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防渗墙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42554发布日期:2021-06-25 16:51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防渗墙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浇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防渗墙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防渗墙是一种修建在松散透水层或土石坝中起防渗作用的地连续墙,防渗墙技术因其结构可靠、防渗效果好、适应各类地层条件、施工简便以及造价低等优点,尤其是在处理坝基渗漏、坝后“流土”、“管涌”等渗透变形隐患问题上效果良好,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浇筑高质量的防渗墙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防渗墙施工结构通常采用一体式的结构设计,使得防渗组件的结构相对固定,不便于对其进行快速便捷的拆装操作,从而会增大施工人员在浇筑防渗墙时的工作负担,降低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采用分体式的组装结构,降低施工人员工作负担,提高防渗墙施工效率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防渗墙施工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防渗墙施工结构,包括防渗组件:

所述防渗组件设置在混凝土层上的槽孔内;

所述防渗组件包括四个弧形的防渗板,四个防渗板的首尾端面依次连接,并呈管状结构;

所述防渗组件还包括一内护板,内护板的外壁设置有限位槽,且限位槽与防渗板内壁上的限位块嵌入式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防渗板的一端设置有装配柱,另一端设有装配槽;

通过装配柱与装配槽的对应卡接,将相邻两个防渗板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防渗板的内部设有浇筑孔,且浇筑孔的进口端延伸至防渗板的开口端端部,出口端与防渗板内壁上的浇筑口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内护板的外壁设有预留槽,且预留槽覆盖在浇筑口的外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还包括挡沙网;

所述挡沙网的端部设置有紧固卡销,且紧固卡销与内护板的开口端端部连接;

所述挡沙网的厚度小于内护板的厚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防渗板的开口端端部设置有u形的钢筋吊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防渗墙施工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防渗墙施工结构采用分体式的组装结构,可以将防渗组件进行快速灵活的拆装操作,避免了一体式的防渗组件在拆装时带来的不便性,有效的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工作负担,从而提高了防渗墙的建筑施工效率,提高了防渗墙的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防渗墙施工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渗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内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防渗组件;11、防渗板;111、浇筑孔;112、限位块;113、装配柱;114、装配槽;115、浇筑口;116、钢筋吊架;12、内护板;121、限位槽;122、预留槽;123、挡沙网;124、紧固卡销;2、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防渗墙施工结构,包括防渗组件1:

防渗组件1设置在混凝土层2上的槽孔内;

防渗组件1包括四个弧形的防渗板11,四个防渗板11的首尾端面依次连接,并呈管状结构;

防渗组件1还包括一内护板12,内护板12的外壁设置有限位槽121,且限位槽121与防渗板11内壁上的限位块112嵌入式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四个首尾依次相连的防渗板11,可以将四个防渗板11组装成一个完整的管状结构,并通过限位槽121和限位块112的对应滑动连接,将内护板12与防渗板11进行连接,形成完整的防渗组件1,并将其安装在混凝土层2上的槽孔内,即可便于防渗墙的浇筑处理,提高了防渗墙的施工效率和便捷性。

如图3和图4所示,防渗板11的一端设置有装配柱113,另一端设有装配槽114,通过装配柱113与装配槽114的对应卡接,将相邻两个防渗板11连接,可以对四个防渗板11之间均起到装配限制的作用,提高相邻两个防渗板1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以便于后续防渗墙的浇筑施工。

如图3所示,防渗板11的内部设有浇筑孔111,且浇筑孔111的进口端延伸至防渗板11的开口端端部,出口端与防渗板11内壁上的浇筑口115连通,在防渗板11组装固定之后,通过浇筑孔111将外部的浇筑浆液导入,并通过浇筑口115向外渗出,即可保证浇筑浆液的浇筑通畅性。

如图4所示,内护板12的外壁设有预留槽122,且预留槽122覆盖在浇筑口115的外侧,通过浇筑孔111浇筑的浆液会进入到预留槽122内,将预留槽122填充满,用来填充防渗板11与内护板12之间的缝隙,并加强两者之间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还包括挡沙网123,挡沙网123的端部设置有紧固卡销124,且紧固卡销124与内护板12的开口端端部连接,挡沙网123的厚度小于内护板12的厚度,用来对内护板12内的防渗墙上的沙石起到防渗漏的作用,提高防渗墙的浇筑质量。

如图3所示,防渗板11的开口端端部设置有u形的钢筋吊架116,方便吊装设备将钢索拉结在钢筋吊架116上,对防渗板11进行吊装处理,以便于对防渗板11的拆装操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防渗墙施工结构,包括防渗组件(1),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渗组件(1)设置在混凝土层(2)上的槽孔内;

所述防渗组件(1)包括四个弧形的防渗板(11),四个防渗板(11)的首尾端面依次连接,并呈管状结构;

所述防渗组件(1)还包括一内护板(12),内护板(12)的外壁设置有限位槽(121),且限位槽(121)与防渗板(11)内壁上的限位块(112)嵌入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防渗墙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板(11)的一端设置有装配柱(113),另一端设有装配槽(114);

通过装配柱(113)与装配槽(114)的对应卡接,将相邻两个防渗板(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防渗墙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板(11)的内部设有浇筑孔(111),且浇筑孔(111)的进口端延伸至防渗板(11)的开口端端部,出口端与防渗板(11)内壁上的浇筑口(115)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防渗墙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板(12)的外壁设有预留槽(122),且预留槽(122)覆盖在浇筑口(115)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防渗墙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沙网(123);

所述挡沙网(123)的端部设置有紧固卡销(124),且紧固卡销(124)与内护板(12)的开口端端部连接;

所述挡沙网(123)的厚度小于内护板(12)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防渗墙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板(11)的开口端端部设置有u形的钢筋吊架(11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防渗墙施工结构,包括防渗组件:所述防渗组件设置在混凝土层上的槽孔内,所述防渗组件包括四个弧形的防渗板,四个防渗板的首尾端面依次连接,并呈管状结构,所述防渗组件还包括一内护板,内护板的外壁设置有限位槽,且限位槽与防渗板内壁上的限位块嵌入式连接。本实用新型中,该防渗墙施工结构采用分体式的组装结构,可以将防渗组件进行快速灵活的拆装操作,避免了一体式的防渗组件在拆装时带来的不便性,有效的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工作负担,从而提高了防渗墙的建筑施工效率,提高了防渗墙的施工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侯畅;刘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大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7
技术公布日:2021.06.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