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孔端堵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13727发布日期:2022-02-23 21:09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锚孔端堵漏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锚孔端堵漏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锚孔端堵漏结构。


背景技术:

2.对岩土边坡、危岩和建筑构件进行锚固工程时,需要开设钻孔,为布设锚杆或锚索做准备,但是常规的锚杆插入锚孔之后,截水帷幕施工时很容易出现锚孔处漏浆的问题。
3.因此亟需研发一种锚孔堵漏结构,克服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锚孔端堵漏结构,包括锚杆和遇水膨胀止水条,所述锚杆用于插入锚孔内,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套设在所述锚杆外部;
5.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包括圆环状的第一止水条和长条状的第二止水条,二者彼此连接,所述第二止水条具有沿其高度方向贯通的贯通孔,第一止水条和第二止水条均套设在所述锚孔外部。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第二止水条为一端大一端小的圆台状结构,其较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止水条。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第二止水条的外侧面为凹凸不平状。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第二止水条内部均匀布置有若干中空空间,相邻两个中空空间之间通过遇水膨胀橡胶隔开。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锚杆靠近所述第一止水条的一端垂直连接端板。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端板朝向所述第一止水条的侧面垂直向外凸起形成多个限位杆,所述第一止水条上相应设置有多个限位孔,所述限位杆伸入相应的限位孔,实现所述端板和所述第一止水条的连接。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锚杆上设置有限位块,以将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限制在所述限位块和所述端板之间。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限位块为环形,套设在所述锚杆上。
13.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锚孔端防漏结构是在锚杆上安装遇水膨胀止水条,其遇水膨胀,确保截水帷幕在锚杆孔部位不漏浆。
14.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锚孔端堵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锚孔端堵漏结构中的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18.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形。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19.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2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锚孔处在截水帷幕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浆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优选实施方案,如图1-2所示,其提供了一种锚孔端堵漏结构,包括锚杆1和遇水膨胀止水条2,所述锚杆1用于插入锚孔内,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2套设在所述锚杆1外部;
22.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2包括圆环状的第一止水条21和长条状的第二止水条22,二者彼此连接,所述第二止水条22具有沿其高度方向贯通的贯通孔,第一止水条21和第二止水条22均套设在所述锚孔外部。
23.上述实施方案中,利用锚杆1进行固定,且其对锚孔处起到一个初步堵漏的作用,再利用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2的遇水膨胀的特性,对锚孔处进行进一步堵漏,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2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定。所述第二止水条22的尺寸设置为适合其伸入所述锚杆和锚孔之间的空间内,而第一止水条21的直径大于第二止水条22的直径,首先第二止水条22进行精准堵漏,其次第一止水条21进行大范围堵漏,提高堵漏效果。
24.另一实施方案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止水条22为一端大一端小的圆台状结构,其较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止水条,插入锚孔时,将第二止水条22较小的一端先插入,更便于将整个结构插入锚孔内。
25.另一实施方案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止水条22的外侧面为凹凸不平状,防漏效果更佳。
26.另一实施方案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止水条22内部均匀布置有若干中空空间,相邻两个中空空间之间通过遇水膨胀橡胶隔开,这样易于形变,更易于将第二止水条21插入锚孔内,后期堵漏效果也更加。
27.另一实施方案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技术方案,所述锚杆1靠近所述第一止水条21的一端垂直连接端板3,对遇水膨胀止水条2起到防护作用。
28.另一实施方案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端板3朝向所述第一止水
条21的侧面垂直向外凸起形成多个限位杆4,所述第一止水条21上相应设置有多个限位孔,所述限位杆伸入相应的限位孔,实现所述端板3和所述第一止水条21的连接。
29.另一实施方案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技术方案,所述锚杆1上设置有限位块5,以将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限制在所述限位块5和所述端板3之间,对遇水膨胀止水条进行限位,避免其从锚杆1前端脱落。
30.另一实施方案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块5为环形,套设在所述锚杆上,固定效果更佳。
31.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技术特征:
1.一种锚孔端堵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锚杆和遇水膨胀止水条,所述锚杆用于插入锚孔内,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套设在所述锚杆外部;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包括圆环状的第一止水条和长条状的第二止水条,二者彼此连接,所述第二止水条具有沿其高度方向贯通的贯通孔,第一止水条和第二止水条均套设在所述锚孔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孔端堵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水条为一端大一端小的圆台状结构,其较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止水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孔端堵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水条的外侧面为凹凸不平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孔端堵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水条内部均匀布置有若干中空空间,相邻两个中空空间之间通过遇水膨胀橡胶隔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孔端堵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靠近所述第一止水条的一端垂直连接端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锚孔端堵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朝向所述第一止水条的侧面垂直向外凸起形成多个限位杆,所述第一止水条上相应设置有多个限位孔,所述限位杆伸入相应的限位孔,实现所述端板和所述第一止水条的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锚孔端堵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上设置有限位块,以将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限制在所述限位块和所述端板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锚孔端堵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为环形,套设在所述锚杆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锚孔端堵漏结构,包括锚杆和遇水膨胀止水条,所述锚杆用于插入锚孔内,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套设在所述锚杆外部;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包括圆环状的第一止水条和长条状的第二止水条,二者彼此连接,所述第二止水条具有沿其高度方向贯通的贯通孔,第一止水条和第二止水条均套设在所述锚孔外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锚孔端防漏结构是在锚杆上安装遇水膨胀止水条,其遇水膨胀,确保截水帷幕在锚杆孔部位不漏浆。幕在锚杆孔部位不漏浆。幕在锚杆孔部位不漏浆。


技术研发人员:张开新 徐森 王波 陈锋 易刚 王震 夏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成科创基础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6
技术公布日:2022/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