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地通道基坑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539703发布日期:2022-09-16 23:31阅读:47来源:国知局
车行地通道基坑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申请文件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行地通道基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基坑工程是保护地下空间明挖施工顺利进行和周边环境不受损害而采取的临时支护和土体加固工程。
3.现有技术中,在对地通道基坑进行开挖时,往往优选对基坑侧壁进行放坡,但是放坡本身需要占用基坑及周边的较大空间,一般的基坑施工周期都比较长,从而会对城市中交通道路的使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行地通道基坑施工方法,采用分幅施工方案结合桩锚支护的形式对侧壁进行支护,解决施工场合受限无法放坡的问题,做到零放坡开挖基坑,从而缩短施工所需的周期。
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行地通道基坑施工方法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车行地通道基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进行交通转换,半幅通车;平整施工侧道路,开挖基坑至桩基冠梁底标高后,在基坑两侧沿道路方向施作支护桩;
8.s2,开挖第一台阶基坑至第一层锚杆设计标高以下,在桩间挂设钢筋网片后喷设混凝土固定,用锚杆钻机在桩间的锚杆设计标高处钻孔至设计深度后,安装腰梁及反力板(施加设计预应力);
9.s3,采用逆作法下挖基坑至基坑底标高,每下挖一层便在桩间挂设钢筋网后喷设混凝土,再安装腰梁及锚锁结构;
10.s4,施工该侧地通道的主体结构后,分层碾压回填并恢复道路;
11.s5,另一侧的地通道施工步骤重复步骤s1-s4,待主体结构施工结束后,分层碾压回填并恢复该侧道路。
12.进一步,所述支护桩采用机械钻孔桩的方式制成钢筋混凝土桩。
13.进一步,所述支护桩桩基嵌入岩层的深度大于桩长的三分之一。
14.进一步,所述锚杆根据地质情况可分别采用普通砂浆锚杆和自进式锚杆。
15.进一步,所述每层台阶基坑的下挖深度不能超过3米。
1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含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行地通道基坑施工方法,根据交通转换要求,采用分幅施工方案结合桩锚支护的形式对侧壁进行支护,解决施工场合受限无法放坡的问题,做到零放坡开挖基坑,从而缩短施工所需的周期。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说明:1-支护桩;2-每层台阶基坑;3-锚杆;4-主体结构;5-道路碾压回填层。
具体实施方式
19.本实施例中的车行地通道基坑基坑边坡长267m,边坡类型为岩土混合边坡,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0.一种车行地通道基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s1,进行交通转换,半幅通车;平整施工侧道路,开挖基坑至桩基冠梁底标高后,在基坑两侧沿道路方向施作支护桩1,支护桩1采用机械钻孔桩的方式制成钢筋混凝土桩;
22.s2,开挖第一台阶基坑至第一层锚杆3设计标高以下,在桩间挂设钢筋网片后喷设混凝土固定,用锚杆钻机在桩间的锚杆设计标高处钻孔至设计深度后,安装腰梁及反力板,用于施加设计预应力;
23.s3,采用逆作法下挖基坑至基坑底标高,每下挖一层便在桩间挂设钢筋网后喷设混凝土,再安装腰梁及锚锁结构,其中每层台阶基坑2的下挖深度不能超过3米;
24.s4,施工该侧地通道的主体结构4后,分层碾压回填并恢复道路;
25.s5,另一侧的地通道施工步骤重复步骤s1-s4,待主体结构施工结束后,回填道路碾压回填层5并恢复该侧道路。
26.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左侧半幅道路为施工完成后地通道的状态,右边半幅为正下挖基坑至基坑底标高,在侧壁安装锚索结构的状态。
27.本实施例中,桩基最大临空高度为14m,桩径大小根据临空高度和地质情况采用1.2m,支护桩顺道路走向间距2.0m设置,桩基嵌入中风化岩层的深度不小于1/3桩长,锚杆分别采用普通砂浆锚杆(岩层段)和自进式锚杆(土层段)。地通道左、右两侧根据地质情况分别采用锚喷支护处理,边坡最大高度为14m,坡面采用锚喷支护。
28.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坑采用逆作法进行下挖。逆作法原理是将高层建筑地下结构自上往下逐层施工,在本实施例中即为支护桩间的混凝土层从地面往地下逐层浇筑从而达到提升桩间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效果,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29.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文件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文件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文件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文件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行地通道基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交通转换,半幅通车;平整施工侧道路,开挖基坑至桩基冠梁底标高后,在基坑两侧沿道路方向施作支护桩;s2,开挖第一台阶基坑至第一层锚杆设计标高以下,在桩间挂设钢筋网片后喷设混凝土固定,用锚杆钻机在桩间的锚杆设计标高处钻孔至设计深度后,安装腰梁及反力板(施加设计预应力);s3,采用逆作法下挖基坑至基坑底标高,每下挖一层便在桩间挂设钢筋网后喷设混凝土,再安装腰梁及锚锁结构;s4,施工该侧地通道的主体结构后,分层碾压回填并恢复道路;s5,另一侧的地通道施工步骤重复步骤s1-s4,待主体结构施工结束后,分层碾压回填并恢复该侧道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行地通道基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采用机械钻孔桩的方式制成钢筋混凝土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行地通道基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桩基嵌入岩层的深度大于桩长的三分之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行地通道基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根据地质情况可分别采用普通砂浆锚杆和自进式锚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行地通道基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层台阶基坑的下挖深度不能超过3米。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车行地通道基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进行交通转换半幅通车,待开挖基坑至桩基冠梁底标高后施作支护桩;采用逆作法下挖基坑,同时在侧壁支护锚锁结构;下挖基坑至基坑底标高,施工该侧通道的主体结构后,分层碾压回填并恢复道路;重复前述步骤对另一侧道路进行基坑施工。本申请使用的一种车行地通道基坑施工方法,根据交通转换要求,采用分幅施工方案结合桩锚支护的形式对侧壁进行支护,解决施工场合受限无法放坡的问题,做到零放坡开挖基坑,从而缩短施工所需的周期。从而缩短施工所需的周期。从而缩短施工所需的周期。


技术研发人员:蒋睿 李功 曹义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30
技术公布日:2022/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