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件十字梁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16877发布日期:2019-06-05 21:49阅读:8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件十字梁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预制件十字梁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建筑施工中,用于塔吊安装固定的塔吊基础,大多是采用整体式现浇砼基础,其施工周期长,且只能一次性使用,用完后要拆除,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同时也会污染环境。

近年来,人们多采用混凝土材料预制成的预制件代替传统的塔吊基础,包括采用混凝土材料预制而成的中心件、内过渡件、外过渡件和端件组合而成,中心件呈十字形,在其四个端面的外侧,由内向外都依次设置一个内过渡件、一个外过渡件和一个端件。这种塔基基础可以多次重复使用,既能节省人力,又可节省原材料,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上述的塔吊基础是由多个组件组合而成的,在实际组装时,各组件之间很难快速、准确地定位,从而导致了十字梁的组装程序耗时过长、组装效率低,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预制件十字梁,各组件可以快速、准确定位组装,大大缩短十字梁的组装时间、提高组装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件十字梁,十字梁从中心到四周依次包括中心件、内过渡件、外过渡件和具有组装孔的端件,内过渡件内设有若干钢筋一,所述钢筋一的端部沿内过渡件的长度方向延伸并突出在内过渡件外;外过渡件内设有若干钢筋二,所述钢筋二的端部沿外过渡件的长度方向延伸并突出在外过渡件外,内过渡件上还贯穿开设有若干供钢筋一和钢筋二插接的定位孔一,而外过渡件上若干设有供钢筋一和钢筋二插接的定位孔二;中心件包括承接基座和至少两个加固钢筋环,所述承接基座的一侧上开设有供内过渡件插接的十字形凹槽,所述加固钢筋环与钢筋一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竖向钢筋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一个加固钢筋环放置在十字形凹槽内,然后再将四个内过渡件上的第一钢筋端部分别插接在相对应的十字形凹槽内,同时将另一个加固钢筋环房子在钢筋一上,接着在上下两个加固钢筋环与钢筋一之间接壤处分别焊接一根竖向钢筋条,由此即可将四个内过渡件通过钢筋一稳定组装在中间件上;随后将钢筋一的另一端插接在定位孔二中,与此同时同侧的钢筋二插接在定位孔一中,接着将外过渡件朝着内过渡件方向移动,并使得外过渡件与内过渡件之间相互抵触,由此即可完成对四个外过渡件的组装,随后将钢筋二的另一端插接在四个端件的组装孔内即可。各组件可以通过定位孔一、定位孔二、组装孔、钢筋一、钢筋二以及十字形凹槽进行快速、准确地定位组装,大大缩短十字梁的组装时间、提高组装工作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同一内过渡件上的任意两根所述钢筋一之间设有加固钢筋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内过渡件端部的各钢筋一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有助于提高各组件(例如内过渡件和外过渡件或者中心件)之间的接壤处的连接强度和承重强度,十分实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过渡件在具有钢筋一的一侧上开设有凹槽一,所述加固钢筋一的端部抵接在所述凹槽一的内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加固钢筋一的端部抵接在凹槽一的内壁上,此时加固钢筋一与钢筋一之间的焊接点能够有效地被隐藏在凹槽一内,由此减少了外力作用对加固钢筋一与钢筋一之间的焊接点的损伤,增大了对加固钢筋一与钢筋一之间的焊接点的保护。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同一外过渡件上的任意两根所述钢筋二之间设有加固钢筋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外过渡件端部的各钢筋一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有助于提高内过渡件和外过渡件之间的接壤处的连接强度和承重强度,十分实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过渡件在具有钢筋二的一侧上开设有凹槽二,所述加固钢筋二的端部抵接在所述凹槽二的内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加固钢筋二的端部抵接在凹槽二的内壁上,此时加固钢筋二与钢筋二之间的焊接点能够有效地被隐藏在凹槽二内,由此减少了外力作用对加固钢筋二与钢筋二之间的焊接点的损伤,增大了对加固钢筋二与钢筋二之间的焊接点的保护。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预制件十字梁的施工方法,不仅操作简单,方式统一,而且还能提高定位组装的准确性,大大提升的组装的速度和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二,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件十字梁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的操作步骤:

步骤一、内过渡件的制作:

根据施工要求绑扎钢筋笼,在钢筋笼外进行固定安装模板后得到内过渡件模具,然后将若干根钢棒沿内过渡件模具的长度方向水平放置,其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并架设在内过渡件模具外。

