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城市管廊底部浇筑的纵向滑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31675发布日期:2021-09-22 21:47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城市管廊底部浇筑的纵向滑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管廊建设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城市管廊底部浇筑的纵向滑模。


背景技术:

2.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道路的地下空间建造一个集约化隧道,将电力、通信、供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多种市政管线集中在一体,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
3.综合管廊是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解决地下各类管网设施能力不足、各自为政和开膛破肚、重复建设,促进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和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
4.现有技术中,对管廊底部浇筑的时候不好定位,底部的滑模固定,无法进行灵活地移动,在施工的时候变相增加了施工量,同时现有技术中是采用固定架将模具进行固定,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反复对模具进行拆卸和安装,增加了安装成本和时间成本,降低了管廊建设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城市管廊底部浇筑的纵向滑模。
6.一种用于城市管廊底部浇筑的纵向滑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工台车主体、台车移动轮、底部滑模侧支撑结构、底部滑模支撑结构、底部滑模和底部滑模横向支撑结构,所述施工台车主体两侧设置有台车移动轮,所述施工台车主体的底部设置有2个底部滑模,所述底部滑模之间采用底部滑模横向支撑结构相连接,所述底部滑模与施工台车主体之间采用底部滑模侧支撑结构相连接,所述施工台车主体的底部通过底部滑模支撑结构与底部滑模相连接。
7.所述底部滑模侧支撑结构为可伸缩的液压结构。
8.所述底部滑模支撑结构为可伸缩的液压结构。
9.所述底部滑模横向支撑结构为可伸缩的液压结构。
10.所述台车移动轮用于施工台车主体的移动。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底部滑模侧支撑结构和底部滑模支撑结构,使得底部滑模得到了支撑,在浇筑的时候精度提高。
13.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底部滑模侧支撑结构和底部滑模支撑结构,在对滑模进行移动的时候可以灵活变化,不会出现多余的施工情况,减少了人工的施工,增加了管廊浇筑的效率。
14.附图标记
15.1、施工台车主体,2、台车移动轮,3、底部滑模侧支撑结构,4、底部滑模支撑结构,
5、底部滑模,6、底部滑模横向支撑结构。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实施例1:
18.一种用于城市管廊底部浇筑的纵向滑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工台车主体1、台车移动轮2、底部滑模侧支撑结构3、底部滑模支撑结构4、底部滑模5和底部滑模横向支撑结构6,所述施工台车主体1两侧设置有台车移动轮2,所述施工台车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2个底部滑模5,所述底部滑模5之间采用底部滑模横向支撑结构6相连接,所述底部滑模5与施工台车主体1之间采用底部滑模侧支撑结构3相连接,所述施工台车主体1的底部通过底部滑模支撑结构4与底部滑模5相连接。
19.所述底部滑模支撑结构4为可伸缩的液压结构。
20.所述底部滑模横向支撑结构6为可伸缩的液压结构。
21.所述台车移动轮2用于施工台车主体1的移动。
22.实施例2:
23.一种用于城市管廊底部浇筑的纵向滑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工台车主体1、台车移动轮2、底部滑模侧支撑结构3、底部滑模支撑结构4、底部滑模5和底部滑模横向支撑结构6,所述施工台车主体1两侧设置有台车移动轮2,所述施工台车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2个底部滑模5,所述底部滑模5之间采用底部滑模横向支撑结构6相连接,所述底部滑模5与施工台车主体1之间采用底部滑模侧支撑结构3相连接,所述施工台车主体1的底部通过底部滑模支撑结构4与底部滑模5相连接。
24.所述底部滑模侧支撑结构3为可伸缩的液压结构。
25.所述底部滑模横向支撑结构6为可伸缩的液压结构。
26.所述台车移动轮2用于施工台车主体1的移动。
27.实施例3:
