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地下室外墙的后浇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2861发布日期:2020-05-23 08:26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地下室外墙的后浇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建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地下室外墙的后浇带结构。



背景技术:

在地下室工程建设中,由于主体结构与裙楼或地下室车库的沉降差异及其钢筋混凝土的应力作用,产生收缩变形或温度应力变形。为使满足结构变形及收缩的需要,同时考虑结构的整体性和使用功能的完整性要求,通常采用留置后浇带的方法来解决工程的沉降和收缩问题。

地下室外墙与基坑件需要提前施工防水层并进行回填,而地下室外墙回填土一般需要等后浇带区域封闭之后才能进行,但是由于后浇带区域混凝土浇筑需在两侧主体结构完成后一定时间内施工,导致基坑土方不能及时回填造成施工场地严重拥挤,延长施工工期。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地下室外墙的后浇带结构,通过在外墙外侧设置外砌墙对后浇带区域进行围挡,使得地下室外墙与基坑之间的回填作业无需等待后浇带区域浇筑完成后再实施,缩短施工工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应用于地下室外墙的后浇带结构,包括留置有后浇带区域的地下室外墙,所述后浇带区域内设有钢筋网,所述地下室外墙外侧设有外砌墙,所述外砌墙包括与地下室外墙平行设置的挡墙和连接挡墙与地下室外墙的构造墙,所述挡墙的长度大于后浇带区域的长度,所述构造墙的两端分别与挡墙的内墙面和地下室外墙的外墙面连接,所述外砌墙与地下室外墙的外侧设有连续设置的防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后浇带区域内设置钢筋网便于后浇带区域后期的浇筑,增强后浇带的强度;通过在地下室外墙设置外砌墙对后浇带区域进行围挡,使得地下室外墙与基坑之间的回填作业无需等待后浇带区域浇筑完成后再实施,缩短施工工期;通过设置挡墙和构造墙,构造墙对挡墙和地下室外墙进行连接,利用构造墙增大挡墙与地下室外墙之间的间距,避免挡墙与地下室外墙抵触时,挡墙发生形变从而影响后浇带的浇筑;通过在外砌腔和地下室外墙的外侧设置防水层,使得防水层连续,提高了后浇带区域的防水工程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构造墙呈弧形且所述构造墙朝向后浇带区域与挡墙之间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构造墙的形状,增强构造墙对挡墙的支撑能力,同时增大回填土充填区域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地下室外墙背离挡墙一侧设有预制模板,所述预制模板与地下室外墙之间通过高强螺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地下室外墙的内侧设置预制模板,预制模板对后浇带区域进行遮挡,从而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垃圾进入后浇带区域内,同时便于后期对后浇带区域进行浇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筋网包括若干与地下室顶板和底板固定的竖向钢筋和水平钢筋,所述水平钢筋包括两端预埋在地下室外墙内的第一钢筋和两端分别朝向挡墙和预制模板的第二钢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竖向钢筋和水平钢筋,使得钢筋网与地下室外墙固定连接,增强后浇带与地下室顶板、底板以及外墙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墙朝向预制模板一侧设有与挡墙固定连接的支撑挡板,所述支撑挡板与预制模板之间设有若干反向连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回填作业中外砌墙往往受到回填土的挤压而产生形变,挡墙的形变容易造成防水层产生裂缝,通过设置支撑挡板对挡墙进行支撑甚至抵消回填土对挡墙的压力,降低挡墙产生的形变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向连接组件包括一端与支撑挡板固定连接的施力钢管和一端与预制模板固定连接的反力钢管,所述施力钢管与反力钢管之间连接有转向件,所述转向件与钢筋网转动连接,所述施力钢管与反力钢管分别与转向件两端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施力钢管、反力钢管以及转向件,并使得施力钢管与反力钢管与转动件的两端连接,当挡墙受到回填土对其的挤压力时,支撑挡板将压力传递到施力钢管上,施力钢管朝向预制模板一侧移动,施力钢管带动转向件转动,转向件与受力钢管连接的一端朝向支撑挡板一侧转动,从而使得反力钢管拉动预制模板朝向支撑挡板一侧移动,由于预制模板与地下室外墙固定连接,预制模板朝向支撑挡板一侧的移动受到地下室外墙的限制,从而使得支撑挡板在反向连接组件的限制下对挡墙进行支撑,降低回填土对外砌墙挤压造成外砌墙的形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力钢管背离转向件一侧与预制模板之间设有固定连接件,所述固定连接件包括贯穿预制模板的螺杆和螺纹连接与螺杆背离反力钢管一侧的螺母,所述反力钢管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螺杆与内螺纹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后浇带区域用混凝土浇筑后,预制模板需要拆除,通过在反力钢管与预制模板之间设置固定连接件,利用固定连接件实现反力钢管与预制模板之间固定连接可拆卸;由于后浇带区域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反力钢管被混凝土包覆,为方便螺杆与反力钢管之间的拆卸,从而在反力钢管内设置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浇带区域与相邻的地下室外墙之间设有止水钢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后浇带区域与地下室外墙之间设置止水钢板,预防后浇带区域浇筑后与地下室外墙之间的拼接接缝渗水,降低漏水隐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层背离外砌墙一侧设有保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防水层外侧设置保护层,避免回填土在回填过程中与防水层之间的碰撞与摩擦对防水层造成破坏,从而影响防水层的防水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在地下室外墙设置外砌墙对后浇带区域进行围挡,使得地下室外墙与基坑之间的回填作业无需等待后浇带区域浇筑完成后再实施,缩短施工工期;通过设置挡墙和构造墙,并设置构造墙的形状,不仅能够避免挡墙形变对后浇带区域的影响,还能增强挡墙的抗形变能力;通过在挡墙内侧设置支撑挡板,并在预制模板和支撑挡板之间设置反向连接件,利用杠杆原理使得挡墙在支撑挡板的作用下形变减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显示了钢筋网在后浇带区域内部的安装位置;

