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走水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321569发布日期:2020-09-23 01:56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走水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小型沟渠走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走水方法。



背景技术:

涵闸是涵洞、水闸的简称。涵洞是堤、坝内的泄、引水建筑物,用于水库放水、堤垸引泄水。水闸是修建在河道、堤防上的一种低水头挡水、泄水工程。本发明涉及的在农业小型沟渠灌溉,南方海盐生产结晶区卤水走水等领域的代替小型涵闸。由于海盐生产工艺要求,不管是海水分级制卤,卤水制盐,排卤收盐,下雨排淡,老卤回头兑卤,进卤井保卤等又要使用涵闸控制,因此,盐田需要涵闸很多,且南方雨天较多,小型涵闸数量较多而且使用非常频繁,但木制或铁制单孔闸门存在施工较慢、使用费时、密封不严以及影响盐质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走水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取代木制或铁制单孔闸门,不仅施工快速、使用方便、密封效果好,而且有利于提高盐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走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基础土层进行清理、整平、机械压实形成池埝,压实后要求土壤干容量达到1.5g/cm3以上,压实土层厚度达15cm以上,抗压强度达到1.5kg/cm2以上;

(2)在所述池埝建成1个月后,在所述池埝两侧开设涵管进水口和涵管出水口,并在所述池埝内部开设涵管通道;

(3)在所述涵管通道内铺设涵管,所述涵管靠近所述涵管进水口一端连接有管道接头,且所述管道接头顶部低于水面并高于池底,靠近所述涵管进水口的所述管道接头上可拆卸连接有堵头。

优选的,所述管道接头管径、所述涵管管径以及所述堵头直径大小均相等。

优选的,所述涵管靠近所述涵管出水口一端连接有所述管道接头。

优选的,靠近所述涵管出水口的所述管道接头上可拆卸连接有所述堵头。

优选的,所述堵头采用pvc管或pe管。

优选的,所述涵管为pvc管或pe管。

优选的,所述管道接头为90°pvc弯头或90°pe弯头。

优选的,所述堵头上设置有手提部件。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走水方法,通过对基础土层进行清理、整平、机械压实形成池埝,在池埝内部开设涵管通道,并在涵管通道内铺设涵管,涵管两端用于连通池埝两侧,这样设置,不仅施工快速且使用方便;并在涵管进水口连接有管道接头,管道接头底部低于水面且高于池底,这样设置,管道接头能够对水中杂质进行阻挡,有利于提高盐质;涵管进水口的管道接头上可拆卸连接有堵头,堵头的设置能够阻止水流通过,有利于提高密封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走水方法示意图;

其中:1-池埝,2-涵管,3-管道接头,4-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走水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取代木制或铁制单孔闸门,具有施工快速、使用方便且密封效果好。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走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基础土层进行清理、整平、机械压实形成池埝1,若土层太干可喷洒部分淡水,提高含水量利于碾压,压实后要求土壤干容量达到1.5g/cm3以上,压实土层厚度达15cm以上,抗压强度达到1.5kg/cm2以上;

(2)在池埝1建成一个月后,在池埝1两侧开设涵管进水口和涵管出水口,涵管进水口和涵管出水口的尺寸大小及坡度应以不冲刷土坡为准进行开设;并在池埝1内部开设涵管通道,用于安装涵管2;

(3)在涵管2通道内铺设涵管2,在涵管2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管道接头3,且管道接头3顶部低于水面并高于池底,这样设置,能够对水中部分杂质进行阻挡,有利于提高盐质;靠近涵管进水口的管道接头3上可拆卸连接有堵头4,通过拆下堵头4,实现涵管2两侧连通,正常走水。

管道接头3管径、涵管2管径以及堵头4直径大小均相等,以提高密封性。

涵管2靠近涵管出水口一端连接有管道接头3,这样设置,可用于满足双向走水要求。

靠近涵管出水口的管道接头3上可拆卸连接有堵头4。

堵头4优选采用pvc管或pe管。

涵管2优选为pvc管或pe管。

管道接头3优选为90°pvc弯头或90°pe弯头。

堵头4上设置有手提部件,便于拆下堵头4。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走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基础土层进行清理、整平、机械压实形成池埝,压实后要求土壤干容量达到1.5g/cm3以上,压实土层厚度达15cm以上,抗压强度达到1.5kg/cm2以上;

(2)在池埝建成1个月后,在所述池埝两侧开设涵管进水口和涵管出水口,并在所述池埝内部开设涵管通道;

(3)在所述涵管通道内铺设涵管,所述涵管靠近所述涵管进水口一端连接有管道接头,且所述管道接头顶部低于水面并高于池底,靠近所述涵管进水口的所述管道接头上可拆卸连接有堵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接头管径、所述涵管管径以及所述堵头直径大小均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涵管靠近所述涵管出水口一端连接有所述管道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走水方法,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涵管出水口的所述管道接头上可拆卸连接有所述堵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走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采用pvc管或pe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涵管为pvc管或pe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接头为90°pvc弯头或90°pe弯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走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上设置有手提部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走水方法,涉及小型沟渠走水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对基础土层进行清理、整平、机械压实形成池埝,压实后要求土壤干容量达到1.5g/cm3以上,压实土层厚度达15cm以上,抗压强度达到1.5kg/cm2以上;(2)在池埝建成1个月后,在池埝两侧开设涵管进水口和涵管出水口,并在池埝内部开设涵管通道;(3)在涵管通道内铺设涵管,所述涵管靠近所述涵管进水口一端连接有管道接头,且管道接头顶部低于水面并高于池底,靠近涵管进水口的管道接头上可拆卸连接有堵头。这样设置,能够取代现有的木制或铁制单孔闸门,具有施工快速和使用方便且密封效果好的优势。

技术研发人员:黄鸿群;马俊涛;朱国梁;张爱萍;王玉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盐南海盐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5
技术公布日:2020.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