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坝基岩体的注浆加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05214发布日期:2019-09-17 23:34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坝基岩体的注浆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高坝(例如重力坝、拱坝等)都是直接建造在岩基上,坝基岩土体在坝体自重和各种荷载组合作用下容易产生的垂直和水平位移。如果坝基属于软弱或具有碎裂结构的岩体,由于岩土体中的孔隙或裂隙被压缩,坝基的岩体常常会产生垂直沉陷,一旦产生沉陷后,坝体应力条件将会改变,从而导致坝体局部失稳甚至完全破坏,因此坝基的完好对坝体安全至关重要。

坝基岩体达不到承载力要求时,往往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处理:

(1)挖除破碎岩体,这种方法最为可靠,对于小范围区域可采用这种方法,但是对于大范围坝基场地,这种方法无疑大大增加工程量,在经济上缺少可行性;

(2)采用灌注桩等方式改善基岩的承载力,这种方法投入较少,但是由于需要现场绑扎钢筋,然后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后还要进行振捣养护,工序较为麻烦,而且地下的桩体采用现浇施工方法,也不方便振捣,难以保证桩体的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坝基岩体的注浆加固方法,进行坝基岩体的加固,提升桩体质量和施工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坝基岩体的注浆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空心桩的预制,在工厂预制空心桩,在空心桩中同心设置有通孔,且在空心桩外圆上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出浆孔,所述出浆孔分别与通孔相连通;

钢筋笼的制作,根据空心桩的结构,在工厂或者施工现场进行筒形的钢筋笼制作,并在钢筋笼中形成直径不小于空心桩外圆直径的嵌入孔;

钻孔,在坝基处钻孔,得到桩孔,钻孔的位置选择坝基软弱或具有碎裂结构的岩体,桩孔的孔径不小于钢筋笼的外圆直径;

装配,把钢筋笼吊装进入桩孔,然后把空心桩吊装进入钢筋笼的嵌入孔,使得钢筋笼与空心桩相同心,或者把钢筋笼与空心桩装配在一起,然后通过吊装进入桩孔;

灌浆,利用混凝土泵车,通过空心桩的通孔向内灌注高压的膨胀混凝土,使得膨胀混凝土从出浆孔溢出,溢出的膨胀混凝土进入钢筋笼的空隙进行填充,形成复合桩体,部分膨胀混凝土深入桩孔内壁的缝隙中,硬化后增加岩体的整体性。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空心桩的底部设置为锥形结构。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空心桩外圆上同一个高度的数个出浆孔呈环形阵列分布。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空心桩为混凝土结构。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泵车包括一根灌浆输出管,所述灌浆输出管的端部设置螺纹管接头。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空心桩上端预埋设置有与通孔同心的螺纹钢套,所述螺纹钢套与螺纹管接头相连接进行灌浆。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顶部设置有一段与螺纹管接头对应的内螺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指出的一种坝基岩体的注浆加固方法,特别设计了预制的空心桩,确保空心桩的质量,并通过空心桩与钢筋笼的配合,以适应桩孔的直径,并利用现浇的膨胀混凝土得到复合桩体,加强了复合桩体与坝基岩体的整体性,无需振捣,大大提升坝基岩体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实施例1:

一种坝基岩体的注浆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空心桩的预制,在工厂预制空心桩,所述空心桩为混凝土结构,预制成型,结构牢固,减少在坝基岩体现场的施工周期,在空心桩中同心设置有通孔,且在空心桩外圆上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出浆孔,所述出浆孔分别与通孔相连通,方便灌浆和膨胀混凝土的高压溢出;

钢筋笼的制作,根据空心桩的结构,在工厂进行筒形的钢筋笼制作,并在钢筋笼中形成直径不小于空心桩外圆直径的嵌入孔,原则上在工厂进行钢筋笼与空心桩的同心组装,以减少现场施工的难度,缩短工期,而且空心桩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可以外漏而与钢筋笼焊接为一体化;

钻孔,在坝基处钻孔,得到桩孔,钻孔的位置选择坝基软弱或具有碎裂结构的岩体,桩孔的孔径不小于钢筋笼的外圆直径,方便钢筋笼的吊装;

装配,把钢筋笼吊装进入桩孔,所述空心桩的底部设置为锥形结构,可以更轻松地插入嵌入孔底部;

灌浆,利用混凝土泵车,通过空心桩的通孔向内灌注高压的膨胀混凝土,所述混凝土泵车包括一根灌浆输出管,所述灌浆输出管的端部设置螺纹管接头,所述空心桩上端预埋设置有与通孔同心的螺纹钢套,所述螺纹钢套与螺纹管接头相连接进行灌浆,操作简便,方便加压,使得膨胀混凝土从出浆孔溢出,溢出的膨胀混凝土进入钢筋笼的空隙进行填充,形成复合桩体,部分膨胀混凝土深入桩孔内壁的缝隙中,硬化后增加岩体的整体性,所述空心桩外圆上同一个高度的数个出浆孔呈环形阵列分布,使得膨胀混凝土分布更加均匀,而且无需振捣。

实施例2:

一种坝基岩体的注浆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空心桩的预制,在工厂预制空心桩,所述空心桩为混凝土结构,预制成型,结构牢固,减少在坝基岩体现场的施工周期,在空心桩中同心设置有通孔,且在空心桩外圆上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出浆孔,所述出浆孔分别与通孔相连通,方便灌浆和膨胀混凝土的高压溢出;

钢筋笼的制作,根据空心桩的结构,在施工现场进行筒形的钢筋笼制作,以适应桩孔的实际尺寸,并在钢筋笼中形成直径不小于空心桩外圆直径的嵌入孔;

钻孔,在坝基处钻孔,得到桩孔,钻孔的位置选择坝基软弱或具有碎裂结构的岩体,桩孔的孔径不小于钢筋笼的外圆直径;

装配,把钢筋笼吊装进入桩孔,然后把空心桩吊装进入钢筋笼的嵌入孔,使得钢筋笼与空心桩相同心;

灌浆,利用混凝土泵车,通过空心桩的通孔向内灌注高压的膨胀混凝土,所述混凝土泵车包括一根灌浆输出管,所述灌浆输出管的端部设置螺纹管接头,所述通孔的顶部设置有一段与螺纹管接头对应的内螺纹,连接简便,方便加压,使得膨胀混凝土从出浆孔溢出,溢出的膨胀混凝土进入钢筋笼的空隙进行填充,形成复合桩体,部分膨胀混凝土深入桩孔内壁的缝隙中,硬化后增加岩体的整体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指出的一种坝基岩体的注浆加固方法,缩短了现场施工的周期,确保了空心桩的结构强度,并形成与岩体缝隙充分连接的复合桩体,提升了坝基岩体的结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坝基岩体的注浆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空心桩的预制,在工厂预制空心桩,在空心桩中同心设置有通孔,且在空心桩外圆上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出浆孔;钢筋笼的制作,在工厂或者施工现场进行筒形的钢筋笼制作;钻孔,在坝基处钻孔,得到桩孔;装配,把钢筋笼吊装进入桩孔;灌浆,通过空心桩的通孔向内灌注高压的膨胀混凝土,使得膨胀混凝土从出浆孔溢出,部分膨胀混凝土深入桩孔内壁的缝隙中。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所述的坝基岩体的注浆加固方法,特别设计了预制的空心桩,并通过空心桩与钢筋笼的配合,利用现浇的膨胀混凝土得到复合桩体,加强了复合桩体与坝基岩体的整体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在铁;王威;任青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沙洲职业工学院;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河海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7.12
技术公布日:2019.09.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