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矿堆雨水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58576发布日期:2022-01-05 12:30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原矿堆雨水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原矿堆雨水收集系统,属于矿山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2.在现有选矿厂原矿堆场中,地面为未硬化和无雨水收集设施的土层,每次下雨雨水淋溶到堆场地下,建筑剩余的废料等固体废弃物,会造成土壤重金属富集,多余的废料及废弃钢材影响草原周边环境,存在环保风险隐患。因此,对原矿堆场地面硬化和建设雨水收集设施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建设原矿堆场硬化地面,可防止雨水淋溶到堆场地下,造成土壤重金属富集,设置雨水收集池,可以有效解决雨水对堆场地下及周边草地土壤重金属淋溶,消除环保风险隐患。
4.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5.所述原矿堆雨水收集系统包括硬化地面、沟渠、雨水收集池,所述硬化地面上设置有雨水收集池,且硬化地面上设置有连通至雨水收集池的沟渠,雨水收集池内部安装有连接储水罐的潜水泵。
6.优选地,所述硬化地面包括夯实土基层,天然砂砾垫层,级配砂石基层,混凝土面层,由底部至顶部依次浇筑夯实土基层,天然砂砾垫层,级配砂石基层,混凝土面层。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8.本实用新型通过建设原矿堆场硬化地面,可防止雨水淋溶到堆场地下,造成土壤重金属富集,设置雨水收集池,可以有效解决雨水对堆场地下及周边草地土壤重金属淋溶,消除环保风险隐患。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硬化地面结构示意图。
11.图中标号为:1

硬化地面、2

沟渠、3

雨水收集池、4

夯实土基层、5

天然砂砾垫层、6

级配砂石基层、7

混凝土面层、8

潜水泵、9

储水罐。
具体实施方式
1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13.如图1

2所示,所述原矿堆雨水收集系统包括硬化地面1、沟渠2、雨水收集池3,所述硬化地面1上设置有雨水收集池3,且硬化地面1上设置有连通至雨水收集池3的沟渠2,在
本实施例中,沟渠2130m长,宽500mm,雨水收集池3尺寸8m*5m*3.5m。雨水收集池3内部安装有连接储水罐的潜水泵。整个硬化地面1设计为外侧一周较高,内侧一周较低带有坡度的结构,因此将雨水汇集到硬化地面1内侧一周的雨水收集池3,同时设置沟渠2及潜水泵8,将过滤后的清水回收至储水罐9用于车间生产。
14.所述硬化地面1包括夯实土基层4,天然砂砾垫层5,级配砂石基层6,混凝土面层7,由底部至顶部依次浇筑夯实土基层4,天然砂砾垫层5,级配砂石基层6,混凝土面层7,硬化地面1分四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层夯实土基层4,第二层150mm天然砂砾垫层5,第三层250mm级配砂石基层6,第四层250mm厚c30混凝土面层7。
15.测量人员复合地面原有高度,确定整个院内的高差和坡比。钩机进场将原有地面下挖支原来地面下0.25m,找平,压路机配合将钩机平整好的地面碾压夯实,地面根据设计要求平整,坡度千分之五。施工定位线重点在于控制槽钢侧模的标高,混凝土设计厚度为250mm厚,使用槽钢侧模,将槽钢的顶面置于放线的标高顶面,不够高度的地方用石头垫实、垫平。固定后,用水准仪检查模板顶部标高。依次浇筑夯实土基层4,天然砂砾垫层5,级配砂石基层6,混凝土面层7,混凝土采用型号c30混凝土,混凝土采用纵向分条施工,浇筑混凝土后用振捣棒振捣,将刮平机搁置在槽钢上,由操作人员刮平混凝土面。混凝土整平振实后,静停4h左右,使混凝土处在临界初凝期,其判定方法是:脚踩到上面有脚印下沉5mm。抹光机表面提浆、搓毛,压实,卸下沙盘直接用抹光机开始进行机械压光,压光完成后再用毛刷扫毛,混凝土浇筑24h后进行养护,采用土工布覆盖,并淋水养护。为克服温度变化产生裂缝,需在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地面上垂直于混凝土浇筑方向用切割机切割。切缝时间应从严掌握,过早切缝会使石子松动损坏缝缘。过晚切缝困难,且缝两端易产生不规则开裂。适宜的时间为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6~10mpa。在本季节通常养护3天后可进行割缝施工。
16.根据地基有关参数,用仪器放出沟渠2和收集池的位置中轴线,并测出相应标高,在地面上标出里程桩号以及标高,并根据所交底结果,用白灰或线绳拉出沟的相应轮廓线,示出相应的开控深度。根据相应的轮廓线,放好沟底沟沿边线,并用白灰在地上画出,利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械开挖,自卸汽车运输,开挖至距设计尺寸10

15cm时,改以人工挖掘。人工修整至设计尺寸,不能扰动沟底及坡面原土层,不允许超挖。基槽开挖完毕后,首先进行自验,互验合格后,由项目部报请现场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在全部检验合格后,方准进行沟渠2和收集池的混凝土浇筑工作。
17.材料进场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混凝土严格按施工配合比配制,保证足够的搅拌时间,混凝土的塌落度等各项指标需达到规范要求。混凝土运输采用自卸三轮车,用人工将混凝土注入模板内。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过程中要求振点均匀,振捣时间以砼表面不再下沉,模板侧边无气泡冒出为宜。在砼浇筑后7

10天内,要始终保持砼表面的湿润。养生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包裹,每天保证浇水二次以上,天热时适当增加洒水次数,以砼表面保持润湿状态为宜。
18.本实用新型通过建设原矿堆场硬化地面,可防止雨水淋溶到堆场地下,造成土壤重金属富集,设置雨水收集池,可以有效解决雨水对堆场地下及周边草地土壤重金属淋溶,消除环保风险隐患。
19.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
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原矿堆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矿堆雨水收集系统包括硬化地面、沟渠、雨水收集池,所述硬化地面上设置有雨水收集池,且硬化地面上设置有连通至雨水收集池的沟渠,雨水收集池内部安装有连接储水罐的潜水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矿堆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地面包括夯实土基层,天然砂砾垫层,级配砂石基层,混凝土面层,由底部至顶部依次浇筑夯实土基层,天然砂砾垫层,级配砂石基层,混凝土面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原矿堆雨水收集系统,属于矿山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所述原矿堆雨水收集系统包括硬化地面、沟渠、雨水收集池,所述硬化地面上设置有雨水收集池,且硬化地面上设置有连通至雨水收集池的沟渠,雨水收集池内部安装有连接储水罐的潜水泵;本实用新型通过建设原矿堆场硬化地面,可防止雨水淋溶到堆场地下,造成土壤重金属富集,设置雨水收集池,可以有效解决雨水对堆场地下及周边草地土壤重金属淋溶,消除环保风险隐患。消除环保风险隐患。消除环保风险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尹广顺 谷文斌 淳勋 李腾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巴尔虎右旗荣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8
技术公布日:202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