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斜管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97037发布日期:2019-02-15 23:51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测斜管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监测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测斜管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测斜管在地下连续墙等结构中是常见的监测设备,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测斜管的管顶部分经常在施工中被损坏(如在吊装时,被施工机械损坏;在绑扎钢筋时,被工人踢坏);同时,测斜管也是高填土路基常见的监测设备,其突出于路面的部分也经常被施工机械所损坏。

然而,现有技术中鲜有关于测斜管顶端部分如何保护的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斜管保护装置,目的在于保护测斜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测斜管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管本体(2-1),保护管本体(2-1)的内径较测斜管的外径大,在保护管本体(2-1)的内部设置有2个水平连接部(2-2),在每个水平连接部(2-2)的端部设置有竖向的插接部(2-3);所述的2个竖向的插接部(2-3)与测斜管(1-1)的内部的2个相对应的导槽(1-2)对应;

进一步,插接部(2-3)的横截面形状包括:第一部(2-3-1)、第二部(2-3-2)第一部(2-3-1)与第二部(2-3-2)形成类t型结构,第一部(2-3-1)凸出于第二部(2-3-2),且第一部(2-3-1)的形状与导槽(1-2)的形状适配,第二部(2-3-2)的内表面为弧形、且与测斜管(1-1)的形状适配。

进一步,保护管本体的材质采用金属。

测斜管保护装置,包括:第一管体(3-1)、第二管体(4-1),第一管体在测斜管的外侧,第二管体在第一管体的外侧;

在第一管体(3-1)的内部设置有2个水平连接部,在每个水平连接部的端部设置有竖向的插接部;所述的2个竖向的插接部与测斜管的内部的2个相对应的导槽对应;

第一管体的内表面贴合测斜管的外表面;

第一管体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组竖向的导向板组件,所述每组导向板组件包括2个竖向平行的导向板,在导向板的相对侧设置有竖向的凸条(3-3)和/或凹槽;

第二管体(4-2)的内表面设置有竖向的第一型加劲肋板(4-2),在第一型加劲肋板的两侧设置有与第一管体的导向板组件的凸条和/或凹槽相对应的竖向的凹槽(4-3)和/或凸条。

进一步,插接部的横截面形状包括:第一部、第二部第一部与第二部形成类t型结构,第一部凸出于第二部,且第一部的形状与导槽的形状适配,第二部的内表面为弧形、且与测斜管的形状适配。

进一步,在测斜管的管壁围边均匀设置多个固定连接组件(1-3),所述固定连接组件(1-3)包括,所述固定连接组件的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第一板与第二板竖向平行设置,第三板水平设置,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均与测斜管的管壁固定,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三者构成u型形状;

在第一板、第二板的板顶设置向下倾斜的弹性的卡接板(1-3-1),在第二管体的内表面上设置第二型加劲肋板(4-3),第二型加劲肋板(4-3)的下端部设置有弹性的卡接件(4-3-1);

固定连接组件(1-3)在测斜管的位置低于第一管体(3-1)的长度。

进一步,在第二管体的上部设置有凸圈(4-4)以及盖板(4-5);凸圈(4-4)的内径大于测斜管的内径,以方便供测斜仪的导轮放入;凸圈(4-4)的内径小于第一管体的内径,以方便第二管体压在第一管体上。

测斜管保护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第一管体的2个竖向的插接部(2-3)对准且插入到测斜管的导槽(1-2),然后将第二管体的第一型加劲肋板对准第一管体的外表面的导向板组件,然后将第二管体往下压,待第二管体的第二型加劲肋板与测斜管的固定连接组件的卡接后即可,此时,第二管体的上部设置有凸圈(4-4)正好压在第一管体的上表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利用测斜管不用的2个导槽来作为保护装置的卡接槽,是本申请的第一构思;同时保护装置采用金属材质,能够更好地保护测斜管。

2)第一管体与测斜管,通过“竖向的插接部与导槽”限定了第一管体无法转动;第二管体与第一管体,通过“第二型加劲肋板与导向板组件”限定了第二管体无法转动;第二管体与测斜管,通过“第二型加劲肋板与固定连接组件”限定了第二管体无法上拔下降;同时,通过第二管体上部设置的凸圈,压在第二管体上表面,使得第一管体也无法上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实施例一中的测斜管保护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的a-a截面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的竖向的插接部(2-3)的放大设计图。

图4是实施例二中的测斜管保护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5是实施例二中的测斜管保护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中的b-b截面图。

图7是实施例二中的第二管体与测斜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二的第二管体的第二型加劲肋板与测斜管的连接立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测斜管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管本体(2-1),保护管本体(2-1)的内径较测斜管的外径大,在保护管本体(2-1)的内部设置有2个水平连接部(2-2),在每个水平连接部(2-2)的端部设置有竖向的插接部(2-3);所述的2个竖向的插接部(2-3)与测斜管(1-1)的内部的2个相对应的导槽(1-2)对应;