图3是图2中a部放大图。

图中,1、地下室外墙;11、防水层;12、保护层;2、后浇带区域;3、外砌墙;31、挡墙;32、构造墙;4、支撑挡板;5、钢筋网;51、竖向钢筋;52、水平钢筋;521、第一钢筋;522、第二钢筋;6、预制模板;61、高强螺栓;7、反向连接组件;71、施力钢管;72、反力钢管;721、内螺纹;73、转向件;8、固定连接件;81、螺杆;82、螺母;9、止水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应用于地下室外墙的后浇带结构,括留置有后浇带区域2的地下室外墙1,后浇带区域2内设有钢筋网5。为方便对地下室外墙1与基坑之间进行回填作业,地下室外墙1外侧设有外砌墙3,通过外砌墙3对后浇带区域2进行围挡,使得地下室外墙1与基坑之间的回填作业无需等待后浇带区域2浇筑完成后再实施,缩短施工工期。

参照图1,由于在回填作业过程中,外砌墙3往往受到回填土的挤压而产生形变,为避免外砌墙3形变对后浇带区域2的浇筑造成影响,外砌墙3包括与地下室外墙1平行设置的挡墙31和连接挡墙31与地下室外墙1的构造墙32。挡墙31的长度大于后浇带区域2的长度,构造墙32的两端分别与挡墙31的内墙面和地下室外墙1的外墙面连接,利用构造墙32增大挡墙31与地下室外墙1之间的间距,避免挡墙31与地下室外墙1抵触时,挡墙31发生形变从而影响后浇带的浇筑。

参照图1,为增强构造墙32对挡墙31的支撑能力,构造墙32呈弧形且所述构造墙32朝向后浇带区域2与挡墙31之间凸起,使得外砌墙3沿水平面的截面呈π字型,同时由于构造墙32朝向挡墙31内侧凸起,使得回填土的回填区域增大,从而使得地下室外墙1与基坑之间能够填充更多的回填土,减少回填土对施工产地面积的占用。

参照图1,为提高后浇带区域2的防水工程质量,外砌墙3与地下室外墙1的外侧设有连续设置的防水层11。为避免回填土在回填过程中与防水层11之间的碰撞与摩擦对防水层11造成破坏,防水层11背离外砌墙3一侧设有保护层12,通过保护层12将防水层11进行隔离,从而保证防水层11的防水效果。由于后浇带区域2浇筑后,后浇带与地下室外墙1之间存在拼接接缝,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防水层11容易受外砌墙3形变而受损,为避免防水层11受损后,拼接接缝渗水,后浇带区域2与相邻的地下室外墙1之间设有止水钢板9,止水钢板9的一侧埋设在地下室外墙1内。

参照图1,为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进入后浇带区域2,从而造成后浇带区域2浇筑前清理困难,地下室外墙1背离挡墙31一侧设有预制模板6,预制模板6与地下室外墙1之间通过高强螺栓61固定连接,利用预制模板6对后浇带区域2进行遮挡,同时方便后期对后浇带区域2进行浇筑。

