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高竖托节点的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48732发布日期:2020-09-01 16:38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提高竖托节点的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高竖托节点的构造。



背景技术:

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大型基坑,特别是周边环境较为严苛的大型基坑,常采用带有用内支撑的基坑支护形式,并且多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大型基坑的长度和宽度都比较大,因此内支撑梁的跨度也比较大,为了防止水平内支撑梁产生过大挠曲变形,需在适当部位设置竖托柱。常见的竖托柱为格构柱,竖托柱与水平支撑梁节点处,需在梁下设置托撑,托撑一般由数块钢板组成,焊接于水平支撑梁下的格构柱上。由于托撑尺寸较大,且要求必须在水平支撑梁之下,对竖向位置要求严格,因此无法在格构柱安装于灌注桩前预先焊接好,只能在土方开挖到位,施工水平支撑梁之前,将托撑焊接于格构柱上。由于水平支撑梁的梁底位于土方开挖面上,梁底模直接铺设于原土上,因此为了焊接托撑,使焊接工人有施焊操作空间,需在格构柱周边先挖深坑,工人站立在坑内,焊接完毕,再回填深坑,并且要分层夯实,不得虚填,以保证水平支撑梁混凝土浇筑时不会在格构柱周边发生不均匀下沉。

由此可知,常规的格构柱托撑施工是比较繁琐的,如果格构柱数量较多,则挖土回填的工作量比较大,如果土质不良(如淤泥质软土),则单个节点处的工作坑需放缓坡,总的挖填量将比较大,并且由于空间狭小,无法机械操作,只能人工挖填,回填质量也不易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的竖托柱托撑施工繁琐、挖填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竖托柱与水平支撑梁交节点处的节点构造。本实用新型既可以满足使用要求,又不需挖填土方,节省工作量,且可加快工期,有利于文明施工管理。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提高竖托节点的构造,包括水平支撑梁、竖托柱和托撑,所述竖托柱深入水平支撑梁内,所述托撑位于水平支撑梁和竖托柱交节点,托撑包括水平结构和竖向结构,所述水平结构围绕竖托柱固定设置,水平结构的上方围绕竖托柱周向设置有竖向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竖托柱为格构柱或钢管柱。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结构为水平钢板,竖向结构为直角三角形钢板。

更进一步的,所述竖向结构的一个直角边与水平结构固定连接、另一个直角边与竖托柱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平行于水平支撑梁的所述竖向结构上开设有圆孔,用于穿设水平支撑梁纵向钢筋。

更进一步的,水平支撑梁纵向钢筋焊接于水平结构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水平支撑梁和竖托柱的连接节点构造时,是在基坑土方开挖至水平支撑梁底后,在外露的竖托柱上设置托撑,因此不需要人工挖填土方,节省人工和工作量;也可避免临时挖出的土方堆放在坑边,有利于保持施工现场整洁;

(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水平支撑梁和竖托柱的连接节点构造,可防止由于回填不密实导致的节点处混凝土质量缺陷;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

(3)当基坑需要采用多层水平支撑时,各层格构柱与水平支撑梁交叉点的节点作法一致,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提高竖托节点的构造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提高竖托节点的构造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提高竖托节点的构造示意图三。

附图中,1-水平支撑梁,2-竖托柱,3-水平结构,4-竖直结构,5-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托撑的竖向结构4位于水平结构3上方,既可以满足使用要求,又不需挖填土方,节省工作量,且可加快工期,有利于文明施工管理。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节点构造,包括水平支撑梁1、竖托柱2和托撑,所述竖托柱2为格构柱或钢管柱,竖托柱2深入水平支撑梁1内,所述托撑位于水平支撑梁1和竖托柱2交节点,托撑包括水平结构3和与水平结构3固定连接的竖向结构4,如图3所示,所述水平结构3围绕竖托柱2固定设置,水平结构3的上方围绕竖托柱2周向设置有竖向结构4,该托撑结构是在基坑土方开挖至水平支撑梁底1后,在外露的竖托柱2上设置,因此不需要人工挖填土方,节省人工和工作量;也可避免临时挖出的土方堆放在坑边,有利于保持施工现场整洁;

水平结构3为水平钢板,竖向结构4为直角三角形钢板。竖向结构4的一个直角边与水平结构3固定连接、另一个直角边与竖托柱2固定连接。其中水平钢板围绕竖托柱2外周设置形成一个外轮廓为方形的结构,为竖向结构4提供支撑,三角形的竖向结构4提供了托撑的支撑固定强度。

