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的基坑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48935发布日期:2022-09-17 02:24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基坑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基坑支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的基坑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2.深基坑工程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出现,其是一个极具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成本及进度,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深基坑工程以岩土工程勘察与工程调查、支护结构设计、基坑开挖与支护施工、地层位移预测与周边工程保护、施工现场量测与监控为主要内容,其中深基坑支护是保证深基坑工程顺利施工的关键。
3.目前工程施工过程中常用的基坑支护装置主要有桩加锚基坑支护、排桩内支撑和土钉墙等,传统基坑支护装置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安装拆卸费时费力,降低了工作效率,实用性及灵活性较差,同时,常用的基坑支护装置不便于携带和拼接,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建筑工程用的基坑支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的基坑支护装置,该装置具有快速折叠收放的功能,在提高支护装置的整体安装效率的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支护板的运输成本。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建筑工程用的基坑支护装置,包括有支护板和收纳盒,收纳盒安设在支护板的背面,收纳盒的内部可存放支撑杆和连接杆,收纳盒的正面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收纳盒之间通过第二铰链铰接,支撑板的一端可围绕第二铰链自由旋转,支护板的两侧开设有铰链安装槽,支撑板的背面两侧还安设有固定装置,支护板的正面设置有凸块。
7.优选的方案中,铰链安装槽内安设有第一铰链,多个支护板通过第一铰链相互铰接。
8.优选的方案中,支撑板和收纳盒的内壁上并列开设有多个限位孔,支撑杆的两端固定在限位孔处可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支撑板和收纳盒之间通过插销固定。
9.优选的方案中,固定装置包括夹板和紧固螺栓;多个支护板之间通过连接杆相互固定,所述连接杆设置在夹板和支护板之间并通过紧固螺栓夹紧固定。
10.优选的方案中,支护板的顶部开设有横向导流槽,支护板的背面开设有纵向导流槽,支护板上开设有多个透水孔,所述横向导流槽、纵向导流槽和透水孔之间相互导通。
11.本专利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装置通过铰链结构相互铰接,能够相互折叠收放,减少了装置闲置时的占地面积,也降低了装置的运输成本;
13.2、本装置自带连接杆和支撑杆,并且能够快速的展开固定,大幅提高了支护装置的安装效率;
14.3、装置稳定性强,适用面广,结构简单且造价较低,适合于在基坑支护工程中进行大面积使用。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背面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流槽和固定装置结构放大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背面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正面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状态下示意图。
23.图中:支护板1、铰链安装槽1-1、第一铰链2、纵向导流槽3、收纳盒4、支撑板5、限位孔5-1、插销5-2、第二铰链6、固定装置7、夹板7-1、紧固螺栓7-2、凸块8、透水孔9、支撑杆10、连接杆11、横向导流槽12、边坡墙体13。
具体实施方式
24.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建筑工程用的基坑支护装置,包括有支护板1和收纳盒4,收纳盒4安设在支护板1的背面,收纳盒4的内部可存放支撑杆10和连接杆11,通过此设计可方便对支撑杆10和连接杆11进行收纳,避免在实际安装的过程中单独去寻找相应的配件,收纳盒4的正面设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与收纳盒4之间通过第二铰链6铰接,支撑板5的一端可围绕第二铰链6自由旋转,所述支撑板5向外翻转可形成支护装置的支撑底板,支撑板5向外翻转向上翻起后作为收纳盒4的盖板;支护板1的两侧开设有铰链安装槽1-1用于安装铰链,支撑板5的背面两侧还安设有固定装置7,支护板1的正面设置有凸块8,所述凸块8有利于提高支护板1和边坡墙体13的接触面积。
25.优选的方案如图3至图7所示,铰链安装槽1-1内安设有第一铰链2,多个支护板1通过第一铰链2相互铰接,多个支护板1通过第一铰链2折叠后能有效减少装置的整体占地面积,进而降低了装置整体的运输成本;支护板1通过第一铰链2伸展开后可作为边坡防护墙。
26.优选的方案如图1和图3所示,支撑板5和收纳盒4的内壁上并列开设有多个限位孔5-1,当支撑板5向外翻转至90度水平状态,再将支撑杆10的两端固定在限位孔5-1处可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当支撑板5向上翻转至关闭状态后,再将插销5-2插入到支撑板5和收纳盒4内即可对其锁死固定。
27.优选的方案如图4所示,固定装置7包括夹板7-1和紧固螺栓7-2;当多个支护板1相互伸展开后,再将连接杆11插入到夹板7-1和支护板1之间,最后通过旋转紧固螺栓7-2使其夹紧固定,即可完成对支护板1伸展状态的锁死固定。
28.优选的方案如图1至图7所示,支护板1的顶部开设有横向导流槽12,支护板1的背面开设有纵向导流槽3,支护板1上开设有多个透水孔9,所述横向导流槽12、纵向导流槽3和透水孔9之间相互导通;所述横向导流槽12和纵向导流槽3能将支护板1顶部及正反面的积水顺利的引导至地面,降低支护板1的负载,同时也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29.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程用的基坑支护装置,包括有支护板(1)和收纳盒(4),其特征在于:收纳盒(4)安设在支护板(1)的背面,收纳盒(4)的内部可存放支撑杆(10)和连接杆(11),收纳盒(4)的正面设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与收纳盒(4)之间通过第二铰链(6)铰接,支撑板(5)的一端可围绕第二铰链(6)自由旋转,支护板(1)的两侧开设有铰链安装槽(1-1),支撑板(5)的背面两侧还安设有固定装置(7),支护板(1)的正面设置有凸块(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的基坑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铰链安装槽(1-1)内安设有第一铰链(2),多个支护板(1)通过第一铰链(2)相互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的基坑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板(5)和收纳盒(4)的内壁上并列开设有多个限位孔(5-1),支撑杆(10)的两端固定在限位孔(5-1)处可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支撑板(5)和收纳盒(4)之间通过插销(5-2)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的基坑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7)包括夹板(7-1)和紧固螺栓(7-2);多个支护板(1)之间通过连接杆(11)相互固定,所述连接杆(11)设置在夹板(7-1)和支护板(1)之间并通过紧固螺栓(7-2)夹紧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的基坑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护板(1)的顶部开设有横向导流槽(12),支护板(1)的背面开设有纵向导流槽(3),支护板(1)上开设有多个透水孔(9),所述横向导流槽(12)、纵向导流槽(3)和透水孔(9)之间相互导通。

技术总结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基坑支护装置,包括有支护板和收纳盒,收纳盒安设在支护板的背面,收纳盒的内部可存放支撑杆和连接杆,收纳盒的正面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收纳盒之间通过第二铰链铰接,支撑板的一端可围绕第二铰链自由旋转,支护板的两侧开设有铰链安装槽,支撑板的背面两侧还安设有固定装置,支护板的正面设置有凸块;本实用新型具有快速折叠收放的功能,在提高支护装置的整体安装效率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降低支护板的运输成本。够有效地降低支护板的运输成本。够有效地降低支护板的运输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贾龙斌 李文林 易永东 郑天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煤湖北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0
技术公布日:2022/9/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