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71648发布日期:2022-07-08 23:28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路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公路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公路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家和汽车工业的发展,公路建设里程在快速的增加,尤其是一些公路会跨越山区、河流等特殊路段。在修建公路过程中,为保证特殊路段的公路稳定,在公路两侧做成具有一定坡度的边坡。
3.目前的边坡防护的方法一种是在边坡上用混凝土铺设,另一种是用护坡石围绕出成圈的坡面,并且在坡面内种植绿化。
4.但是,用混凝土铺设的边坡混凝土会发生开裂,雨水进入由混凝土裂缝进入再流出会带走一部分泥土,室混凝土因为下部空洞会发生塌陷,从而导致水土流失,用护坡石围绕成坡面并种植绿化的植被空间土壤通气性差,植被根系不发达,降水过程中容易造成边坡表面的水土流失。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边坡水土流失的现象发生,本申请提供一种公路护坡结构。
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公路护坡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公路护坡结构,包括边坡、砂土层和多个护坡砖,所述边坡倾斜设置,所述砂土层覆盖于边坡上方,多个所述护坡砖沿边坡倾斜面呈矩阵排列且嵌设于砂土层,沿所述边坡倾斜方向上相邻两个护坡砖远离边坡下边沿的护坡砖叠压于靠近边坡下边沿的护坡砖,所述护坡砖背向砂土层侧面开设有导水槽,沿边坡倾斜方向上相邻护坡砖的导水槽相互连通。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建设时,工作人员先在边坡上铺设砂土层,然后在将护坡砖嵌设于砂土层上,并使相邻两个护坡砖相互抵接,沿边坡倾斜方向上相邻的导水槽相互连通,当出现降雨时,雨水会沿着倾斜方向从导水槽向边坡底面流动,并且由于护坡砖呈矩阵排列,减少雨水进入坡面的情况发生,从而降低边坡水土流失的现象发生。
8.优选的,所述护坡砖开设有内通槽,所述内通槽与导水槽连通。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会有一部分雨水从导水槽进入到内通槽中,利用内通槽分担导水槽的导流压力,减少水流从护坡砖缝隙之间渗出的现象发生。
10.优选的,沿所述边坡倾斜方向相邻两个护坡砖之间的内通槽相互连通。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相邻护坡砖之间的内通槽连通后,使雨水可以从边坡顶端沿着内通槽向边坡下边沿处流动,形成一个内部通路依次降低导水槽的导流压力。
12.优选的,所述护坡砖开设有嵌槽,相邻两个所述护坡砖远离边坡下边的护坡砖的端部嵌设于靠近边坡下边沿的护坡砖的嵌槽内。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建设时,沿边坡倾斜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护坡砖可以嵌设于一起,增加护坡砖之间的连接关系,并且便于工作人员铺设时对齐。
14.优选的,还包括砂石层,所述砂石层覆盖于边坡斜面上,所述砂石层位于砂土层的下方。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铺设砂石,将边坡垫高,同时利用砂石的强度作为支撑,保障护坡砖的稳定性。
16.优选的,还包括绿化层,所述绿化层覆盖于护坡砖背向砂土层的一侧。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绿化层减少砂土从护坡砖上渗出的现象发生,降低水土流失的现象。
18.优选的,还包括沙土层,所述沙土层铺设于护坡砖背向砂土层的一侧,所述绿化层覆盖于沙土层上。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沙土层通透性强,通气良好,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占优势,可以促进有机质分解,有机质矿质化加快,且土壤疏松,土壤毛管作用强,水分运行快,便于绿化植物生长,致使绿化植物根系发达,进一步降低水土流失的现象。
20.优选的,所述护坡砖背向砂土层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所述沙土层嵌设于容纳槽内,所述绿化层设置于容纳槽上方。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减少护坡砖的生产材料,而且将沙土层嵌设于容纳槽后,会减少沙土层的流失,保障了砂土层的使用寿命。
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通过在边坡上安装矩阵方式排列护坡砖,实现当出现降雨时,雨水会沿着倾斜方向从导水槽向边坡底面流动,并且由于护坡砖呈矩阵排列,减少雨水进入坡面的情况发生,从而降低边坡水土流失的现象发生。
24.2.通过在护坡砖上铺设沙土层,便于绿化植物生长,致使绿化植物根系发达,进一步降低水土流失的现象。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边坡安装护坡砖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护坡砖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00、边坡;110、砂石层;120、砂土层;130、沙土层;140、绿化层;200、护坡砖;210、嵌槽;220、内桶槽;221、第一竖直部;222、第二竖直部;223、水平部。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公开一种公路护坡结构。
