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93458发布日期:2020-08-18 18:11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防洪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具体涉及预制泵站。



背景技术:

一体化预制泵站,其可广泛被安装于室外、绿化带、道路等场所,解决了污水长期滞留所带来的环境难题,同时也缓解了城市环境治理的压力。

目前常规的一体化预制泵站,直接在井口加盖铝压花盖板,密封性不好。在顶盖部分被水淹没的情况下,会有水进入泵站内,导致泵站内的轴流风机等不防水的电器损坏,影响整个泵站的使用,同时,如果该泵站为干式泵站,会直接导致泵站内的水泵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防洪一体化预制泵站,避免发生洪水后水进入泵站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防洪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安装于基础上的预制筒体,所述预制筒体的底部安装有着脱装置和潜污泵,所述潜污泵连接有泵提链,所述预制筒体的顶部设有井口,所述预制筒体的内侧安装有从井口竖直向下延伸至潜污泵安装位置的水泵系统导轨,所述预制筒体连接有进水管路、出水管路以及通风管路,所述预制筒体的内侧设有与进水管路出水口相接的提篮格栅以及从井口竖直向下延伸至提篮格栅安装位置的提篮滑轨,所述提篮格栅设有与提篮滑轨配合的提篮滑块,所述提篮格栅连接有提篮提链,所述出水管路与潜污泵出水口连接,所述通风管路连接于预制筒体的上部侧壁,所述通风管路的内侧端连接有轴流风机,所述通风管路的通风口向地面上方伸出并连接有盖帽,所述井口为圆形,所述井口安装有法兰,所述法兰上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上设有井盖,所述井盖与法兰采用螺栓固定,所述井盖上方盖设有盖板,且盖板与地面齐平,所述盖帽为密封盖帽或者通风盖帽。

可选的,所述井口在法兰下方安装有安全格栅。

可选的,所述预制筒体采用grp制成。

可选的,所述预制筒体的内侧中部在进水管路出水口上方设有维修平台。

可选的,所述预制筒体的内侧安装有从井口延伸至维修平台下方的爬梯。

可选的,所述基础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承力层、混凝土垫层以及钢筋混凝土底板,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内预埋有与预制筒体连接的预埋螺栓。

可选的,所述预制筒体的内侧安装有浮球液位计和投入式静压液位计。

可选的,所述出水管路连接有止回阀和闸阀。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法兰、橡胶垫以及井盖的组合,将井口完全密封,保证泵站在洪水期水淹的情况下也不会有管路外的水进入泵站,保证泵站内的水泵能正常运行。

2.加设与地面齐平盖板,可将泵站的井口部位掩盖起来,不仅防止异物进入,外观也更美观。

3.通风口洪水期用密封盖帽,防止水进入泵站,保证泵站内外完全隔绝,退洪后,改用通风盖帽,通过轴流风机的运行,保证泵站内外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未安装井盖);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从井口向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井口密封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防洪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安装于基础上的预制筒体1,所述预制筒体的底部安装有着脱装置2和潜污泵3,所述潜污泵3连接有泵提链18,所述预制筒体的顶部设有井口,所述预制筒体的内侧安装有从井口竖直向下延伸至潜污泵安装位置的水泵系统导轨4,所述预制筒体连接有进水管路、出水管路以及通风管路22,进水管路包括进水管12、进水管软接头13,出水管路包括压力管5、出水管10、出水管软接头11,所述进水管路的进水口低于出水管路的出水口,所述预制筒体的内侧设有与进水管路出水口相接的提篮格栅16以及从井口竖直向下延伸至提篮格栅安装位置的提篮滑轨,所述提篮格栅设有与提篮滑轨配合的提篮滑块,所述提篮格栅连接有提篮提链15,所述出水管路中,压力管与潜污泵出水口连接,所述通风管路连接于预制筒体的上部侧壁,所述通风管路的内侧端连接有轴流风机19,所述通风管路的通风口向地面上方伸出并连接有盖帽。在地面安装有控制柜20,控制整个泵站的运行。

