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净的园林生态蓄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2845发布日期:2019-05-11 00:47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净的园林生态蓄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园林生态维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自净的园林生态蓄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其中,园林建设已成为评判一个城市是否宜居的标准之一。园林绿化是园林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目前为了匹配园林绿化,园林中的水池以及沟渠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园林中的水池一般为死水且水生动植物较多,时间久了水质容易恶化,影响园林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净的园林生态蓄水系统,具有可试下自动净化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自净的园林生态蓄水系统,包括蓄水池、设置于蓄水池内并用于反应水质的检测装置、设置于蓄水池一侧的清理池、设置于清理池内的净化机构,所述清理池的池底高于蓄水池的池顶,所述清理池底部连通于蓄水池顶部,还包括抽水机,所述抽水机的一端伸入蓄水池,另一端伸入清理池并用于将蓄水池内的水抽入清理池,所述蓄水池设置有用于带动检测装置移动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水池内充满水时,检测装置可以漂浮在蓄水池中部,并且能够反映水质好坏,当检测装置检测到水质变差需要清理时,驱动机构启动并将检测装置拉到岸边,工作人员将将检测装置取出,之后抽水机启动将蓄水池内的水抽到清理池内,通过清理池内的净化机构对水质差的水进行处理过滤后,再次经清理池底部回流到蓄水池内,实现自动清洁循环,达到改善水质的效果,清理完成后,再次将检测装置通过驱动机构放到蓄水池中部,准备下一个循环。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净化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清理池中部的过滤框、设置于过滤框内的过滤层,所述过滤框由带有网孔的筛网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框作为支撑,将过滤层固定在清理池中部的位置,当抽水机将蓄水池内的水抽到清理池内时,首先经过过滤层进行过滤,将原水质较差的水中的水藻、过多的浮萍等杂质过滤掉,从而对水实现一定程度的净化,同时还可向水中添加一定量的钙离子,从而与水中的磷酸盐生成不溶性沉淀物而沉淀下来,之后经过过滤层将不溶性沉淀物进行过滤,从而去除水中的磷酸盐,从根本上净化水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层包括铺设于过滤框的第一粗滤层、铺设于第一粗滤层的细滤层、铺设于细滤层的第二粗滤层,所述第一粗滤层和第二粗滤层由石块填充制成,所述细滤层由沙子填充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粗滤层由石块实现打底支撑,可以对细滤层的沙子进行隔离,防止沙子掉落,且具有一定的过滤作用,通过沙子可以实现对水的细过滤,从而将水中较小的杂质去掉实现对水的粗过滤以及细过滤。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漂浮设置于蓄水池内的浮萍槽,所述浮萍槽包括呈方形的框体、连接于框体底面的浮板、设置于浮板上方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与浮板之间形成供水生植物根茎伸入的容纳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板可以采用泡沫材料制成,从而对框体提供浮力使得框体能够浮在水面上,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对水生植物的根茎进行固定,水生植物的根部穿过固定组件并伸入到容纳腔内,在容纳腔内可以填入水生植物所需的养料,通过调节组件可以调节固定组件的高度,从而调节容纳腔的高度,可以根据不同植物的需要调节容纳腔的高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体由四块围板相互拼接围成,相邻的两围板之间设置有方便拆装的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包括一端铰接于一块围板,另一端卡接于相邻围板的卡扣,所述围板连接有供卡扣自由端卡入的卡环,所述卡扣的自由端铰接有锁合杆,所述锁合杆与卡扣之间缠绕有铁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拼装围板时,转动卡扣并将卡扣的锁合杆穿设到卡环内,之后将锁合杆反向翻折至与卡扣贴近,并且通过铁丝将锁合杆缠绕固定,实现相邻围板的连接,安装拆卸方便,便于操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滑移连接与围板内壁的两块夹板,两块夹板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夹板开设有若干供水生植物根茎伸入的固定槽,两所述夹板之间的间隔内滑移设置有用于控制固定槽大小的控制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生植物的根茎穿过固定槽并伸入容纳腔内,根据水生植物根茎粗细的不同需要,通过控制组件控制固定槽的宽度,实现对水生植物根部更好的固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滑移设置于两夹板之间并用于打开或关闭固定槽的滑板,所述滑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杆,位于上方的夹板开设有供调节螺杆伸出的控制槽,所述调节螺杆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板可沿两夹板之间的间隙滑移,通过滑板的滑移可以控制固定槽的大小,从而实现对固定槽大小的调节,当将滑板调节到合适的位置时,拧紧固定螺母实现滑板的固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池体相对两侧边沿的支架、转动设置于一侧支架的第一同步轮、转动设置于另一侧支架的第二同步轮,所述浮萍槽一侧壁连接有同步带,所述同步带依次绕过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并连接到浮萍槽另一侧的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步带整体呈环形且两端分别连接在浮萍槽的两侧壁,需要将浮萍槽转移至水池中心时,转动第一同步轮,带动同步带以及第二同步轮转动,从而带动浮萍槽在水面上移动,当移动至中心位置时停止转动第一同步轮,完成浮萍槽位置的调整,调整方便操作简单。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同步轮的转轴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转动连接有定位杆,所述支架开设有供定位杆卡接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转动第一同步轮时,可以通过转动转盘实现第一同步轮的转动,操作更省力,当将浮萍槽转动至合适的位置时,转动定位杆并将定位杆卡接到定位槽内,实现对转盘的定位,进而实现浮萍槽的定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理池底面朝向蓄水池呈向下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得在清理池内过滤后的水能够自由流动到蓄水池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蓄水池内充满水时,检测装置可以漂浮在蓄水池中部,并且能够反映水质好坏,当检测装置检测到水质变差需要清理时,驱动机构启动并将检测装置拉到岸边,工作人员将将检测装置取出,之后抽水机启动将蓄水池内的水抽到清理池内,通过清理池内的净化机构对水质差的水进行处理过滤后,再次经清理池底部回流到蓄水池内,实现自动清洁循环,达到改善水质的效果,清理完成后,再次将检测装置通过驱动机构放到蓄水池中部,准备下一个循环;