当竖向结构4不影响范围内的钢筋绑扎时,在平行于水平支撑梁1的所述竖向结构4上对应纵向钢筋需要穿越的部位开设圆孔5,用于穿设水平支撑梁1纵向钢筋。而当竖向结构4影响范围内的箍筋无法绑扎时,将水平支撑梁1纵向钢筋焊接于水平结构3上。

该连接节点构造在施工时,在竖托柱2上先焊接水平结构3,然后焊接竖向结构4,接着在竖向结构4的水平支撑梁1纵向钢筋需要穿越的部位开圆孔5,然后正常绑扎钢筋,支设模板即可。竖向结构4影响范围内的箍筋无法绑扎时,将水平支撑梁1纵向钢筋焊接于水平结构3上。当基坑需要采用多层水平支撑时,各层竖托柱2与水平支撑梁1交叉点的节点作法一致,图1为竖托柱2的柱顶与水平支撑梁1相交节点,图2为竖托柱2的中部与水平支撑梁1相交节点。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提高竖托节点的构造,包括水平支撑梁1、竖托柱2和托撑,所述竖托柱2为格构柱或钢管柱,本实施例中采用格构柱。竖托柱2深入水平支撑梁1内,所述托撑位于水平支撑梁1和竖托柱2交节点,托撑包括水平结构3和与水平结构3固定连接的竖向结构4,所述水平结构3围绕竖托柱2焊接设置,水平结构3为水平钢板,竖向结构4为直角三角形钢板,水平结构3的上方围绕竖托柱2周向焊接有竖向结构4。所述竖向结构4的一个直角边与水平结构3焊接、另一个直角边与竖托柱2焊接。平行于水平支撑梁1的所述竖向结构4上开设有圆孔5,用于穿设水平支撑梁1纵向钢筋。竖向结构4影响范围内的箍筋无法绑扎时,将水平支撑梁1纵向钢筋焊接于水平结构3上。

该连接节点构造的施工步骤如下:

(1)基坑土方开挖至水平支撑梁1底后,清理外露的竖托柱2,保持表面清洁;

(2)在竖托柱2上弹出水平支撑梁1底的标高线,然后焊接水平结构3;

(3)根据水平支撑梁1的纵向钢筋位置,在竖向结构4上开设圆孔5;

(4)然后在竖托柱2上焊接竖向结构4的钢板;

(5)清理焊渣后,正常施工水平支撑梁1,包括:绑钢筋、支设模板、浇筑混凝土。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提高竖托节点的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支撑梁(1)、竖托柱(2)和托撑,所述竖托柱(2)深入水平支撑梁(1)内,所述托撑固定设置于所述水平支撑梁(1)和所述竖托柱(2)交节点,托撑包括水平结构(3)和竖向结构(4),所述水平结构(3)围绕所述竖托柱(2)固定设置,所述水平结构(3)的上方围绕所述竖托柱(2)周向设置有所述竖向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竖托节点的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托柱(2)为格构柱或钢管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竖托节点的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结构(3)为水平钢板,所述竖向结构(4)为直角三角形钢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竖托节点的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结构(4)的一个直角边与所述水平结构(3)固定连接、另一个直角边与所述竖托柱(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竖托节点的构造,其特征在于,平行于所述水平支撑梁(1)的所述竖向结构(4)上开设有圆孔(5),用于穿设所述水平支撑梁(1)纵向钢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竖托节点的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梁(1)纵向钢筋焊接于所述水平结构(3)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高竖托节点的构造,包括水平支撑梁、竖托柱和托撑,所述竖托柱深入水平支撑梁内,所述托撑固定设置于水平支撑梁和竖托柱交节点,托撑包括水平结构和竖向结构,所述水平结构围绕竖托柱固定设置,水平结构的上方围绕竖托柱周向设置有竖向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水平支撑梁和竖托柱的连接节点构造时,是在基坑土方开挖至水平支撑梁底后,在外露的竖托柱上设置托撑,因此不需要人工挖填土方,节省人工和工作量;也可避免临时挖出的土方堆放在坑边,有利于保持施工现场整洁;且可加快工期,有利于文明施工管理。

技术研发人员:许长山;秦官庆;张生雨;杨鹏鹏;吴培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31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