测斜管(1-1)包括4个导槽(1-2),均匀分布在测斜管上,即按照0°、90°、180°、270°分布,这是测斜管的一般设计。

在安装时,测斜管的端口绑扎在地下连续墙或者围护桩的钢筋笼上,然后将测斜管保护装置安装到测斜管的管口上,安装时,将2个竖向的插接部(2-3)对准且插入到测斜管的导槽(1-2)即可。

为了保证竖向的插接部(2-3)与导槽(1-2)的卡接效果,插接部(2-3)的横截面形状包括:第一部(2-3-1)、第二部(2-3-2)第一部(2-3-1)与第二部(2-3-2)形成类t型结构,第一部(2-3-1)凸出于第二部(2-3-2),且第一部(2-3-1)的形状与导槽(1-2)的形状适配,第二部(2-3-2)的内表面为弧形、且与测斜管(1-1)的形状适配。

实施例一的测斜管保护装置安装在测斜管的管口位置,其保护管本体的长度为0.2-1米,其材质采用金属,如钢。

实施例一的优势在于,在测斜管的管口位置插入测斜管保护装置,由金属材质的测斜管保护装置对塑料材质的测斜管进行保护,可防止测斜管被破坏;其不仅能适用于测斜管埋设在地连墙、围护桩的钢筋笼等情形,也适用于埋设在土体中保护的情形。

实施例二,实施例一的缺点在于,测斜管保护装置未与测斜管相固定。

实施例二的测斜管保护装置包括:第一管体(3-1)、第二管体(4-1),第一管体在测斜管的外侧,第二管体在第一管体的外侧;

在第一管体(3-1)的内部设置有2个水平连接部,在每个水平连接部的端部设置有竖向的插接部;所述的2个竖向的插接部与测斜管的内部的2个相对应的导槽对应;

第一管体的内表面贴合测斜管的外表面;

测斜管(1-1)包括4个导槽(1-2),均匀分布在测斜管上,即按照0°、90°、180°、270°分布,这是测斜管的一般设计。

为了保证竖向的插接部与导槽(1-2)的卡接效果,插接部的横截面形状包括:第一部、第二部第一部与第二部形成类t型结构,第一部凸出于第二部,且第一部的形状与导槽的形状适配,第二部的内表面为弧形、且与测斜管的形状适配。

第一管体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组竖向的导向板组件,所述每组导向板组件包括2个竖向平行的导向板,在导向板的相对侧设置有竖向的凸条(3-3)和/或凹槽;

第二管体(4-2)的内表面设置有竖向的第一型加劲肋板(4-2),在第一型加劲肋板的两侧设置有与第一管体的导向板组件的凸条和/或凹槽相对应的竖向的凹槽(4-3)和/或凸条;

此外,在测斜管的管壁围边均匀设置多个固定连接组件(1-3),所述固定连接组件(1-3)包括,所述固定连接组件的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第一板与第二板竖向平行设置,第三板水平设置,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均与测斜管的管壁固定,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三者构成u型形状;

在第一板、第二板的板顶设置向下倾斜的弹性的卡接板(1-3-1),在第二管体的内表面上设置第二型加劲肋板(4-3),第二型加劲肋板(4-3)的下端部设置有弹性的卡接件(4-3-1);

固定连接组件(1-3)在测斜管的位置低于第一管体(3-1)的长度。

进一步,在第二管体的上部设置有凸圈(4-4)以及盖板(4-5);凸圈(4-4)的内径大于测斜管的内径,以方便供测斜仪的导轮放入;凸圈(4-4)的内径小于第一管体的内径,以方便第二管体压在第一管体上。

使用时,首先将第一管体的2个竖向的插接部(2-3)对准且插入到测斜管的导槽(1-2),然后将第二管体的第一型加劲肋板对准第一管体的外表面的导向板组件,然后将第二管体往下压,待第二管体的第二型加劲肋板与测斜管的固定连接组件的卡接后即可,此时,第二管体的上部设置有凸圈(4-4)正好压在第一管体的上表面。

第二管体、第二管体可采用金属材质。

实施例二的优点在于,第一管体与测斜管,通过“竖向的插接部与导槽”限定了第一管体无法转动;第二管体与第一管体,通过“第二型加劲肋板与导向板组件”限定了第二管体无法转动;第二管体与测斜管,通过“第二型加劲肋板与固定连接组件”限定了第二管体无法上拔下降;同时,通过第二管体上部设置的凸圈,压在第二管体上表面,使得第一管体也无法上拔。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