2.过滤框作为支撑,将过滤层固定在清理池中部的位置,当抽水机将蓄水池内的水抽到清理池内时,首先经过过滤层进行过滤,将原水质较差的水中的水藻、过多的浮萍等杂质过滤掉,从而对水实现一定程度的净化,同时还可向水中添加一定量的钙离子,从而与水中的磷酸盐生成不溶性沉淀物而沉淀下来,之后经过过滤层将不溶性沉淀物进行过滤,从而去除水中的磷酸盐,从根本上净化水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净化机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浮萍槽和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浮萍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浮萍槽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体;2、浮板;3、固定组件;4、容纳腔;5、调节组件;6、围板;7、卡接组件;8、卡扣;9、卡环;10、锁合杆;11、铁丝;12、连接杆;13、流通口;14、夹板;15、固定槽;16、控制组件;17、滑板;18、调节螺杆;19、控制槽;20、固定螺母;21、调节槽;22、调节螺栓;23、导向槽;24、导向棱;25、泡沫板;26、浮萍槽;27、驱动机构;28、支架;29、第一同步轮;30、第二同步轮;31、同步带;32、转盘;33、定位杆;34、定位槽;35、蓄水池;36、检测装置;37、清理池;38、净化机构;39、抽水机;40、过滤框;41、过滤层;42、第一粗滤层;43、细滤层;44、第二粗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可自净的园林生态蓄水系统,包括开设在园林地面的蓄水池35、漂浮设置于蓄水池35内并用于反应水质的检测装置36、设置于蓄水池35一侧的清理池37、设置于清理池37内的净化机构38,清理池37的池底高于蓄水池35的池顶,清理池37底部连通于蓄水池35顶部,使得清理池37内的水能够自由流到蓄水池35内,还包括设置在地面的抽水机39,抽水机39的抽水管端部伸入蓄水池35,抽水机39的出水端端部伸入清理池37并用于将蓄水池35内的水抽入清理池37,蓄水池35内设置有用于带动检测装置36移动的驱动机构27。蓄水池35内充满水时,检测装置36可以漂浮在蓄水池35中部,并且能够反映水质好坏,当检测装置36检测到水质变差需要清理时,驱动机构27启动并将检测装置36拉到岸边,工作人员将将检测装置36取出,之后抽水机39启动将蓄水池35内的水抽到清理池37内,通过清理池37内的净化机构38对水质差的水进行处理过滤后,再次经清理池37底部回流到蓄水池35内,实现自动清洁循环,达到改善水质的效果,清理完成后,再次将检测装置36通过驱动机构27放到蓄水池35中部,准备下一个循环。

如图2所示,净化机构38包括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于清理池37侧壁中部的过滤框40、设置于过滤框40内的过滤层41,过滤框40由带有网孔的筛网制成;过滤框40作为支撑,将过滤层41固定在清理池37中部的位置,当抽水机39将蓄水池35内的水抽到清理池37内时,首先经过过滤层41进行过滤,将原水质较差的水中的水藻、过多的浮萍等杂质过滤掉,从而对水实现一定程度的净化,同时还可向水中添加一定量的钙离子,从而与水中的磷酸盐生成不溶性沉淀物而沉淀下来,之后经过过滤层41将不溶性沉淀物进行过滤,从而去除水中的磷酸盐,从根本上净化水质。

如图2所示,过滤层41包括铺设于过滤框40的第一粗滤层42、铺设于第一粗滤层42的细滤层43、铺设于细滤层43的第二粗滤层44,第一粗滤层42和第二粗滤层44由石块填充制成,细滤层43由沙子填充制成;第一粗滤层42由石块实现打底支撑,可以对细滤层43的沙子进行隔离,防止沙子掉落,且具有一定的过滤作用,通过沙子可以实现对水的细过滤,从而将水中较小的杂质去掉实现对水的粗过滤以及细过滤。

