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载机加强型后车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43471发布日期:2021-06-25 16:52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载机加强型后车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载机加强型后车架结构,特别适用于大吨位装载机后车架加强结构,属于装载机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轮式装载机在山地作业、火车运输作业或者煤炭工况作业,尤其是大吨位机型在高强度和持续长时间作业时后车架结构板材开裂和焊缝开裂问题层出不穷,主要是在应力集中和板材刚度薄弱范围.例如在副车架和铰接座连接间隙,在圆弧过度区域经常出现焊缝和板材撕裂。车架返修操作相当繁琐,且耗费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强型后车架结构可有效利用加强后车架整体结构,局部加强和整体骨架框体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装载机加强型后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为骨架结构,包括驾驶室支座框体、机罩锁板、后尾板和副车架;所述机罩锁板连接驾驶室支座框体和后尾板,所述后尾板通过槽钢框架结构连接到副车架,副车架通过折弯箱体结构连接上铰接板和下铰接板;所述上铰接板与驾驶室支座框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驾驶室支座框体与机罩锁板、所述机罩锁板与后尾板连接处设有加强用的主板贴板和加强筋板。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打破固有思维,不再将铰接座和副车架通过分散的加强筋连接,而是将支架分部到整个车架结构,形成整体骨架结构,通过局部应力集中加强结构和整体横向框体和立体骨架结构有效实现整体车架受力分散,减少应力集中避免单一焊缝未焊接牢靠而造成的焊缝开裂导致板材吃力从而造成主板开裂,引发一系列车架故障。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在高强度和长时间作业的前提下,通过整体骨架结构,并使用等强度设计准则和大圆弧过度减少应力集中,在后车架受力集中区域增加贴板达到提升板材强度,更加有效地延长使用寿命和降低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加强型后车架示意图;

图2为整体骨架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整体框体连接示意图;

图4为结构应力集中区域板材加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上铰接板4与驾驶室支座框体1连接,机罩锁板6连接驾驶室支座框体1和后尾板8,后尾板8通过槽钢框架结构3连接到副车架7,副车架7通过折弯箱体结构2连接上铰接板4和下铰接板5;

如图2所示,整个后车架连接方式主要通过整个骨架结构,从铰板位置一直延伸到后尾板8连接处,整体车架根据等强度设计准则,因为后车架受力主要从配重块以及在作业工况下后轮崛起还有前车架作业传递给后车架的力,后车架从后往前受力面积逐渐增大,采用平滑的大圆弧过渡,如图3、图4在应力集中大圆弧过渡区域,通过整体的加强筋板和槽钢框架结构3、和主板贴板9加强结构有效解决后车架故障率高区域的焊缝开裂以及板材撕裂问题,提高整体振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载机后车架主要加强结构和故障率较高的区域解决方案,其特征在于,包括等强度设计机构、整体框架结构、应力集中区域板材加强方案、应力分散大圆弧过渡方案从而保证提高整个后车架整体受力分散减少应力集中以及整体强度加强,达到大吨位装载机在高强度和长时间作业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振动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装载机加强型后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为骨架结构,包括驾驶室支座框体、机罩锁板、后尾板和副车架;所述机罩锁板连接驾驶室支座框体和后尾板,所述后尾板通过槽钢框架结构连接到副车架,副车架通过折弯箱体结构连接上铰接板和下铰接板;所述上铰接板与驾驶室支座框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载机加强型后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支座框体与机罩锁板、所述机罩锁板与后尾板连接处设有加强用的主板贴板和加强筋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载机加强型后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为骨架结构,包括驾驶室支座框体、机罩锁板、后尾板和副车架;所述机罩锁板连接驾驶室支座框体和后尾板,所述后尾板通过槽钢框架结构连接到副车架,副车架通过折弯箱体结构连接上铰接板和下铰接板;所述上铰接板与驾驶室支座框体连接;所述驾驶室支座框体与机罩锁板、所述机罩锁板与后尾板连接处设有加强用的主板贴板和加强筋板。

技术研发人员:张盼;华文波;李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龙工(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8
技术公布日:2021.06.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