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溢水自动回流防起底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3820发布日期:2020-05-06 23:59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改进的溢水自动回流防起底水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创新设备装置的结构改进技术,尤其是改进的溢水自动回流防起底水箱。



背景技术:

水箱一般配有hyfi远传液位电动阀、水位监控系统和自动清洗系统以及自洁消毒器,水箱的溢流管与水箱的排水管阀后连接并设防虫网,通常水箱应有高低不同的两个设防虫网通气管,水箱设内外爬梯;另外,水箱一般有进水管、出水管、溢流管、排水管,出水管包括生活出水管、消防出水管,水箱按照功能不同分为生活水箱、消防水箱、生产水箱、人防水箱、家用水塔五种,严格意义上厕所冲洗水箱和汽车水箱不属于水箱。

水箱的进、出水管宜分别设置,但当进、出水管为同一条管道时,应在出水管上装设止回阀。当需要加装止回阀时,应采取阻力较小的旋启式止回阀代替升降式止回阀,且标高应低于水箱最低水位1m以上。生活与消防合用一个水箱时,消防出水管上的止回阀应低于生活出水虹吸管的管顶(低于此管顶时,生活虹吸管的真空被破坏,只保证消防出水管有水流出)至少2m,使其具备一定的压力推动止回阀。当火灾发生时,消防贮备水量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现有技术中,由于进水管下端垂直直接插入水箱底部,水箱进水时溅起大的水花,与空气接触面大,进而影响了水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改进的溢水自动回流防起底水箱,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包括水箱、进水管、单向阀和u形管;进水管由顶部向下伸入到水箱内底部,进水管下端连接u形管,该u形管的上升段垂直上翻并有出水口;同时,在水箱顶部上方安装单向阀,该单向阀下侧连接的进水口向下伸入水箱内,该单向阀上侧侧连接出水口接入进水管上段。

尤其是,进水管上端连接到水源。

尤其是,水箱内的工作液面为水箱高度0.5到0.85。

尤其是,u形管的出水口上升段高度为进水管底端到水箱内底间距的1至2倍。

尤其是,单向阀下端进水口位于水箱顶部开口内,并低于水箱顶部开口沿。

尤其是,水源通过水泵和进水阀连接到进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将进水管和溢流管融合为同一条管道,进水管底端为u形倒钩装置的出水口,而且配合水箱上侧设置单向阀,使得水箱的综合应用效果得到提升。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解决了水箱进水时溅起大的水花,与空气接触面大,进而影响了水质的问题。结构简明,工作安全稳定节能,易于实现自动化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水箱、2-进水管、3-单向阀、4-水源、5-u形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原理在于,将进水管2和溢流管融合为同一条管道,进水管2的下端连通有一个u形管5。在同一条进水管2上增加溢流回输和底端出水减缓下冲功能。使得水箱1的综合应用效果得到提升。

本实用新型包括:水箱1、进水管2、单向阀3和u形管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进水管2由顶部向下伸入到水箱1内底部,进水管2下端连接u形管5,该u形管5的上升段垂直上翻并有出水口;同时,在水箱1顶部上方安装单向阀3,该单向阀3下侧连接的进水口向下伸入水箱1内,该单向阀3上侧侧连接出水口接入进水管2上段。

前述中,进水管2上端连接到水源4。

前述中,水箱1内的工作液面为水箱1高度0.5到0.85。

前述中,u形管5的出水口上升段高度为进水管2底端到水箱1内底间距的1至2倍。

前述中,单向阀3下端进水口位于水箱1顶部开口内,并低于水箱1顶部开口沿。

前述中,水源4通过水泵和进水阀连接到进水管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水管2从水箱1的顶部向下伸入,一直通到水箱1的底部;而且,进水管2的下端连通有一个u形管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单向阀3设置于水箱1顶部开口上侧,单向阀3一端在水箱1顶部上方连接进水管2,单向阀3另一端开口在水箱1顶部开口内侧;单向阀3的工作方向为由下往上,可以通过该单向阀3自动抽取水箱1顶部内上溢的由下向上流动的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水箱1进行加水时,从水源4输送来的水沿着进水管2先从位于水箱1的底部u形管5流出,这样就避免了在水箱1内会溅起大的水花;而且,进水管2的末端u形管5在进水水流向水箱1底部时,会减速减压涌出,避免了水流过快把水箱1底部的杂质或泥浆冲起来,影响水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进水管和溢流管融合为同一条管道,水箱1里的水如果向外溢出时,单向阀3会自动打开,同时,水源4自动关闭,使得水流沿着单向阀3流出后又通过单向阀3与进水管2的连接处进入进水管2,进而又重新流回水箱1;防止水箱1的水溢出或沿进水管2回流水源4。



技术特征:

1.改进的溢水自动回流防起底水箱,包括水箱(1)、进水管(2)、单向阀(3)和u形管(5);其特征在于,进水管(2)由顶部向下伸入到水箱(1)内底部,进水管(2)下端连接u形管(5),该u形管(5)的上升段垂直上翻并有出水口;同时,在水箱(1)顶部上方安装单向阀(3),该单向阀(3)下侧连接的进水口向下伸入水箱(1)内,该单向阀(3)上侧侧连接出水口接入进水管(2)上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溢水自动回流防起底水箱,其特征在于,进水管(2)上端连接到水源(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溢水自动回流防起底水箱,其特征在于,水箱(1)内的工作液面为水箱(1)高度0.5到0.8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溢水自动回流防起底水箱,其特征在于,u形管(5)的出水口上升段高度为进水管(2)底端到水箱(1)内底间距的1至2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溢水自动回流防起底水箱,其特征在于,单向阀(3)下端进水口位于水箱(1)顶部开口内,并低于水箱(1)顶部开口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溢水自动回流防起底水箱,其特征在于,水源(4)通过水泵和进水阀连接到进水管(2)。


技术总结
改进的溢水自动回流防起底水箱,进水管(2)由顶部向下伸入到水箱(1)内底部,进水管(2)下端连接U形管(5),该U形管(5)的上升段垂直上翻并有出水口;同时,在水箱(1)顶部上方安装单向阀(3),该单向阀(3)下侧连接的进水口向下伸入水箱(1)内,该单向阀(3)上侧侧连接出水口接入进水管(2)上段。将进水管和溢流管融合为同一条管道,进水管底端为U形倒钩装置的出水口,而且配合水箱上侧设置单向阀,使得水箱的综合应用效果得到提升。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解决了水箱进水时溅起大的水花,与空气接触面大,进而影响了水质的问题。结构简明,工作安全稳定节能,易于实现自动化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李裕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彰华膜净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1
技术公布日:2020.05.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