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的多功能基础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86152发布日期:2020-06-05 20:34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建筑的多功能基础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多功能基础底座,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其中,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

基础底座作为装配式建筑的基础,其尺寸受到房屋大小的影响,而在基础底座某一方向的跨度较大时,需要在基础底座中设置托梁基础,增加承载支点,保证房屋结构的稳定性,但是,由于托梁基础的设置,容易封闭隔断基础底座的各部分,导致基础底座的保温散热效果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多功能基础底座,该多功能基础底座将一条托梁基础分为多个间断设置的基础单元,在基础单元之间形成换气通道,配合换气口连通各个空腔,避免其影响到换气口的散热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多功能基础底座,包括基础墙和由基础墙围成的若干个空腔,与一个空腔对应的基础墙上开有至少一个换气口,所述空腔通过换气口与外部连通,所述空腔底面安装有托梁基础,此托梁基础包括若干个基础单元,且一个托梁基础的相邻基础单元之间或基础单元与基础墙内侧壁之间开有换气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换气通道中安装若干个支撑短柱。

2.上述方案中,所述托梁基础高度低于基础墙高度。

3.上述方案中,所述托梁基础为混凝土块。

4.上述方案中,所述托梁基础的长度等于换气通道的长度。

5.上述方案中,所述基础墙和托梁基础上均安装有垫梁。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建筑的多功能基础底座,其包括基础墙和由基础墙围成的若干个空腔,与一个空腔对应的基础墙上开有至少一个换气口,此换气口与相邻空腔连通或与外部连通,所述空腔底面安装有托梁基础,此托梁基础包括若干个基础单元,且一个托梁基础的相邻基础单元之间或基础单元与基础墙内侧壁之间开有换气通道,通过基础墙上开通的换气口连通相邻的各个空腔,再将各空腔与外部空气连通,在房屋需要保温时,封堵住基础墙与外部连通的换气口,使得空气储存在空腔中,由于空气在不流动的情况下,导热系数极低,能够避免房屋的热量从基础底座处流失,在提高房屋保温效果的同时,降低房屋能耗,而在房屋需要散热时,通过与外部空气连通的换气口交换空腔中的空气,使房屋底部的空气不断流动,带走房屋产生的热量;而将一条托梁基础分为多个间断设置的基础单元,在基础单元之间形成换气通道,配合换气口连通各个空腔,避免其影响到换气口的散热效果。

2、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建筑的多功能基础底座,其换气通道中安装若干个支撑短柱,通过支撑短柱的设置,进一步增加楼盖系统的支撑点,提高装配式房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建筑的多功能基础底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具有支撑短柱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以下附图中:1、基础墙;101、垫梁;2、空腔;3、换气口;4、托梁基础;41、基础单元;5、换气通道;51、支撑短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多功能基础底座,参照附图1-2,包括基础墙1和由基础墙1围成的若干个空腔2,与一个空腔2对应的基础墙1上开有至少一个换气口3,所述空腔2通过换气口3与外部连通,所述空腔2底面安装有托梁基础4,此托梁基础4包括若干个基础单元41,且一个托梁基础4的相邻基础单元41之间或基础单元41与基础墙1内侧壁之间开有换气通道5。

上述换气通道5中安装若干个支撑短柱51;上述托梁基础4高度低于基础墙1高度;上述托梁基础4为混凝土块;上述托梁基础4的长度等于换气通道5的长度;上述基础墙1和托梁基础4上均安装有垫梁101。

实施例2: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多功能基础底座,参照附图1-2,包括基础墙1和由基础墙1围成的若干个空腔2,与一个空腔2对应的基础墙1上开有至少一个换气口3,所述空腔2通过换气口3与外部连通,所述空腔2底面安装有托梁基础4,此托梁基础4包括若干个基础单元41,且一个托梁基础4的相邻基础单元41之间或基础单元41与基础墙1内侧壁之间开有换气通道5。

上述换气通道5中安装若干个支撑短柱51;上述托梁基础4高度低于基础墙1高度;上述托梁基础4为混凝土块;上述托梁基础4的长度等于换气通道5的长度。

采用上述装配式建筑的多功能基础底座时,其通过基础墙上开通的换气口连通相邻的各个空腔,再将各空腔与外部空气连通,在房屋需要保温时,封堵住基础墙与外部连通的换气口,使得空气储存在空腔中,由于空气在不流动的情况下,导热系数极低,能够避免房屋的热量从基础底座处流失,在提高房屋保温效果的同时,降低房屋能耗,而在房屋需要散热时,通过与外部空气连通的换气口交换空腔中的空气,使房屋底部的空气不断流动,带走房屋产生的热量;而将一条托梁基础分为多个间断设置的基础单元,在基础单元之间形成换气通道,配合换气口连通各个空腔,避免其影响到换气口的散热效果。

另外,通过支撑短柱的设置,进一步增加楼盖系统的支撑点,提高装配式房屋的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多功能基础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墙(1)和由基础墙(1)围成的若干个空腔(2),与一个空腔(2)对应的基础墙(1)上开有至少一个换气口(3),所述空腔(2)通过换气口(3)与外部连通,所述空腔(2)底面安装有托梁基础(4),此托梁基础(4)包括若干个基础单元(41),且一个托梁基础(4)的相邻基础单元(41)之间或基础单元(41)与基础墙(1)内侧壁之间开有换气通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多功能基础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通道(5)中安装若干个支撑短柱(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多功能基础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梁基础(4)高度低于基础墙(1)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多功能基础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梁基础(4)为混凝土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多功能基础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梁基础(4)的长度等于换气通道(5)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多功能基础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墙(1)和托梁基础(4)上均安装有垫梁(10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多功能基础底座,包括基础墙和由基础墙围成的若干个空腔,与一个空腔对应的基础墙上开有至少一个换气口,所述空腔通过换气口与外部连通,所述空腔底面安装有托梁基础,此托梁基础包括若干个基础单元,且一个托梁基础的相邻基础单元之间或基础单元与基础墙内侧壁之间开有换气通道。本实用新型在需要保温时,封堵住换气口,使得空气储存在空腔中,避免房屋的热量流失,而在房屋需要散热时,通过与外部空气连通的换气口交换空腔中的空气,使房屋底部的空气不断流动,带走房屋产生的热量;而将一条托梁基础分为多个间断设置的基础单元,在基础单元之间形成换气通道,避免其影响到换气口的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杨迪钢;姚子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阳地钢(上海)装配式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3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