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2508发布日期:2019-04-20 05:5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市政道路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排水系统作为城市功能的重要组分,在保证居民正常的生活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中,道路排水结构是防止路面积水、保障道路正常通车的关键,尤其是对于年降雨量高的城市而言。

目前,公告号为cn20632883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用排水装置,其通过将道路的表面设置成两侧向下倾斜的状态,使得水流会顺着坡度排到两侧的排水井和排水沟中,并通过排水井盖和过滤盖过滤雨水中掺杂的杂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道路上的杂物会在水流的冲刷下不断向两边运动,而由于道路上的杂物多为落叶等杂物,容易在过滤盖上堆积,甚至堵塞过滤盖上通孔,导致道路的排水能力下降,因此还有待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其优点在于能够提高道路的排水能力,解决路面积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包括路面基层和埋设于路面基层底下的排水管道,所述路面基层上设置有与所述排水管道连通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过滤盖,所述排水槽的上端开口处于所述过滤盖上方设置有支撑面板,所述支撑面板的周侧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排水槽内壁固定的连接筋,所述支撑面板的底部设置有伸入所述排水管道内的安装筒,所述安装筒上连接有与所述过滤盖上端相抵接的清扫刷,所述安装筒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清扫刷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落叶或垃圾堆积在过滤盖表面时,通过启动驱动组件,可带动清扫刷在过滤盖上往返运动,使得过滤盖的落叶或垃圾被清扫到两侧或者掉落到排水管道内。因此,通过在排水过程中清扫过滤盖上的落叶或垃圾,可提高道路的排水能力,解决路面积水的问题。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筒内的支撑架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清扫框,所述清扫框的内壁上分布有若干齿槽,所述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伸入所述清扫框内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有与所述齿槽相啮合的不完全齿轮,所述安装筒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转动杆转动的驱动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部的作用下,可使转动杆开始旋转,并带动不完全齿轮转动,而在不完全齿轮转动的过程中,不完全齿轮与齿槽啮合,使得活动框能够左右往返运动,进而实现活动框上的清扫刷往返运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部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筒上的驱动杆、位于所述安装筒内且固定在所述驱动杆外侧的第一锥齿轮以及固定在所述转动杆外侧且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延伸至所述安装筒的外侧且连接有驱动水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流从相邻连接筋之间的间隙进入时,可冲击在驱动水轮上,使得驱动杆发生转动,而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联动,能够使转动杆发生转动,从而实现清扫刷的左右往返运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水轮包括轮盘和若干固定在所述轮盘周侧的动叶片,所述动叶片的外表面与相邻所述连接筋之间的间隙相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可直接冲击在动叶片上,使得驱动水轮更加容易转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快驱动水轮的转动速度,提高清扫刷在过滤盖上的清扫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面板上与所述动叶片相对的连接筋上倾斜设置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的低端倾斜朝向所述轮盘的中心轴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流板的设置,能够使水流较为集中的冲击在动叶片上,从而提高动叶片的转动速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过滤盖嵌设在所述卡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槽的设置,能使过滤盖的安装更加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盖包括排水部和竖直设置在所述排水部两侧的卡接部,所述卡槽内设置有向下凹陷的下凹部,所述卡接部嵌于所述下凹部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过滤盖的卡接部嵌在卡槽的下凹部内,可对过滤盖的水平方向进行限位,进一步提高过滤盖安装后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路面基层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连通的集料通道,所述集料通道远离所述卡槽的一端连接有垃圾储存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清扫刷开始清扫时,从过滤盖上清扫下来的垃圾可通过集料通道进入垃圾储存区,保证过滤盖能够长期有效的进行排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扫刷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清扫刷对称设置在清扫框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称设置的清扫刷能够在过滤盖上左右往返清扫,从而加大对过滤网的清扫面积,提高清扫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扫刷上设置有刷毛,所述刷毛为塑料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清扫刷与过滤盖接触的过程中,塑料丝能够缠绕一些布料上的丝线,提高清扫刷的清扫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清扫刷和驱动组件的配合,可在排水过程中清扫过滤盖上的落叶或垃圾,提高道路的排水能力,解决路面积水的问题;

2、通过引流板的设置,能够使水流较为集中的冲击在动叶片上,从而提高动叶片的转动速度;

