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污水分流沟渠管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71833发布日期:2022-03-16 15:20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雨污水分流沟渠管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污水分流一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雨污分流管材。


背景技术:

2.目前城市进行雨污水治理,主要是以铺设雨污水管道进行分流,埋在地下的排水管线,如同城市的毛细血管,如果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雨污直接排入河道,影响水环境,虽然这种铺设方法解决了雨污水分流,但是还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铺设双管占用空间大、浪费材料,投入资金大、施工周期慢等问题,因此,需要一种占地面积小的雨污水分流沟渠管材,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污水分流沟渠管材,解决了铺设双管占用空间大的问题,还解决了投入资金大和施工周期慢的问题,具有制造方法简单,施工方便易操作等优点。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雨污水分流沟渠管材,包括主管道,主管道内设有两种流道,分别为雨水流道和污水流道,雨水流道和污水流道之间设有隔板,隔板将雨水流道和污水流道之间分开互不联通,隔板上设有污水检查井口,污水检查井口设置污水堵塞便于疏通检查井盖,主管道的处于污水检查井口的上方设有雨水检查井口,雨水检查井口上设置雨水检查井盖,主管道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圆形,主管道上开有雨水进口和污水进口,雨水进口联通雨水流道,污水进口联通污水流道,雨水进口联通雨水进管,污水流道联通污水进管。
6.作为优选,所述主管道内的雨水流道和污水流道雨污水分流沟渠管材为上下分流结构,隔板处于主管道的中间水平设置,隔板将处于上部的雨水流道和处于下部的污水流道相互隔绝,隔层上的污水检查井口设有污水堵塞便于疏通检查井盖,污水堵塞便于疏通检查井盖采用密封结构,雨水检查井盖与污水堵塞便于疏通检查井盖相处于上下垂直方向上,雨水流道两侧的雨水进口高于隔层并通过雨水进管与雨水井相连,污水流道两侧的污水进口相连的污水进管与生活污水管道相连通。
7.作为优选,所述雨污水分流沟渠管材为嵌入式分流结构,在主管道中嵌入污水管道,污水管道处于主下部,主管道和污水管道之间为雨水流道。
8.进一步的优选,主管道设有雨水入口并与雨水进管相连,污水管道设有污水进口并连接污水进管,污水进管穿过主管道侧壁。
9.本实用新型雨水分流管材,制作方法简单,施工方便容易操作,占用面积小,节约了施工时间和施工材料,降低了成本,节省了大笔治理资金投入,同时减轻了污水企业污水处理的超负荷处理的能力,能彻底解决大部分城市等雨污水混流、汛期雨季一到靠截流井槽进行分流不达标等优点。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管材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管材的端面结构视图。
12.图3是管材的雨水进管位置俯视结构视图。
13.图4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视图,
14.图5是实施例3的整体结构视图,
15.附图标记:1主管道2雨水流道3污水流道4隔板5污水检查井口6污水堵塞便于疏通检查井盖7雨水检查井口8雨水检查井盖9雨水进口10污水进口11雨水进管12污水进管13污水管道14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17.本实用新型雨污水分流沟渠管材,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主管道,主管道内设有两种流道,分别为雨水流道和污水流道,雨水流道和污水流道之间设有隔板,隔板将雨水流道和污水流道之间分开互不联通,隔板上设有污水检查井口,污水检查井口设置污水堵塞便于疏通检查井盖,主管道的处于污水检查井口的上方设有雨水检查井口,雨水检查井口上设置雨水检查井盖,主管道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圆形,主管道上开有雨水进口和污水进口,雨水进口联通雨水流道,污水进口联通污水流道,雨水进口联通雨水进管,污水流道联通污水进管。
18.主管道和污水管道可以为矩形管或方形管,也可以为圆形管。
19.雨水流道和污水流道具有三种布置实施方式:
20.实例1
21.主管道内雨水流道和污水流道根据实际雨污水收集量来进行上下分流,决定流道面积,污水流道走底层,雨水流道在污水流道上层,底层侧壁留有污水入水口,连接城市或小区污水管道,主管道中间设有隔层,隔层将雨水流道与污水流道相互隔绝。
22.隔层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留有预防污水堵塞便于疏通的污水堵塞便于疏通检查井盖,井盖采用密封结构,通过硅胶密封圈来防止上层雨水流道渗漏。污水堵塞便于疏通检查井盖设有提手。
23.雨水检查井盖与底层污水检查井盖上下布置,主管道上层根据实际汇水面积设计雨水入口,连接雨水井。雨污分流后污水经污水流道流入污水处理厂,减少混入的雨水,减轻污水处理厂的压力,处理达标排放。雨水流道中雨水直接进入江,湖,河道,雨污不混流,不会造成污染。本产品使用中施工方便,缩短了施工周期,有效的解决了雨污水分流的问题。
24.实例2
