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升降式组合闸门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2523发布日期:2020-05-15 15:54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升降式组合闸门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设计水利水电工程中钢闸门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自升降式组合闸门的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钢闸门是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是封闭水工建筑物的孔口,并能够按需要全部或局部开放孔口,以调节上下游水位、泄放流量、放运船只、排除尘沙或漂浮物等。随着水利水电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工业生产水平的日益提高,近年来闸门装置在水工建筑物总造价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一般约占10%~30%。因此钢闸门的可靠性对国计民生显得尤为重要。

在多数的工程中,水工建筑物的孔口位于水面以下,为封闭这些孔口就必须用到潜孔式闸门,即在关闭孔口时闸门门叶顶部低于正常水位。为了便于启闭潜孔式闸门,几乎所有的起吊方式均采用启闭机配合自动挂脱梁操作,或者闸门配合拉杆的形式。由于闸门结构位于水下,若采用自动挂脱梁操作,需在水下无视野的条件下“盲抓”,极易出现对位不准、挂脱钩不灵的现象;若采用闸门配合拉杆操作,受限于启闭机扬程或建筑物高度的因素,拉杆往往做成多节连接的形式,需在起吊过程中不断重复锁定并拆除上节拉杆、连接下节拉杆继续起吊的操作,操作程序复杂,时间较长,检修维护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升降式组合闸门布置结构,可使相应工程孔口封闭和开启更加灵活自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升降式组合闸门布置结构,包括闸门门体、液压启闭机和设置在闸门槽底部的钢埋件,液压启闭机包括液压油泵站、液压缸筒、多级活塞杆和压力油管,液压缸筒从闸门门体内部由上而下贯穿,与闸门门体梁体固定连接,压力油管沿液压缸筒的外壁由上往下固定布置,分别与液压缸筒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接,在启升过程中多级活塞杆支撑在闸门槽底部的钢埋件上,液压油泵站固定在闸门门体的顶部或放置在检修平台上。

当闸门门体的宽高比小于1时,液压启闭机的液压缸筒和多级活塞杆数量为1套,且沿闸门门体的中心线垂直布置;当闸门门体1的宽高比大于1时,液压启闭机的液压缸筒和多级活塞杆数量为2套,沿闸门门体的中心线对称垂直布置。

所述多级活塞杆的级数至少为2级。

当闸门门体在上下游水头差较小且能依靠自重关闭闸门的工况中启闭时,多级活塞杆可用多级柱塞杆替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闸门门体和多级液压缸组合的结构,可依靠自身结构灵活自由的启闭闸门,不需采用额外设备辅助启吊闸门,避免因额外设备的不稳定影响闸门的启闭操作,实现闸门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大大提高闸孔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升降式组合闸门布置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升降式组合闸门布置结构侧视图。

图3是闸门门体落到底坎状态示意图。

图4是闸门门体顶部锁定或待运走状态示意图。

图5是外置式泵站布置工况下自升降式组合闸门布置结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升降式组合闸门布置结构,包括闸门门体1、液压启闭机和设置在闸门槽底部的钢埋件5,液压启闭机包括液压油泵站2、液压缸筒3、多级活塞杆4和压力油管6,液压缸筒3从闸门门体1内部由上而下贯穿,与闸门门体1梁体固定连接,压力油管6沿液压缸筒3的外壁由上往下固定布置,分别与液压缸筒3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接,在启升过程中多级活塞杆4支撑在闸门槽底部的钢埋件5上,液压油泵站2固定在闸门门体1的顶部或放置在检修平台上。

当闸门门体1的宽高比小于1时,液压启闭机的液压缸筒3和多级活塞杆4数量为1套,且沿闸门门体1的中心线垂直布置;当闸门门体1的宽高比大于1时,液压启闭机的液压缸筒3和多级活塞杆4数量为2套,沿闸门门体1的中心线对称垂直布置。