如图1和图3所示,检测装置36包括设置在蓄水池35中部的浮萍槽26,浮萍槽26包括呈方形的框体1、连接于框体1底面的浮板2、设置于浮板2上方的固定组件3,固定组件3与浮板2之间形成供水生植物根茎伸入的容纳腔4,框体1内壁设置有用于调节固定组件3高度的调节组件5。浮板2可以采用泡沫材料制成,从而对框体1提供浮力使得框体1能够浮在水面上,通过设置固定组件3对水生植物的根茎进行固定,水生植物的根部穿过固定组件3并伸入到容纳腔4内,在容纳腔4内可以填入水生植物所需的养料,通过调节组件5可以调节固定组件3的高度,从而调节容纳腔4的高度,可以根据不同植物的需要调节容纳腔4的高度。

如图4和图5所示,框体1由四块围板6相互拼接围成,相邻的两围板6之间设置有方便拆装的卡接组件7,卡接组件7包括一端铰接于一块围板6,另一端卡接于相邻围板6的卡扣8,围板6连接有供卡扣8自由端卡入的卡环9,卡扣8的自由端铰接有锁合杆10,锁合杆10与卡扣8之间缠绕有铁丝11;在拼装围板6时,转动卡扣8并将卡扣8的锁合杆10穿设到卡环9内,之后将锁合杆10反向翻折至与卡扣8贴近,并且通过铁丝11将锁合杆10缠绕固定,实现相邻围板6的连接,安装拆卸方便,便于操作。

如图4所示,浮板2边沿向上延伸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的上端连接于围板6下边沿,相邻连接杆12之间形成供水流通过的流通口13;通过连接杆12实现浮板2与围板6的连接,并且通过留有流通口13实现容纳腔4与池体内水的交换,保证正常的生态平衡。

如图4和图6所示,固定组件3包括滑移连接于围板6内壁的两块夹板14,两块夹板14平行且间隔设置,夹板14开设有若干供水生植物根茎伸入的固定槽15,两夹板14之间的间隔内滑移设置有用于控制固定槽15大小的控制组件16;水生植物的根茎穿过固定槽15并伸入容纳腔4内,根据水生植物根茎粗细的不同需要,通过控制组件16控制固定槽15的宽度,实现对水生植物根部更好的固定。

如图6所示,控制组件16包括滑移设置于两夹板14之间并用于打开或关闭固定槽15的滑板17,在滑板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杆18,位于上方的夹板14开设有供调节螺杆18伸出的控制槽19,调节螺杆18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20;滑板17可沿两夹板14之间的间隙滑移,通过滑板17的滑移可以控制固定槽15的大小,从而实现对固定槽15大小的调节,当将滑板17调节到合适的位置时,拧紧固定螺母20实现滑板17的固定。

如图4所示,调节组件5包括纵向开设于围板6侧壁的调节槽21,调节槽21内穿设有调节螺栓22,调节螺栓22端部穿过调节槽21并螺纹连接于夹板14内;当需要调节夹板14的高度时,拧松调节螺栓22,将夹板14调整到合适的高度,从而适应不同长度根茎的水生植物,之后拧紧调节螺栓22实现夹板14位置的固定。

如图4所示,围板6内壁沿纵向开设有导向槽23,夹板14侧边设置有与导向槽23滑移配合的导向棱24;当调整夹板14的位置时,夹板14沿围板6内壁实现上下滑移,通过导向棱24与导向槽23的配合实现对夹板14的导向作用,使得夹板14升降更稳定。如图4所示,围板6外壁中部位置设置有一圈泡沫板25;通过增设泡沫板25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水对泡沫板25的浮力。

如图1和图3所示,驱动机构27包括固定设置于池体相对两侧边沿的支架28、转动设置于一侧支架28的第一同步轮29、转动设置于另一侧支架28的第二同步轮30,浮萍槽26一侧壁连接有同步带31,同步带31依次绕过第一同步轮29和第二同步轮30并连接到浮萍槽26另一侧的侧壁上。同步带31整体呈环形且两端分别连接在浮萍槽26的两侧壁,需要将浮萍槽26转移至水池中心时,转动第一同步轮29,带动同步带31以及第二同步轮30转动,从而带动浮萍槽26在水面上移动,当移动至中心位置时停止转动第一同步轮29,完成浮萍槽26位置的调整,调整方便操作简单。

如图3所示,第一同步轮29的转轴连接有转盘32,转盘32转动连接有定位杆33,支架28开设有供定位杆33卡接的定位槽34;当需要转动第一同步轮29时,可以通过转动转盘32实现第一同步轮29的转动,操作更省力,当将浮萍槽26转动至合适的位置时,转动定位杆33并将定位杆33卡接到定位槽34内,实现对转盘32的定位,进而实现浮萍槽26的定位。

如图2所示,清理池37的底面朝向蓄水池35方向呈向下倾斜设置,从而使得在清理池37内过滤后的水能够自由流动到蓄水池35内。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