在内过渡件模具内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进行振实处理后静停8-12小时,绕钢棒的中轴线水平转动钢棒2-3次,随后将其浸没在水中进行养护,每间隔1-3小时转动钢棒2-3次,养护8-10小时后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继续浸没在水中养护7-10天后去除内过渡件模具,并取出钢棒即可得到具有定位孔一的内过渡件。

步骤二、外过渡件的制作:

根据施工要求绑扎钢筋笼,在钢筋笼外进行固定安装模板后得到外过渡件模具,然后将若干根钢棒沿外过渡件模具的长度方向水平放置,其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并架设在外过渡件模具外。

在外过渡件模具内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进行振实处理后静停8-12小时,绕钢棒的中轴线水平转动钢棒2-3次,随后将其浸没在水中进行养护,每间隔1-3小时转动钢棒2-3次,养护8-10小时后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继续浸没在水中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继续浸没在水中养护7-10天后去除外过渡件模具,并取出钢棒即可得到具有定位孔二的外过渡件。

步骤三、中心件的制作:

根据施工要求绑扎钢筋架、在钢筋笼架外固定安装模板后得到中心件模具,然后在中心件模具内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进行振实处理后静停8-12小时,在其混凝土的上表面采用十字形不锈钢块压出十字形凹槽;随后浸没在水池内养护8-10小时后在移走十字形不锈钢块,并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继续浸没在水中养护7-10天后去除中心件模具即可得到中心件。

步骤四、端件的制作:

根据施工要求绑扎钢筋笼,在钢筋笼外进行固定安装模板后得到端件模具,然后将若干根钢棒沿端件模具的长度方向水平放置,其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并架设在端件模具外;

在端件模具内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进行振实处理后静停8-12小时,绕钢棒的中轴线水平转动钢棒2-3次,随后将其浸没在水中进行养护,每间隔1-3小时转动钢棒2-3次,养护8-10小时后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继续浸没在水中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继续浸没在水中养护7-10天后去除端件模具,并取出钢棒即可得到具有组装孔的端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中心件、内过渡件、外过渡件和端件的制作或施工方法,不仅操作简单,方式统一,而且还能提高定位组装的准确性,大大提升的组装的速度和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内过渡件、外过渡件和中心件均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池中水的温度控制在30-6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完全浸没在水中能够减少混凝土预制件发生吸收不均匀的现象,同时控制水温在30-60℃左右,由此可以在保证养护时间的基础上,缩短混凝土预制件的养护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棒外包复有一层塑料薄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塑料薄膜的存在使得混凝土与钢棒之间并不直接接触,方便了操作者取出或转动钢棒。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其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a、将钢筋一分别插入到相对应的定位孔一中,并使每根钢筋一的两端均突出在内过渡件外;在相邻两根钢筋一之间焊接至少一根加固钢筋一,并将所述加固钢筋一的两端抵接在凹槽一的内壁上;

步骤b、将其中一个加固钢筋环放置在十字形凹槽的底部,然后再将四个内过渡件的钢筋一端部依次放置在中心件的十字形凹槽内,随后量另一个加固钢筋环放置在钢筋一上方;同时采用竖向钢筋条将钢筋一分别焊接在上下两根加固钢筋环上;

步骤c、将外过渡件的定位孔二中分别插入一根钢筋二,并使每根钢筋二的两端均突出在内过渡件外;同时在相邻两根钢筋二之间焊接至少一根加固钢筋二,并将所述加固钢筋二的两端抵接在凹槽二的内壁上;

步骤d、将钢筋一的另一端插接在相对应的定位孔二内,同时将钢筋二插接在相对应的定位孔一中即可将四个外过渡件分别组装在相对应的内过渡件上;

步骤e、将钢筋二的另一端插接在相对应的孔内即可将四个端件组装在相对应的外过渡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各组件可以快速、准确定位组装,大大缩短十字梁的组装时间、提高组装工作效率;

2、优化的,其制作施工方法不仅操作简单,方式统一,而且还能提高定位组装的准确性,大大提升的组装的速度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在去除了一个端件后的立体图,主要用于体现钢筋二、凹槽二与外过渡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图3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的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凹槽一、凹槽二、加固钢筋一、加固钢筋二、外过渡件、内过渡件、钢筋一和钢筋二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连接关系。