所述多级活塞杆4的级数至少为2级,多级活塞杆4的级数由孔口尺寸和启升高度确定。

当闸门门体1在上下游水头差较小且能依靠自重闭门的工况中启闭时,多级活塞杆4可用多级柱塞杆替代。

本实用新型,当液压油泵站2固定在闸门门体1的顶部,在闸门门体启升过程中液压油泵站2、液压缸筒3、压力油管6与闸门门体1组合成一个刚性体,整体做启升运动,多级活塞杆4支撑在底部钢埋件5上。

如图4所示,当闸门需要检修时,闸门门体1需锁定在检修平台上方,多级活塞杆4全部缩回至液压缸筒3内。

下面结合图5对液压油泵站2放置在检修平台上的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5所示,包括闸门门体1、液压启闭机和底部钢埋件5,液压启闭机包括液压油泵站2、液压缸筒3、多级活塞杆4、压力油管6和压力软管7,多级活塞杆4的级数由孔口尺寸和启升高度确定,液压油泵站2放置在检修平台上,液压缸筒3从闸门门体1内部由上而下贯穿,与闸门门体1梁体固定连接,压力油管6沿液压缸筒3的外壁由上往下固定布置,分别与液压缸筒3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接,压力油管6在闸门门体1顶部沿闸门门体1横向布置,在边缘处与压力软管7连接,在升降过程中液压缸筒3、压力油管6与闸门门体1组合成一个刚性体,整体做升降运动,压力软管7可在闸门门体1升降过程中起到伸缩作用,多级活塞杆4支撑在底部钢埋件5上。

当闸门门体1的宽高比小于1时,液压启闭机的数量为1套,且沿闸门门体1的中心线垂直布置;当闸门门体1的宽高比大于1时,液压启闭机的数量为2套,沿闸门门体1的中心线对称垂直布置。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即凡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升降式组合闸门布置结构,包括闸门门体(1)、液压启闭机和设置在闸门槽底部的钢埋件(5),其特征在于,液压启闭机包括液压油泵站(2)、液压缸筒(3)、多级活塞杆(4)和压力油管(6),液压缸筒(3)从闸门门体(1)内部由上而下贯穿,与闸门门体(1)梁体固定连接,压力油管(6)沿液压缸筒(3)的外壁由上往下固定布置,分别与液压缸筒(3)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接,在闸门升降过程中多级活塞杆(4)支撑在闸门槽底部的钢埋件(5)上,液压油泵站(2)固定在闸门门体(1)的顶部或放置在检修平台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升降式组合闸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当闸门门体(1)的宽高比小于1时,液压启闭机的液压缸筒(3)和多级活塞杆(4)的数量为1套,且沿闸门门体(1)的中心线垂直布置;当闸门门体(1)的宽高比大于1时,液压启闭机的液压缸筒(3)和多级活塞杆(4)的数量为2套,沿闸门门体(1)的中心线对称垂直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升降式组合闸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活塞杆(4)的级数至少为2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升降式组合闸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当闸门门体(1)在上下游水头差较小且能依靠自重关闭闸门的工况中启闭时,多级活塞杆(4)可用多级柱塞杆替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升降式组合闸门布置结构,包括闸门门体、液压启闭机和设置在闸门槽底部的钢埋件,液压启闭机包括液压油泵站、液压缸筒、多级活塞杆和压力油管,液压缸筒从闸门门体内部由上而下贯穿,与闸门门体梁体固定连接,压力油管沿液压缸筒的外壁由上往下固定布置,分别与液压缸筒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接,在闸门升降过程中多级活塞杆支撑在底部的钢埋件上,液压油泵站固定在闸门门体的顶部或放置在检修平台上。通过将闸门门体和多级液压缸组合的结构,可依靠自身结构灵活自由地启闭闸门,不需采用额外设备辅助启吊闸门,避免因额外设备的不稳定影响闸门的启闭操作,实现闸门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大大提高闸孔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霜天;刘鹏鹏;李胜;杜俊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30
技术公布日:2020.0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