参照图1和图2,钢筋网5包括若干与地下室顶板和底板固定抵触的竖向钢筋51和水平钢筋52,其中水平钢筋52包括两端预埋在地下室外墙1内的第一钢筋521和两端分别朝向挡墙31和预制模板6的第二钢筋522。竖向钢筋51、第一钢筋521以及第二钢筋522三者之间两两相互使用钢丝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增强钢筋网5的连接强度,利用钢筋网5与地下室顶板、底板以及地下室外墙1之间的固定连接,从而增强后浇带区域2浇筑后与地下室顶板、底板以及地下室外墙1之间的连接强度。

参照图2和图3,为减少回填土对挡墙31的压力,挡墙31朝向预制模板6一侧设有与挡墙31固定连接的支撑挡板4,利用支撑挡板4对挡墙31进行支撑,降低挡墙31产生的形变量。为保证支撑挡板4对挡墙31的支撑作用,支撑挡板4与预制模板6之间设有若干反向连接组件7,反向连接组件7包括一端与支撑挡板4固定连接的施力钢管71和一端与预制模板6固定连接的反力钢管72,施力钢管71与反力钢管72之间连接有转向件73,转向件73与钢筋网5转动连接,转向件73与竖向钢筋51固定且绕竖向钢筋51的轴线转动。由于施力钢管71和反力钢管72分别与支撑挡板4和预制模板6固定连接,因此施力钢管71和反力钢管72均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

参照图2和图3,施力钢管71与反力钢管72分别与转向件73两端铰接,转向件73与竖向钢筋51转动,当挡墙31受到回填土对其的挤压力时,支撑挡板4将压力传递到施力钢管71上,施力钢管71朝向预制模板6一侧移动,施力钢管71带动转向件73转动,转向件73与受力钢管连接的一端朝向支撑挡板4一侧转动,从而使得反力钢管72拉动预制模板6朝向支撑挡板4一侧移动,由于预制模板6与地下室外墙1固定连接,预制模板6朝向支撑挡板4一侧的移动受到地下室外墙1的限制,从而使得支撑挡板4在反向连接组件7的限制下对挡墙31进行支撑,降低回填土对外砌墙3挤压造成外砌墙3的形变。

参照图1和图3,当后浇带区域2用混凝土浇筑后,预制模板6需要拆除,为方便预制模板6的拆卸,反力钢管72背离转向件73一侧与预制模板6之间设有固定连接件8。固定连接件8包括贯穿预制模板6的螺杆81和螺纹连接与螺杆81背离反力钢管72一侧的螺母82,反力钢管72内壁开设有内螺纹721,螺杆81与内螺纹721螺纹连接,方便螺杆81与反力钢管72之间的拆卸。预制模板6对应反力钢管72开设通孔,使得螺杆81能够贯穿预制模板6,使用螺母82与螺杆81螺纹连接并使得螺母82与预制模板6背离挡墙31一侧抵触,从而使得反力钢管72与预制模板6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地下室外墙1与基坑之间一侧对应后浇带区域2砌设外砌墙3,并在外砌墙3外侧与地下室外墙1之间铺设防水层11和保护层12,在挡墙31内侧设置支撑挡板4。然后竖向钢筋51竖直设置在地下室顶板和底板之间,并使其两端与地下室顶板和底板固定抵触,在设置竖向钢筋51腔,先将铰接有施力钢管71和反力钢管72的转向件73对应贯穿到相应的竖向钢筋51上,然后利用钢丝将竖向钢筋51与第一钢筋521进行固定扎结,接着将第二钢筋522扎结到竖向钢筋51和第一钢筋521上并移动转向件73到合适的位置,使得施力钢管71与支撑板固定焊接。然后将螺杆81与反力钢管72螺纹连接,根据反力钢管72的位置在预制模板6上开设通孔并使得螺杆81贯穿预制模板6,然后将预制模板6固定在地下室外墙1背离外砌墙3一侧,最后利用将螺杆81与预制模板6固定连接。

安装完成后,将回填土回填到基坑与地下室外墙1和外砌墙3之间,待后续施工完成后,将对预制模板6与外砌墙3之间进行浇筑,待浇筑的混凝土凝固后,将螺母82拆卸,并将螺杆81与反力钢管72分离后取出,最后将高强螺栓61取出,使得预制模板6与地下室外墙1和后浇带分离。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