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横排地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80080发布日期:2021-09-08 03:12阅读:67来源:国知局
改进的横排地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创新设备装置的结构改进技术,尤其是改进的横排地漏装置。


背景技术:

2.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对卫浴间的异味控制非常重要。执行国家标准《地漏》(gb/t 27710

2011)。地漏的主要功能包括:防臭气、防堵塞、防蟑螂、防病毒、防返水、防干涸(主要指的是水封式地漏);地漏的好坏主要从四个角度审核:排水速度、防臭效果、易清理性、无机械原理耐用程度。
3.水封是有水封地漏的重要特征之一。通常水封深度需要达到50mm。侧墙式地漏、带网框地漏、密闭型地漏一般大多不带水封;防溢地漏、多通道地漏大多数带水封。
4.对于不带水封地漏,应在地漏排出管配水封深度不小于50mm存水弯。
5.在同层排水的情况下,需要安装横排地漏,目前,已公开的横排地漏产品和技术方案会占用过多的高度方向的尺寸,以设置足够尺寸的水封,然而由于安装控件限制,往往无法经济的达到这一施工条件,同时,为降低产品高度而设计的现有横排地漏产品,却不可避免的无法有效进行防止溢出,隔绝泛味。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改进的横排地漏装置,改进结构,提升横排效能,同时获得良好的排水和密封效果,解决现有技术问题。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改进的横排地漏装置,包括本体、内筒、顶座和顶漏盘;本体顶部开口安装顶座,本体水平方向连通横排水口,本体内空腔中有环壁竖立在顶部开口的中筒,在中筒内悬挂安装内筒,内筒顶部开有内顶孔,内筒顶面有外翻水平接盘固定在顶座中部内壁的环台上,内筒下端口下侧套装碗形浮盘,浮盘向上通过穿过内顶孔与内筒上侧平置顶漏盘同轴连接,顶漏盘上开有顶泄水孔。
8.尤其是,本体上相对两侧有对称的二个水平方向设置的横排水口。
9.尤其是,本体上一侧有一个水平方向的横排水口。
10.尤其是,顶漏盘中部上凸。
11.尤其是,顶漏盘外径与顶座上段内径相同,顶座中孔上端安装上卡环。上卡环至顶漏盘外缘上侧间距与浮盘顶面至内筒底口间距相同。
12.尤其是,中筒顶口外缘套装鳃环,鳃环为上下二层弹性环片,而且该鳃环二层弹性环片外缘下斜。
13.尤其是,中筒顶口高于横排水口内壁顶部。
14.尤其是,内筒底口与中筒内底间距、内筒外壁与中筒内壁间距以及中筒顶口与内筒外翻水平接盘底面间距相同。
15.尤其是,内筒内径为中筒内径1/2;中筒内径为横排水口内径的0.9

1.1。
1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排水快,防臭味,防堵塞,易清理。有效避免出现漏水隐患,有效降低安装高度,节省安装空间,减少零件的数量,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包括:
19.本体1、内筒2、中杆3、浮盘4、鳃环5、顶座6、顶漏盘7、上卡环8、密封上颈部密封环9、中筒11、横排水口12、内顶孔21、顶泄水孔71。
具体实施方式
20.本实用新型原理在于,利用横排自身局部存水特征构造水封与水弯复合结构,兼顾快捷排水和敏捷阻隔管道异味溢出或污水上翻。
21.本实用新型中,适于安装深度较小的同层横排排水施工,尤其是经济的对已有地坪的同层排水改造工程。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3.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一种改进的横排地漏装置,包括本体1、内筒2、顶座6和顶漏盘7;本体1顶部开口安装顶座6,本体1水平方向连通横排水口12,本体1内空腔中有环壁竖立在顶部开口的中筒11,在中筒11内悬挂安装内筒2,内筒2顶部开有内顶孔21,内筒2顶面有外翻水平接盘固定在顶座6中部内壁的环台上,内筒2下端口下侧套装碗形浮盘4,浮盘4向上通过穿过内顶孔21与内筒2上侧平置顶漏盘7同轴连接,顶漏盘7上开有顶泄水孔71。
24.前述中,本体1上相对两侧有对称的二个水平方向设置的横排水口12。
25.前述中,本体1上一侧有一个水平方向的横排水口12。
26.前述中,顶漏盘7中部上凸。
27.前述中,顶漏盘7外径与顶座6上段内径相同,顶座6中孔上端安装上卡环8。上卡环8至顶漏盘7外缘上侧间距与浮盘4顶面至内筒2底口间距相同。
28.前述中,中筒11顶口外缘套装鳃环5,鳃环5为上下二层弹性环片,而且该鳃环5二层弹性环片外缘下斜。
29.前述中,中筒11顶口高于横排水口12内壁顶部。
30.前述中,内筒2底口与中筒11内底间距、内筒2外壁与中筒11内壁间距以及中筒11顶口与内筒2外翻水平接盘底面间距相同。
31.前述中,内筒2内径为中筒11内径1/2;中筒11内径为横排水口12内径的0.9