污水从进水管路流进预制筒体1,大颗粒固体留在提篮格栅16内,小颗粒与水溢流至预制筒体1内,由潜污泵3将污水及小颗粒物体从出水管路出水口排出至管网。

其中,所述井口设计为圆形,所述井口安装有法兰23,所述法兰23上设有橡胶垫24,所述橡胶垫上设有井盖25,所述井盖25与法兰23采用螺栓固定。通过法兰、橡胶垫以及井盖的组合,将井口完全密封,保证泵站在洪水期水淹的情况下也不会有管路外的水进入泵站,保证泵站内的水泵能正常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井盖上方盖设有盖板26,且盖板与地面齐平。可将泵站的井口部位掩盖起来,不仅防止异物进入,外观也更美观。

为了避免洪水通过管路22的通风口进入筒体,同时在正常情况下保持通风,所述盖帽为密封盖帽或者通风盖帽。通风口洪水期用密封盖帽,防止水进入泵站,保证泵站内外完全隔绝,退洪后,改用通风盖帽,通过轴流风机的运行,保证泵站内外正常运行。

可以选择的,所述井口在法兰下方安装有安全格栅21。所述预制筒体采用grp制成。所述预制筒体的内侧中部在进水管路出水口上方设有维修平台14。所述预制筒体的内侧安装有从井口延伸至维修平台下方的爬梯17。所述出水管路连接有止回阀8和闸阀9。所述预制筒体的内侧安装有浮球液位计6和投入式静压液位计7。

具体的,所述基础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承力层、混凝土垫层以及钢筋混凝土底板,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内预埋有与预制筒体连接的预埋螺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技术特征:

1.防洪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安装于基础上的预制筒体,所述预制筒体的底部安装有着脱装置和潜污泵,所述潜污泵连接有泵提链,所述预制筒体的顶部设有井口,所述预制筒体的内侧安装有从井口竖直向下延伸至潜污泵安装位置的水泵系统导轨,所述预制筒体连接有进水管路、出水管路以及通风管路,所述预制筒体的内侧设有与进水管路出水口相接的提篮格栅以及从井口竖直向下延伸至提篮格栅安装位置的提篮滑轨,所述提篮格栅设有与提篮滑轨配合的提篮滑块,所述提篮格栅连接有提篮提链,所述出水管路与潜污泵出水口连接,所述通风管路连接于预制筒体的上部侧壁,所述通风管路的内侧端连接有轴流风机,所述通风管路的通风口向地面上方伸出并连接有盖帽,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为圆形,所述井口安装有法兰,所述法兰上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上设有井盖,所述井盖与法兰采用螺栓固定,所述井盖上方盖设有盖板,且盖板与地面齐平,所述盖帽为密封盖帽或者通风盖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一体化预制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在法兰下方安装有安全格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一体化预制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筒体采用grp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一体化预制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筒体的内侧中部在进水管路出水口上方设有维修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洪一体化预制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筒体的内侧安装有从井口延伸至维修平台下方的爬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一体化预制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承力层、混凝土垫层以及钢筋混凝土底板,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内预埋有与预制筒体连接的预埋螺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一体化预制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筒体的内侧安装有浮球液位计和投入式静压液位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一体化预制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路连接有止回阀和闸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洪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预制筒体,预制筒体的底部安装有着脱和潜污泵,预制筒体的顶部设有井口,所述预制筒体连接有进水管路、出水管路以及通风管路,所述通风管路的内侧端连接有轴流风机,所述通风管路的通风口向地面上方伸出并连接有盖帽,所述井口为圆形,所述井口安装有法兰,所述法兰上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上设有井盖,所述井盖与法兰采用螺栓固定,所述井盖上方盖设有盖板,且盖板与地面齐平,所述盖帽为密封盖帽或者通风盖帽。本实用新型通过法兰、橡胶垫以及井盖的组合,将井口完全密封,保证泵站在洪水期水淹的情况下也不会有管路外的水进入泵站。

技术研发人员:沈晓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川源(中国)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5
技术公布日:2020.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