28.一种用于城市管廊底部浇筑的纵向滑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工台车主体1、台车移动轮2、底部滑模侧支撑结构3、底部滑模支撑结构4、底部滑模5和底部滑模横向支撑结构6,所述施工台车主体1两侧设置有台车移动轮2,所述施工台车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2个底部滑模5,所述底部滑模5之间采用底部滑模横向支撑结构6相连接,所述底部滑模5与施工台车主体1之间采用底部滑模侧支撑结构3相连接,所述施工台车主体1的底部通过底部滑模支撑结构4与底部滑模5相连接。
29.所述底部滑模侧支撑结构3为可伸缩的液压结构。
30.所述底部滑模支撑结构4为可伸缩的液压结构。
31.所述台车移动轮2用于施工台车主体1的移动。
32.实施例4:
33.一种用于城市管廊底部浇筑的纵向滑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工台车主体1、台车移动轮2、底部滑模侧支撑结构3、底部滑模支撑结构4、底部滑模5和底部滑模横向支撑结构
6,所述施工台车主体1两侧设置有台车移动轮2,所述施工台车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2个底部滑模5,所述底部滑模5之间采用底部滑模横向支撑结构6相连接,所述底部滑模5与施工台车主体1之间采用底部滑模侧支撑结构3相连接,所述施工台车主体1的底部通过底部滑模支撑结构4与底部滑模5相连接。
34.所述底部滑模侧支撑结构3为可伸缩的液压结构。
35.所述底部滑模支撑结构4为可伸缩的液压结构。
36.所述底部滑模横向支撑结构6为可伸缩的液压结构。
37.实施例5:
38.一种用于城市管廊底部浇筑的纵向滑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工台车主体1、台车移动轮2、底部滑模侧支撑结构3、底部滑模支撑结构4、底部滑模5和底部滑模横向支撑结构6,所述施工台车主体1两侧设置有台车移动轮2,所述施工台车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2个底部滑模5,所述底部滑模5之间采用底部滑模横向支撑结构6相连接,所述底部滑模5与施工台车主体1之间采用底部滑模侧支撑结构3相连接,所述施工台车主体1的底部通过底部滑模支撑结构4与底部滑模5相连接。
39.所述底部滑模侧支撑结构3为可伸缩的液压结构。
40.所述底部滑模支撑结构4为可伸缩的液压结构。
41.所述底部滑模横向支撑结构6为可伸缩的液压结构。
42.所述台车移动轮2用于施工台车主体1的移动。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城市管廊底部浇筑的纵向滑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工台车主体(1)、台车移动轮(2)、底部滑模侧支撑结构(3)、底部滑模支撑结构(4)、底部滑模(5)和底部滑模横向支撑结构(6),所述施工台车主体(1)两侧设置有台车移动轮(2),所述施工台车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2个底部滑模(5),所述底部滑模(5)之间采用底部滑模横向支撑结构(6)相连接,所述底部滑模(5)与施工台车主体(1)之间采用底部滑模侧支撑结构(3)相连接,所述施工台车主体(1)的底部通过底部滑模支撑结构(4)与底部滑模(5)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城市管廊底部浇筑的纵向滑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滑模侧支撑结构(3)为可伸缩的液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城市管廊底部浇筑的纵向滑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滑模支撑结构(4)为可伸缩的液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城市管廊底部浇筑的纵向滑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滑模横向支撑结构(6)为可伸缩的液压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城市管廊底部浇筑的纵向滑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移动轮(2)用于施工台车主体(1)的移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城市管廊底部浇筑的纵向滑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工台车主体、台车移动轮、底部滑模侧支撑结构、底部滑模支撑结构、底部滑模和底部滑模横向支撑结构,所述施工台车主体两侧设置有台车移动轮,所述施工台车主体的底部设置有2个底部滑模,所述底部滑模之间采用底部滑模横向支撑结构相连接,所述底部滑模与施工台车主体之间采用底部滑模侧支撑结构相连接,所述施工台车主体的底部通过底部滑模支撑结构与底部滑模相连接。部通过底部滑模支撑结构与底部滑模相连接。部通过底部滑模支撑结构与底部滑模相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石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鑫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9
技术公布日:2021/9/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