1.1。
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顶漏盘7和内筒2、中杆3、浮盘4先行同轴连接安装;在将本体1安装固定在开挖的同层排水施工的地槽中后,先在中筒11顶口外缘;然后安装顶座6,顶座6内壁环台底侧正好压在上层鳃环5表面,顶座6底端口沿正好压在下层鳃环5表面;然后,将组合好的顶漏盘7和内筒2、中杆3、浮盘4装入,再在顶座6内壁顶段安装上卡环8,以限位顶漏盘7边缘。
3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鳃环5选用柔软弹性材料制备;鳃环5需要定期清洗,再出现老硬化时及时更换。
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本体1安装时,横排水口12肩部与顶座6外缘底侧衬垫密封
上颈部密封环9以加强地面铺装安装结构密封效过。另外,在顶座6内壁中部环台上侧通过密封圈固定内筒2顶部外翻的边缘。顶座6下段外壁通过螺纹旋接本体1顶口中。
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地面污水先通过顶漏盘7上的顶泄水孔71下泄,由内筒2顶部内顶孔21注入内筒2中,同时克服浮力向下冲压开浮盘4,由中筒11内壁和内筒2外壁之间隙上翻过中筒11顶沿,再向下冲开鳃环5,进入横排水口12中同层排除;在地面排干情况下,中筒11内会存有较多积水,形成水封;如果在顶泄水孔71过滤后,仍然在中筒11内底或浮盘4下侧沉积污垢至影响排水时,定期打开上卡环8,取出顶漏盘7和内筒2、中杆3、浮盘4进行清理;在横排水口12内积水较多时会上顶鳃环5,封堵中筒11顶沿和顶座6底端口沿之间的环形通道形成存水弯,而且横排积水水压过大时甚至会顶起浮盘4封堵内筒2底口,与水封结构复合隔绝污水上翻通道,此时,中杆3顶起顶漏盘7提高存水量并示警;当然,横排水口12内的污浊气体异味也由于水封和鳃环5复合作用,得到有效隔绝。


技术特征:
1.改进的横排地漏装置,包括本体(1)、内筒(2)、顶座(6)和顶漏盘(7);其特征在于,本体(1)顶部开口安装顶座(6),本体(1)水平方向连通横排水口(12),本体(1)内空腔中有环壁竖立在顶部开口的中筒(11),在中筒(11)内悬挂安装内筒(2),内筒(2)顶部开有内顶孔(21),内筒(2)顶面有外翻水平接盘固定在顶座(6)中部内壁的环台上,内筒(2)下端口下侧套装碗形浮盘(4),浮盘(4)向上通过穿过内顶孔(21)与内筒(2)上侧平置顶漏盘(7)同轴连接,顶漏盘(7)上开有顶泄水孔(7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横排地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本体(1)上相对两侧有对称的二个水平方向设置的横排水口(1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横排地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本体(1)上一侧有一个水平方向的横排水口(1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横排地漏装置,其特征在于,顶漏盘(7)中部上凸。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横排地漏装置,其特征在于,顶漏盘(7)外径与顶座(6)上段内径相同,顶座(6)中孔上端安装上卡环(8)。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横排地漏装置,其特征在于,中筒(11)顶口外缘套装鳃环(5),鳃环(5)为上下二层弹性环片,而且该鳃环(5)二层弹性环片外缘下斜。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横排地漏装置,其特征在于,中筒(11)顶口高于横排水口(12)内壁顶部。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横排地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筒(2)底口与中筒(11)内底间距、内筒(2)外壁与中筒(11)内壁间距以及中筒(11)顶口与内筒(2)外翻水平接盘底面间距相同。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横排地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筒(2)内径为中筒(11)内径1/2;中筒(11)内径为横排水口(12)内径的0.9

1.1。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横排地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卡环(8)至顶漏盘(7)外缘上侧间距与浮盘(4)顶面至内筒(2)底口间距相同。

技术总结
改进的横排地漏装置,本体(1)顶部开口安装顶座(6),本体(1)水平方向连通横排水口(12),本体(1)内空腔中有环壁竖立在顶部开口的中筒(11),在中筒(11)内悬挂安装内筒(2),内筒(2)顶部开有内顶孔(21),内筒(2)顶面有外翻水平接盘固定在顶座(6)中部内壁的环台上,内筒(2)下端口下侧套装碗形浮盘(4),浮盘(4)向上通过穿过内顶孔(21)与内筒(2)上侧平置顶漏盘(7)同轴连接,顶漏盘(7)上开有顶泄水孔(71)。利用横排自身局部存水特征构造水封与水弯复合结构,兼顾快捷排水和敏捷阻隔管道异味溢出或污水上翻。提升横排效能,同时获得良好的排水和密封效果,排水快,防臭味,防堵塞,易清理。有效避免出现漏水隐患,有效降低安装高度,节省安装空间,减少零件的数量,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滕卫鹏 滕蓓 滕晨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米兰管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4
技术公布日:2021/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