30.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公路护坡结构包括边坡100、砂石层110、砂土层120和多个护坡砖200。砂石层110设置于边坡100上方,且砂石层110铺设于边坡100的倾斜表面。砂土层120设置于砂石层110上方,砂土层120铺设于砂石层110背向边坡100的一侧,且完全覆盖。多个护坡砖200嵌设于砂土层120,且多个护坡砖200呈矩阵排设置。
31.参照图2和图3所示,护坡砖200可以呈现多种结构,例如三棱柱和四棱柱,本实施例中护坡砖200呈直角三棱柱设置,且护坡砖200的直角端嵌合于砂土层120内,三棱柱倾斜面沿边坡100倾斜方向倾斜设置,多个护坡砖200的倾斜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护坡砖200的直
角面开设有嵌槽210,安装时,护坡砖200嵌槽210远离于边坡100下边沿,且相连两个护坡砖200远离边坡100下边沿的护坡砖200嵌设于靠近边坡100下边沿的嵌槽210内。
32.参照图2和图3所示,还包括沙土层130和绿化层140,护坡砖200开设有端口背向直角边的容纳槽,沙土层130嵌设于容纳槽中,绿化层140设置于沙土层130背向边坡100的一侧,且绿化层140覆盖于沙土层130的上方。
33.参照图1和图3所示,护坡砖200背向直角边的侧面开设有导水槽,导水槽沿容纳槽的周向方向设置,且相邻两个护坡砖200之间的导水槽相互连通。
34.参照图2和图3所示,护坡砖200的内部开设有内通槽,内桶槽220包括第一竖直部221、第二竖直部222和水平部223,其中,第一竖直部221、水平部223和第二竖直部222依次连通。第一竖直部221远离水平部223的端口开设于嵌槽210处,第二竖直部222一侧端口开设于护坡块的一侧垂直面,第二竖直部222的另一侧端口由倾斜面远离嵌槽210的一端开设。沿边坡100倾斜方向上相邻两个护坡砖200远离边坡100底面的护坡砖200的第二竖直部222连通于靠近边坡100底面的护坡砖200的第一竖直部221,以此类推边坡100倾斜方向上的一列护坡砖200的内通槽相互连通。
35.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公路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边坡(100)、砂土层(120)和多个护坡砖(200),所述边坡(100)倾斜设置,所述砂土层(120)覆盖于边坡(100)上方,多个所述护坡砖(200)沿边坡(100)倾斜面呈矩阵排列且嵌设于砂土层(120),沿所述边坡(100)倾斜方向上相邻两个护坡砖(200)远离边坡(100)下边沿的护坡砖(200)叠压于靠近边坡(100)下边沿的护坡砖(200),所述护坡砖(200)背向砂土层(120)侧面开设有导水槽,沿边坡(100)倾斜方向上相邻护坡砖(200)的导水槽相互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砖(200)开设有内通槽,所述内通槽与导水槽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路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边坡(100)倾斜方向相邻两个护坡砖(200)之间的内通槽相互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公路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砖(200)开设有嵌槽(210),相邻两个所述护坡砖(200)远离边坡(100)下边的护坡砖(200)的端部嵌设于靠近边坡(100)下边沿的护坡砖(200)的嵌槽(210)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砂石层(110),所述砂石层(110)覆盖于边坡(100)斜面上,所述砂石层(110)位于砂土层(120)的下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公路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绿化层(140),所述绿化层(140)覆盖于护坡砖(200)背向砂土层(120)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公路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沙土层(130),所述沙土层(130)铺设于护坡砖(200)背向砂土层(120)的一侧,所述绿化层(140)覆盖于沙土层(130)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公路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砖(200)背向砂土层(120)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所述沙土层(130)嵌设于容纳槽内,所述绿化层(140)设置于容纳槽上方。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公路护坡结构,涉及公路建设技术领域,包括边坡、砂土层和多个护坡砖,所述边坡倾斜设置,所述砂土层覆盖于边坡上方,多个所述护坡砖沿边坡倾斜面呈矩阵排列且嵌设于砂土层,沿所述边坡倾斜方向上相邻两个护坡砖远离边坡下边沿的护坡砖叠压于靠近边坡下边沿的护坡砖,所述护坡砖背向砂土层侧面开设有导水槽,沿边坡倾斜方向上相邻护坡砖的导水槽相互连通;实现当出现降雨时,雨水会沿着倾斜方向从导水槽向边坡底面流动,并且由于护坡砖呈矩阵排列,减少雨水进入坡面的情况发生,从而降低边坡水土流失的现象发生。从而降低边坡水土流失的现象发生。从而降低边坡水土流失的现象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周叠峰 董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6
技术公布日:2022/7/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