附图说明:1、中心件;2、内过渡件;3、外过渡件;4、端件;5、钢筋一;6、钢筋二;9、承接基座;10、加固钢筋环;11、十字形凹槽;12、竖向钢筋条;13、加固钢筋一;14、凹槽一;15、加固钢筋二;16、凹槽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预制件十字梁,如图1和图2所示,十字梁从中心到四周依次包括一个中心件1、四个内过渡件2、四个外过渡件3和四个具有组装孔的端件4。其中,矩状的内过渡件2内设有四根钢筋一5,每根钢筋一5的两端均沿内过渡件2的长度方向延伸并突出在内过渡件2外。而外过渡件3内也设有四根钢筋二6,钢筋二6的两端沿外过渡件3的长度方向延伸并突出在外过渡件3外。其中,内过渡件2上还贯穿开设有四个供钢筋一5和钢筋二6插接的定位孔一(图中未示出),而外过渡件3上四个设有供筋一和钢筋二6插接的定位孔二(图中未示出)。参见图3所示,通过将钢筋一5的一端插接在外过渡件3的定位孔二中,同时将同侧的钢筋二6插接在内过渡件2的定位孔一中,此时即可将外过渡件3固定组装在相对应的内过渡件2上,接着将四个具有组装孔的端件4分别插接在相对应的钢筋二6的另一端处进行组装定位,不仅组装定位十分准确,而且操作方便。

如图2所示,八边形体状的中心件1包括承接基座9和两个加固钢筋环10,承接基座9的一侧上开设有一个十字形凹槽11,通过将四个内过渡件2上的第一钢筋端部分别插接在相对应的十字形凹槽11内,同时如图3所示,在上下两个加固钢筋环10与钢筋一5之间焊接有四根竖向钢筋条12,由此四根竖向钢筋条12能将钢筋一5的上下两端分别焊接在上下两个加固钢筋环10上,由此提高了四个内过渡件2与中间件之间的组装定位的准确性以及连接的强度。

如图3所示,为了提高内过渡件2端部的各钢筋一5之间的连接强度,在同一内过渡件2上的任意两根钢筋一5之间焊接有一根加固钢筋一13,由此可有效提高各组件(例如内过渡件2和外过渡件3或者中心件1)之间的接壤处的连接强度和承重强度,十分实用。为了对加固钢筋一13与钢筋一5之间的焊接点的保护作用,如图3所示,内过渡件2在具有钢筋一5的一侧上开设有一个矩状的凹槽一14,加固钢筋一13的端部均抵接在凹槽一14的内壁上。由此加固钢筋一13与钢筋一5之间的焊接点能够有效地被隐藏在凹槽一14内,由此减少了外力作用对加固钢筋一13与钢筋一5之间的焊接点的损伤,增大了对加固钢筋一13与钢筋一5之间的焊接点的保护。

为了提高外过渡件3端部的各钢筋二6之间的连接强度,如图3所示,在同一外过渡件3上的任意两根钢筋二6之间均焊接有一根加固钢筋二15。同时,在外过渡件3在具有钢筋二6的一侧上开设有一个凹槽二16,上述加固钢筋二15的端部抵接在凹槽二16的内壁上,由此将加固钢筋二15的端部抵接在凹槽二16的内壁上,此时加固钢筋二15与钢筋二6之间的焊接点能够有效地被隐藏在凹槽二16内,由此减少了外力作用对加固钢筋二15与钢筋二6之间的焊接点的损伤,增大了对加固钢筋二15与钢筋二6之间的焊接点的保护。

上述预制件十字梁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a、将钢筋一5分别插入到相对应的定位孔一中,并使每根钢筋一5的两端均突出在内过渡件2外;在相邻两根钢筋一5之间焊接一根加固钢筋一13,并将加固钢筋一13的两端抵接在凹槽一14的内壁上。

步骤b、将其中一个加固钢筋环10放置在十字形凹槽11的底部,然后再将四个内过渡件2的钢筋一5端部依次放置在中心件1的十字形凹槽11内,随后量另一个加固钢筋环10放置在钢筋一5上方;同时采用竖向钢筋条12将钢筋一5分别焊接在上下两根加固钢筋环10上。

步骤c、将外过渡件3的定位孔二中分别插入一根钢筋二6,并使每根钢筋二6的两端均突出在内过渡件2外;同时在相邻两根钢筋二6之间焊接一根加固钢筋二15,并将加固钢筋二15的两端抵接在凹槽二16的内壁上。

步骤d、将钢筋一5的另一端插接在相对应的定位孔二内,同时将钢筋二6插接在相对应的定位孔一中即可将四个外过渡件3分别组装在相对应的内过渡件2上。

步骤e、将钢筋二6的另一端插接在相对应的孔内即可将四个端件4组装在相对应的外过渡件3上,由此即可完成初步的组装工作。

施工实施例1:一种预制件十字梁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的操作步骤:

步骤一、内过渡件2的制作:

根据施工要求绑扎钢筋笼,在钢筋笼外进行固定安装模板后得到内过渡件2模具,然后将四根外包覆有塑料薄膜的钢棒沿内过渡件2模具的长度方向水平放置,其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并架设在内过渡件2模具外。

