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地下室防水挡土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2199发布日期:2019-05-24 21:02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地下室防水挡土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室挡土墙,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地下室防水挡土墙。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考虑到扩大使用空间和稳定建筑基础等方面需要,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建筑修建了地下室,并且面积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增加,以满足城市内不断增加的停车需求。在地下室的施工过程中,地下室内需要大量的建筑用水,建筑用水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地下室内产生积水,地表积水也可能通过墙体渗入地下室内,而使得地下室内产生积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地下室防水挡土墙,具有排水防水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组合式地下室防水挡土墙,包括混凝土基层和墙体,所述墙体置于混凝土基层上,所述墙体与外界土体抵接的一面为墙背,所述墙体远离墙背的一面为墙面,所述混凝土基层上靠近墙面一侧开设有集水井,所述集水井顶端设有井盖,所述混凝土基层内埋设有一端伸入集水井内的集水管,所述集水管向集水井倾斜设置并与水平面之间存在1°至5°的倾斜角,所述墙面底部设有若干排水孔,所述墙体内埋设有若干用于连通排水孔和集水管的集水支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积水可以通过墙体上的排水孔,经集水支管在集水管中汇聚,最终进入到集水井中,集水井中的水可以根据施工需要进行收集再利用。地下室施工完成后,集水井也可作为地下室积水排放时的缓冲井使用,减少地下室因积水而出现内涝的情况。集水管倾斜设置可以使得水流在重力的作用下更加方便的汇入集水井中,集水井的井盖可以减少工作人员不慎落入集水井中的可能性,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排水孔上设有无纺土工布反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纺土工布反滤层的设置可以使得水流在从墙体中排出时,不带走墙体内的土壤,减少流土情况的出现,使得墙体的结构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基层上沿墙面底缘设有排水渠,所述排水渠位于墙面与集水井之间,所述排水渠底端与集水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地下室内积水不深时,排水渠可以使得地下室地面上的积水可以及时排入至集水井中,当排水渠的排水能力不足以满足排水需求时,再通过上方的排水孔排水。

进一步的,所述墙背底部设有上窄下宽的外侧挡土墙,所述外侧挡土墙的高度为墙体高度的1/2至2/3,所述外侧挡土墙浇筑在混凝土基层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侧挡土墙上窄下宽的设计,使得外侧挡土墙可以通过自身重力来维持自身在外界土体压力作用下的稳定,外侧挡土墙直接浇筑在混凝土基层上,自身的承载力更强,且高度为墙体高度的1/2至2/3,较为节省材料,承重效果较好。

进一步的,所述墙背和外侧挡土墙与外界土体接触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渗水层,所述外侧挡土墙和墙体内埋设有与渗水层和集水管连通的毛细集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下室上层地面存在积水时,一部分积水会渗入到外界土体中,外界土体中的水分可以通过渗水层进入毛细集水管并最终汇集到集水管中,最后进入集水井中储存,以备回收利用。

进一步的,所述墙体和外侧挡土墙之间设有支撑保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下,外侧挡土墙与墙体接触的部分可以设置支撑保护层,一方面可以减少外侧挡土墙的石料使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置不同大小的支撑保护层来满足不同的实际安装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基层上靠近外侧挡土墙底端处设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底部与集水管相连,所述排水沟上方填充有回填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下室在进行施工时,靠近墙背一侧的外界土体因施工需要被挖去,排水沟的设置可以及时将积水排入集水管并收集到集水井中,减少施工现场因积水过多而发生土体塌陷情况的出现。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井底部设有水泵,所述水泵连通有延伸至混凝土基层上表面的回流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集水井底部的水通过水泵运输至混凝土基层上,用于施工用水。

进一步的,所述墙面上设有若干用于支撑墙体的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增强墙体的抗压强度,外界土体的载荷可以分布到加强筋上,增强地下室墙体的挡土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墙体内设有若干纵向的伸缩缝,所述伸缩缝内填充有嵌缝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界气温变化时,墙体体积会随之发生热胀冷缩现象,伸缩缝的设置可以为墙体涨缩提供预留空间,使得墙体之间不易因为相互挤压而产生损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排水孔、排水支管、渗水层、毛细集水管、集水管、集水井和水泵的设置,能够起到收集外界土体和地下室内的积水并回收利用的效果;

2.通过外侧挡土墙、支撑保护层和加强筋的设置,能够起到提高墙体挡土性能的效果;

3.通过伸缩缝和嵌缝材料的设置,能够起到提高墙体抵抗外界温度变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中组合式地下室集水挡土墙的整体示意图,用于体现墙体、混凝土基层和外侧挡土墙之间的连接关系;

