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支护管桩与冠梁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2001发布日期:2019-05-24 21:01阅读:29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支护管桩与冠梁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支护管桩与冠梁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大部分城市发展的步伐加快,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得到快速发展,基坑工程日益增多,开挖深度亦越来越深,管桩作为支护桩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是一种新的尝试,管桩与冠梁的连接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研究表明:预应力混凝土支护管桩能有效地控制桩身开裂,其在桩基工程中作为抗压桩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近年来应用范围已经逐步扩大到基坑支护工程,作为支护桩,起到挡土止水的作用。一般的预应力混凝土支护管桩侧壁光滑,与冠梁的连接摩擦力小,容易造成连接失效等工程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支护管桩与冠梁连接结构,具有连接牢固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支护管桩与冠梁连接结构,包括冠梁主体、桩体、固定在桩体端部的端板,所述桩体内朝向冠梁主体的一端设置有水平托板,所述托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桩内插筋,所述桩内插筋向上延伸至冠梁主体内,所述桩体内设置有位于托板顶部的桩内水泥浆;

所述端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圆周阵列的冠梁配筋,所述冠梁配筋与端板的夹角小于90度,所述冠梁配筋朝向桩体外侧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支护管桩通过桩内插筋和冠梁配筋与冠梁主体连接,提高了二者的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桩内插筋上环绕有螺旋状钢筋,所述螺旋状钢筋与桩体内壁相互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状钢筋的设置提高了桩内插筋的结构稳定性,与桩内水泥结合,共同实现了对桩体与冠梁连接部位的加强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端板上开设有若干用于与冠梁配筋连接的腰型的定位槽,所述冠梁配筋底部朝向桩体中心弯折形成连接段,所述连接段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定位槽相契合的插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端和插块的设置提高了冠梁配筋与端板的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桩内插筋穿出桩体的一端外侧环设固定有第一水平环筋,所述冠梁配筋外侧环设固定有第二水平环筋,所述第一水平环筋和第二水平环筋之间通过若干水平加强筋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冠梁配筋与桩内插筋的稳固连接,从而提高了桩体和冠梁主体连接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冠梁配筋顶壁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加强管,所述加强管侧壁开设有若干灌浆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冠梁配筋与冠梁主体的连接稳固性,水泥浆料通过灌浆孔进入加强管并对加强管进行填充,部分水泥浆料由部分灌浆孔溢出,提高了加强管与外周混凝土的结合牢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端板底壁同轴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嵌设在桩体内;

所述桩体内设置有若干竖直设置的预应力主筋,所述端板上开设有供预应力主筋穿过的倒锥形过孔,所述预应力主筋穿过过孔并固定有挡块,所述预应力主筋与过孔孔壁焊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孔的设置方便了预应力主筋与端板的焊接,挡块提高了预应力主筋与端板的连接稳定性;凸台的设置方便了端板的定位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托板由厚度为3-7mm的圆形不锈钢板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托板对桩内水泥浆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冠梁配筋与端板之间的夹角为60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冠梁配筋的承力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桩内插筋、冠梁配筋和桩内水泥浆的设置,能够起到提高桩体和冠梁主体连接稳固性的效果;

2.通过连接段和插块的设置,能够起到提高了冠梁配筋与端板连接稳固性的效果;

3.通过管状加强管和灌浆孔的设置,能够起到提高冠梁配筋与冠梁主体连接稳定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冠梁主体与桩体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冠梁配筋与桩内插筋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冠梁主体;2、桩体;21、预应力主筋;22、挡块;3、端板;31、定位槽;32、凸台;33、过孔;4、托板;41、桩内插筋;42、螺旋状钢筋;43、第一水平环筋;5、冠梁配筋;51、连接段;52、插块;53、第二水平环筋;6、桩内水泥浆;7、水平加强筋;8、加强管;81、灌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支护管桩与冠梁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冠梁主体1、桩体2、固定在桩体2端部的端板3。端板3呈与桩体2壁厚相契合的圆盘形,端板3顶部固定连接有圆周阵列的冠梁配筋5,冠梁配筋5与端板3的夹角小于90度,冠梁配筋5朝向桩体2外侧倾斜。本实施例中冠梁配筋5与端板3的夹角为60度。

如图1所示,端板3底壁同轴设置有嵌设在桩内的凸台32,端板3通过凸台32定位安装在桩体2端部,桩体2内设置有若干竖直的预应力主筋21,端板3上开设有供预应力主筋21穿过的倒锥形过孔33,预应力主筋21穿过过孔33并与过孔33孔壁焊接固定,预应力主筋21穿过过孔33的一端焊接固定有挡块22,挡块22侧壁与端板3顶壁焊接固定。倒锥形的过孔33的设置方便了焊条的放置,提高了通过塞焊的焊接方式满焊过孔33与预应力主筋21间的空隙,实现了预应力主筋21与端板3之间的可靠连接。

如图1所示,桩体2内朝向冠梁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水平的托板4,托板4由厚度为3-7mm的圆形不锈钢板制成,本实施中托板4的厚度为6mm。托板4顶部垂直固定连接有四根桩内插筋41,桩内插筋41向上延伸至冠梁主体1内。桩内插筋41上环绕有与桩体2内壁相互贴合的螺旋状钢筋42,螺旋状钢筋42与桩内插筋41焊接固定。桩体2内设置有位于托板4顶部的桩内水泥浆6,桩内水泥浆6用于对桩体2与冠梁主体1连接部位进行加强,提高二者的连接稳固性。

如图2所示,端板3上开设有若干用于与冠梁配筋5连接的腰型的定位槽31;冠梁配筋5底部朝向桩体2中心弯折形成连接段51,连接段51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定位槽31相契合的插块52。将冠梁配筋5置于端板3顶壁,并使插块52插接在定位槽31内,此时冠梁配筋5的底壁与端板3顶壁抵触,通过焊接方式实现二者的固定。定位槽31和连接端的设置方便了冠梁配筋5的定位安装,并且提高了冠梁配筋5与端板3焊接固定的接触面积。

如图2所示,桩内插筋41穿出桩体2的一端外侧环设固定有第一水平环筋43,冠梁配筋5外侧环设固定有第二水平环筋53,第一水平环筋43和第二水平环筋53之间通过若干水平加强筋7固定连接。冠梁配筋5顶壁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加强管8,加强管8侧壁开设有若干灌浆孔81。在对冠梁进行成型时,水泥浆料通过灌浆孔81进入加强管8并对加强管8进行填充,部分水泥浆料由部分灌浆孔81溢出,提高了加强管8与外周混凝土的结合牢固性。

具体实施过程:将端板3与预应力主筋21焊接固定,然后在端板3上焊接冠梁配筋5,在冠梁配筋5上焊接第二水平环筋53和加强管8。

在托板4上焊接桩内插筋41,并在桩内插筋41上焊接螺旋状钢筋42和第一水平环筋43。将托盘置入桩内,通过水平加强筋7实现第一水平环筋43和第二水平环筋53之间的固定。在桩内贯入桩内水泥浆6,待桩内水泥浆6凝固后,再进行冠梁主体1的浇注成型。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