在内过渡件2模具内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进行振实处理后静停8小时,绕钢棒的中轴线水平转动钢棒2次,随后将其完全浸没在水中进行养护,每间隔1小时转动钢棒2次,养护8小时后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继续浸没在水中养护7天后去除内过渡件2模具,并取出钢棒即可得到具有定位孔一的内过渡件2。

步骤二、外过渡件3的制作:

根据施工要求绑扎钢筋笼,在钢筋笼外进行固定安装模板后得到外过渡件3模具,然后将四根外包覆有塑料薄膜的钢棒沿外过渡件3模具的长度方向水平放置,其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并架设在外过渡件3模具外。

在外过渡件3模具内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进行振实处理后静停8小时,绕钢棒的中轴线水平转动钢棒2次,随后将其完全浸没在水温为50℃的水中进行养护,每间隔1小时转动钢棒2次,养护8小时后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继续浸没在水中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继续浸没在水中养护7天后去除外过渡件3模具,并取出钢棒即可得到具有定位孔二的外过渡件3。

步骤三、中心件1的制作:

根据施工要求绑扎钢筋架、在钢筋笼架外固定安装模板后得到中心件1模具,然后在中心件1模具内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进行振实处理后静停8小时,在其混凝土的上表面采用十字形不锈钢块压出十字形凹槽11;随后完全浸没在水温为50℃的水池内养护8小时后在移走十字形不锈钢块,并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继续浸没在水中养护7天后去除中心件1模具即可得到中心件1。

步骤四、端件4的制作:

根据施工要求绑扎钢筋笼,在钢筋笼外进行固定安装模板后得到端件4模具,然后将四根外包覆有塑料薄膜的钢棒沿端件4模具的长度方向水平放置,其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并架设在端件4模具外。

在端件4模具内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进行振实处理后静停8小时,绕钢棒的中轴线水平转动钢棒2次,随后将其完全浸没在水温为50℃的水中进行养护,每间隔1小时转动钢棒2次,养护8小时后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继续浸没在水中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继续浸没在水中养护7天后去除端件4模具,并取出钢棒即可得到具有组装孔的端件4。

施工实施例2:一种预制件十字梁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的操作步骤:

步骤一、内过渡件2的制作:

根据施工要求绑扎钢筋笼,在钢筋笼外进行固定安装模板后得到内过渡件2模具,然后将四根外包覆有塑料薄膜的钢棒沿内过渡件2模具的长度方向水平放置,其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并架设在内过渡件2模具外。

在内过渡件2模具内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进行振实处理后静停12小时,绕钢棒的中轴线水平转动钢棒3次,随后将其浸没在水温为30℃的水中进行养护,每间隔3小时转动钢棒3次,养护10小时后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继续浸没在水中养护10天后去除内过渡件2模具,并取出钢棒即可得到具有定位孔一的内过渡件2。

步骤二、外过渡件3的制作:

根据施工要求绑扎钢筋笼,在钢筋笼外进行固定安装模板后得到外过渡件3模具,然后将若干根钢棒沿外过渡件3模具的长度方向水平放置,其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并架设在外过渡件3模具外。

在外过渡件3模具内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进行振实处理后静停12小时,绕钢棒的中轴线水平转动钢棒3次,随后将其完全浸没在水温为30℃的水中进行养护,每间隔3小时转动钢棒3次,养护10小时后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继续浸没在水中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继续浸没在水中养护10天后去除外过渡件3模具,并取出钢棒即可得到具有定位孔二的外过渡件3。

步骤三、中心件1的制作:

根据施工要求绑扎钢筋架、在钢筋笼架外固定安装模板后得到中心件1模具,然后在中心件1模具内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进行振实处理后静停12小时,在其混凝土的上表面采用十字形不锈钢块压出十字形凹槽11;随后完全浸没在水温为30℃的水池内养护10小时后在移走十字形不锈钢块,并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继续浸没在水中养护10天后去除中心件1模具即可得到中心件1。

步骤四、端件4的制作:

根据施工要求绑扎钢筋笼,在钢筋笼外进行固定安装模板后得到端件4模具,然后将若干根钢棒沿端件4模具的长度方向水平放置,其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并架设在端件4模具外。

在端件4模具内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进行振实处理后静停12小时,绕钢棒的中轴线水平转动钢棒3次,随后将其完全浸没在水温为30℃的水中进行养护,每间隔3小时转动钢棒3次,养护10小时后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继续浸没在水中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继续浸没在水中养护10天后去除端件4模具,并取出钢棒即可得到具有组装孔的端件4。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