3、通过垃圾储存区和集料通道的配合,可使过滤盖上清扫下来的垃圾通过集料通道进入垃圾储存区,保证过滤盖能够长期有效的进行排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凸显安装筒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凸显过滤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路面基层;2、排水管道;3、排水槽;31、卡槽;311、下凹部;4、过滤盖;41、排水部;42、卡接部;5、支撑面板;6、连接筋;7、环形筋条;8、安装筒;9、清扫刷;10、驱动组件;101、支撑架;1011、转动杆;1012、不完全齿轮;102、清扫框;1021、齿槽;103、滑移口;11、驱动部;111、驱动杆;112、第一锥齿轮;113、第二锥齿轮;114、驱动水轮;1141、轮盘;1142、动叶片;12、引流板;13、集料通道;14、垃圾储存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路面基层1和埋设在路面基层1底下的排水管道2,路面基层1的上端设置有与排水管道2连通的排水槽3,排水槽3的上端开口处安装有过滤盖4。

如图1、2所示,排水槽3的上端开口处且位于过滤盖4上方固定有支撑面板5,支撑面板5的周侧固定有若干与排水槽3内壁固定的连接筋6,支撑面板5与排水槽3之间同轴设置有两圈与连接筋6固定的环形筋条7,支撑面板5的底部固定有伸入排水管道2内的安装筒8,安装筒8上安装有与过滤盖4上端相抵接的清扫刷9,安装筒8上安装有用于驱使清扫刷9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10。其中,为了避免支撑面板5影响水流进入排水管道2,本实施例中连接筋6的数量设置为三个,且是三个连接筋6呈三角形分布。

如图2、3所示,驱动组件10包括固定在安装筒8内的支撑架101以及滑动设置在支撑架101下端的清扫框102,清扫框102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对称设置的齿槽1021,支撑架101上转动连接有伸入清扫框102内的转动杆1011,转动杆1011的一端固定有与齿槽1021相啮合的不完全齿轮1012,清扫框102的下端延伸有与清扫刷9固定的传动杆,安装筒8的底部开设有供传动杆滑动的滑移口103。

值得说明的是,清扫刷9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清扫刷9对称分布在清扫框102的两侧,且清扫刷9上均匀设置有刷毛,刷毛为塑料丝。

如图2所示,安装筒8上设置有用于驱使转动杆1011转动的驱动部11,驱动部11包括转动连接在安装筒8上的驱动杆111、位于安装筒8内且固定在驱动杆111外侧的第一锥齿轮112以及固定在转动杆1011外侧且与第一锥齿轮112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113,驱动杆111的两端延伸至安装筒8的外侧且固定有驱动水轮114。

如图2所示,驱动水轮114包括轮盘1141和若干固定在轮盘1141周侧的动叶片1142,动叶片1142的外表面与相邻连接筋6之间的间隙相对。因此,当水流进入排水管道2内时可直接冲击在动叶片1142上,确保驱动水轮114能够实现转动。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使水流较为集中的冲击在动叶片1142上,本实施例中支撑面板5上与动叶片1142相对的连接筋6上倾斜设置有引流板12,引流板12的低端倾斜朝向轮盘1141的中心轴线。

如图4所示,过滤盖4包括排水部41和竖直设置在排水部41两侧的卡接部42,排水槽3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槽31,卡槽31内设置有向下凹陷的下凹部311,卡接部42嵌于下凹部311内,使得过滤盖4的安装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路面基层1上设置有与卡槽31连通的集料通道13,集料通道13远离卡槽31的一端连接有垃圾储存区14。因此,在清扫刷9开始清扫时,从过滤盖4上清扫下来的垃圾可通过集料通道13进入垃圾储存区14,保证过滤盖4能够长期有效的进行排水。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及有益效果如下:在排水过程中,水流先通过相邻连接筋6之间的间隙进入,并沿着引流板12的倾斜方向冲击在驱动水轮114的动叶片1142上,使得驱动杆111随着轮盘1141转动;然后,在第一锥齿轮112与第二锥齿轮113的联动作用下带动转动杆1011转动,使得不完全齿轮1012转动,而当不完全齿轮1012与清扫框102上的齿槽1021啮合时,即可实现清扫框102和清扫刷9在过滤盖4上往返运动,使得过滤盖4的落叶或垃圾被清扫到两侧的集料通道13或者掉落到排水管道2内。

综上,通过在排水过程中清扫过滤盖4上的落叶或垃圾,可提高道路的排水能力,解决路面积水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