图2是本实施例中组合式地下室集水挡土墙的整体示意图,用于体现墙体、混凝土基层和外侧挡土墙的内部结构。

图中,1、混凝土基层;11、排水渠;12、排水沟;13、回填土;2、墙体;21、墙背;22、墙面;221、排水孔;222、无纺土工布反滤层;23、集水支管;3、集水井;31、井盖;32、水泵;33、回流水管;4、集水管;5、外侧挡土墙;51、渗水层;52、毛细集水管;53、支撑保护层;6、加强筋;7、伸缩缝;71、嵌缝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组合式地下室防水挡土墙,如图2所示,包括混凝土基层1和置于混凝土基层1上的墙体2,墙体2与外界土体抵接的一面为墙背21,墙体2远离墙背21的一面为墙面22,墙背21一侧的底部设有上窄下宽的外侧挡土墙5,外侧挡土墙5的高度为墙体2高度的1/2至2/3,本实施例中,外侧挡土墙5的高度为墙体2高度的1/2,使得外侧挡土墙5在满足挡土需求时能更加节省材料。外侧挡土墙5和墙背21之间贴合设置有支撑保护层53,支撑保护层53由聚苯板材料制成。支撑保护层53可以制成不同的形状大小用于外侧挡土墙5和墙背21之间的支撑固定,使得墙体2的挡土性能满足建造要求,同时也能减少外侧挡土墙5材料的使用,使得建造成本降低。墙面22一侧还设有若干用于支撑墙体2的加强筋6,加强筋6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与混凝土基层1和墙体2之间固定连接,加强筋6的设置可以提高墙体2的挡土性能。

如图1所示,墙体2内部开设有若干伸缩缝7,伸缩缝7内填充有嵌缝材料71,本实施例中,嵌缝材料71选用为聚硫物。墙体2因外界温度变化会产生热胀冷缩现象,伸缩缝7的设置可以为墙体2的涨缩提供预留空间,减少墙体2由于体积变化而产生内部挤压发生形变的情况,嵌缝材料71可以提升墙体2的强度,同时也能缓冲外界受力,提高墙体2的防震能力。

如图2所示,混凝土基层1上设有位于地下室内的集水井3,集水井3底部设有水泵32,水泵32连通有延伸至混凝土基层1上表面的回流水管33,通过水泵32可以对集水井3中的水进行回收利用,集水井3顶端设有井盖31,可以有效保护工作人员施工时的人身安全,混凝土基层1内埋设有朝向集水井3方向倾斜设置并伸入集水井3内的集水管4。混凝土基层1上沿墙面22底缘设有排水渠11,排水渠11位于墙面22与集水井3之间,排水渠11底端与集水管4连通。地下室内部存在积水时可以直接通过排水渠11将积水排入至集水井3中。墙面22底部设有若干排水孔221,排水孔221上设有无纺土工布反滤层222,墙体2内埋设有若干用于连通排水孔221和集水管4的集水支管23。当排水渠11的排水量无法满足当前排水需求时,地下室内水位上升至排水孔221处,可以经排水孔221通过集水支管23流入集水管4中,最终汇入集水井3中。无纺土工布反滤层222的设置可以使得水流在从墙体2中排出时,不带走墙体2内的土壤,减少流土情况的出现,使得墙体2的结构更加稳定。

如图2所示,墙背21和外侧挡土墙5与外界土体接触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渗水层51,外侧挡土墙5和墙体2内埋设有与渗水层51和集水管4连通的毛细集水管52,本实施例中,渗水层51由水泥、砂、矿渣、粉煤灰等材料一次高压成形制成。外界土体中的水分可以通过渗水层51进入毛细集水管52并最终汇集到集水管4中,最后进入集水井3中储存,以备回收利用。混凝土基层1上靠近外侧挡土墙5底端处设有排水沟12,排水沟12底部与集水管4相连。

具体实施过程:地下室施工时,靠近墙背21一侧的外界土体因施工需要被挖去,外界的水分可以及时通过排水沟12经过集水管4收集至集水井3中,减少施工现场因积水过多而发生土体塌陷情况的出现。地下室内的水可以通过排水渠11和排水孔221及时排入集水井3中。集水井3中的水可以作为施工用水的补充,降低建造成本,同时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

地下室施工完成后,排水沟12上方填充有回填土13,墙体2由于外侧挡土墙5和加强筋6的设置可以对外界土体形成有效抵挡,提高地下室墙体2的抗压强度。集水井3底部可通过水管与市政排水系统连通(图中未示出),外界土体中的水分可以通过渗水层51和毛细集水管52收集至集水井3中,地下室内的积水也可收集至集水井3中,集水井3可以作为排水时的缓冲区域,提高地下室的排水能力,减少内涝情况的出现。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