25.与实施例1结构相似,不同在于雨水流道和污水流道为左右分流结构,根据实际雨污水收集量进行左右流道分流,污水走右侧污水流道,雨水走左侧雨水流道,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流道面积。污水流道留有污水入口,连接城市或小区污水管道,管径中间设有竖向的隔层,隔层将雨水流道与污水流道相互隔绝。
26.根据实际情况不同,污水流道上方管道壁顶部留有预防污水堵塞便于疏通的封闭
检查井盖,雨水落到设有雨水检查井盖,雨水检查井盖与右侧污水检查井盖相互平行。管径左侧雨水流道根据实际汇水面积设计有雨水入口,通过雨水进管连接雨水井。
27.污水经污水流道流入污水处理厂,减少污水处理厂的压力,处理达标排放,雨水直接进入江,湖,河道,不会造成污染,适用于城市道路,居民小区,乡镇企业等地方,有效的解决了施工时间长的问题,还解决了雨污水分流同走一条管道,减少了水污染等问题。
28.实例3
29.与实施例1结构相似,不同在于为嵌入式矩形结构,根据雨污水收集量进行分流,决定流道面积,污水走主管道内的嵌入污水流道,雨水走原有流道。污水流道留有污水入口,与城市或小区污水管连接,在嵌入管道上层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留有预防污水堵塞便于疏通的污水检查井盖,污水检查井盖采用密封结构,通过硅胶密封圈防止雨水流道渗漏到污水流道,雨水检查井盖在污水检查井盖上方,与污水检查井盖上下布置,雨水流道根据实际汇水面积设计有雨水入口,连接雨水井。
30.污水经污水管道流入污水处理厂,减少污水处理厂的压力,处理达标排放,雨水直接进入江,湖,河道,不会造成污染,节约了投资成本,减少了施工时间,减少了占用面积,有效的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城市品位和管理水平,切实改善广大市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
31.本实用新型雨污水分流一体管材不限制于任何材质管材,不限制于任何形状。
32.本实用新型雨污水分流,使用中施工方便容易操作,占用面积小,节约了施工时间和施工材料,降低了成本,节省了大笔治理资金投入,同时减轻了污水企业污水处理的超负荷处理的能力,能彻底解决大部分城市等雨污水混流、汛期雨季一到靠截流井槽进行分流不达标等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雨污水分流沟渠管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道(1),主管道(1)内设有两种流道,分别为雨水流道(2)和污水流道(3),雨水流道(2)和污水流道(3)之间设有隔板(4),隔板(4)将雨水流道(2)和污水流道(3)之间分开互不联通,隔板(4)上设有污水检查井口(5),污水检查井口(5)设置污水堵塞便于疏通检查井盖(6),主管道(1)的处于污水检查井口(5)的上方设有雨水检查井口(7),雨水检查井口(7)上设置雨水检查井盖(8),主管道(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方形或圆形,主管道(1)上开有雨水进口(9)和污水进口(10),雨水进口(9)联通雨水流道(2),污水进口(10)联通污水流道(3),雨水进口(9)联通雨水进管(11),污水流道(3)联通污水进管(12),主管道为预制水泥管或pvc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污水分流沟渠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1)内的雨水流道(2)和污水流道(3)雨污水分流沟渠管材为上下分流结构,隔板(4)处于主管道(1)的中间三分之一高度且水平设置,隔板(4)将处于上部的雨水流道(2)和处于下部的污水流道(3)相互隔绝,隔板上的污水检查井口(5)设有污水堵塞便于疏通检查井盖(6),污水堵塞便于疏通检查井盖(6)采用密封结构,雨水检查井盖(8)与污水堵塞便于疏通检查井盖(6)相处于上下垂直方向上,雨水流道(2)两侧的雨水进口(9)高于隔板并通过雨水进管(11)与雨水井相连,污水流道(3)两侧的污水进口(10)相连的污水进管(12)与生活污水管道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污水分流沟渠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污水分流沟渠管材为嵌入式分流结构,在主管道(1)中设有嵌入污水管道(13),污水管道处于主下部,主管道(1)和污水管道之间为雨水流道(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污水分流沟渠管材,其特征在于,主管道(1)设有雨水入口并与雨水进管(11)相连,污水管道设有污水进口(10)并连接污水进管(12),污水进管(12)穿过主管道(1)侧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污水分流一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雨污水分流沟渠管材。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主管道,主管道内设有两种流道,分别为雨水流道和污水流道,雨水流道和污水流道之间设有隔板,隔板将雨水流道和污水流道之间分开互不联通,隔板上设有污水检查井口,污水检查井口设置污水堵塞便于疏通检查井盖,主管道的处于污水检查井口的上方设有雨水检查井口,雨水检查井口上设置雨水检查井盖,主管道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圆形,主管道上开有雨水进口和污水进口,雨水进口联通雨水流道,污水进口联通污水流道,雨水进口联通雨水进管,污水流道联通污水进管。污水流道联通污水进管。污水流道联通污水进管。


技术研发人员:潘绪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潘绪水
技术研发日:2021.05.27
技术公布日:2022/3/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