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兴厦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05
技术公布日:2019.01.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