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选矿厂河道取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86597发布日期:2020-06-05 20:3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选矿厂河道取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选矿厂河道取水装置。



背景技术:

因河道取水具有水量稳定、投资小、供水成本低等优势,矿山企业尤其是矿山选矿厂在附近河道取水用于企业生产极为广泛。但在新疆地区河水浑浊度受季节及天气变化影响明显,在开春及降雨季节大部分河水浑浊度迅速增大,在此期间使用潜水泵和水泵组成的河道取水装置取用的高浑浊度河水会对选矿厂的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主要是堵塞供水管线、水道阀门及用水设备上的喷头喷嘴等、选矿厂的生产过程受恶劣水质影响迅速恶化、产成品质量明显下降,严重时将造成选矿厂全线停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选矿厂河道取水装置,可确保河道取水能满足选矿厂生产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的选矿厂河道取水装置,包括主河道、集水池、水泵,在主河道与集水池之间设置着渗水坑,渗水坑上部通过引水明渠与主河道垂直相连通,渗水坑内由上到下依次铺设着混合石料层以及细砂层,细砂层下部内埋设着5根φ500mm×6000mm的钢筋混凝土渗管,渗管中心距为2米,其中细砂层由厚度为1.5米、粒度为1-3mm的细沙构成,混合石料层由厚度为1.5米、粒度为5-60mm的石子构成,渗管另一端与集水池相连通,水泵安装在集水池下部出水管上。

在距河道边5米处下挖4米深度与河道垂直方向埋设5根φ500mm×6000mm钢筋混凝土渗管,渗管中心距2米。在渗管上面铺设厚度为1.5米、粒度为1-3mm的细沙,在细沙上部再铺设厚度为1.5米、粒度为5-60mm的混合石料。开挖明渠将部分河水引入埋设的渗管区上方通过。在渗管出水口处建一个长12米、宽6米、深5米的长方形水泥集水池,集水池内配置潜水泵。经检测,通过此改进装置取用的河水,水质明显改善,尤其是在洪水季节,取用的河水依旧保持清澈,悬浮物含量不大于20毫克/升,完全满足选矿厂生产对水质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1为改进后的河道取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改进的选矿厂河道取水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主河道1、集水池3、水泵5,在主河道1与集水池3之间设置着渗水坑10,渗水坑10上部通过引水明渠2与主河道1垂直相连通,渗水坑10内由上到下依次铺设着混合石料层9以及细砂层8,细砂层8下部7内埋设着5根φ500mm×6000mm的钢筋混凝土渗管6,渗管6中心距为2米,其中细砂层8由厚度为1.5米、粒度为1-3mm的细沙构成,混合石料层9由厚度为1.5米、粒度为5-60mm的石子构成,渗管6另一端与集水池3相连通,水泵5安装在集水池下部出水管4上。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的选矿厂河道取水装置,包括主河道、集水池、水泵,其特征是:在主河道与集水池之间设置着渗水坑,渗水坑上部通过引水明渠与主河道垂直相连通,渗水坑内由上到下依次铺设着混合石料层以及细砂层,细砂层下部内埋设着5根φ500mm×6000mm的钢筋混凝土渗管,渗管中心距为2米,其中细砂层由厚度为1.5米、粒度为1-3mm的细沙构成,混合石料层由厚度为1.5米、粒度为5-60mm的石子构成,渗管另一端与集水池相连通,水泵安装在集水池下部出水管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选矿厂河道取水装置,包括主河道、集水池、水泵,在主河道与集水池之间设置着渗水坑,渗水坑上部通过引水明渠与主河道垂直相连通,渗水坑内由上到下依次铺设着混合石料层以及细砂层,细砂层下部内埋设着5根Φ500mm×6000mm的钢筋混凝土渗管,渗管中心距为2米,其中细砂层由厚度为1.5米、粒度为1‑3mm的细沙构成,混合石料层由厚度为1.5米、粒度为5‑60mm的石子构成,渗管另一端与集水池相连通,水泵安装在集水池下部出水管上。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可确保河道取水能满足选矿厂生产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刚;赵新;刘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5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