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窨井盖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84680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通信窨井盖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通信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通信窨井盖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近些年来,伴随通信业的不断壮大发展,产生了大量的通信电缆的铺设工程。市区内的通信电缆通常铺设在地下窨井中。窨井的上面铺设有窨井盖,窨井盖通常形状为圆形居多,为了延长使用寿命,大多数为铸铁制成。由于这些铸铁窨井盖大量存在于市区内的街头巷尾,当汽车碾压过时,经常发生窨井盖窜动造成的撞击噪音。而且,长期暴露在外经受雨水的浸泡,窨井盖和井圈之间的结合处锈蚀在一起难以打开,为维修人员的工作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信窨井盖连接结构,其通过优化结构,使窨井盖与井圈之间结合紧密不发生窜动,也不会发生锈蚀现象。
[000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使上述的技术问题得以解决。
[0005]通信窨井盖连接结构,井圈与混凝土凝固成一体,窨井盖与井圈嵌合在一起,窨井盖的外圆锥面与井圈的内壁锥面相配合且之间嵌设有环形垫圈。在该结构中,通过在窨井盖的外圆锥面与井圈的内壁锥面之间增设环形垫圈,不但使得结合处没有空隙紧密衔接,消除窨井盖出现窜动与井圈撞击发出噪音的现象,同时也根除了窨井盖翘起移位的安全隐患,而且环形垫圈封挡住空隙有效的防止了雨水侵蚀造成结合处锈蚀在一起不能正常打开的问题发生。
[0006]作为优选,环形垫圈为耐腐蚀防水材质结构。
[0007]作为优选,环形垫圈为不锈钢、铝合金、橡胶或者氟树脂材质结构。
[0008]作为优选,环形垫圈内嵌在外圆锥面与内壁锥面的间隙之间且紧密嵌合。
[0009]作为优选,环形垫圈与井圈通过紧固件固接成一体。
[0010]作为优选,环形垫圈与窨井盖压接或者胶合成一体。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改进结构增设环形垫圈封堵住窨井盖与井圈之间的间隙,既消除了间隙窜动带来的危害,也根除了雨水侵蚀带来的锈蚀问题。
[0012]2.环形垫圈的结构简单可靠,制作成本低廉,有利于批量制作成消耗备件,方便维修更换。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环形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井圈,2-窨井盖,3-外圆锥面,4-内壁锥面,5-环形垫圈,6-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6]如图1至图3所示的本发明通信窨井盖连接结构,井圈I与混凝土 6凝固成一体,窨井盖2与井圈I嵌合在一起,窨井盖I的外圆锥面3与井圈I的内壁锥面4相配合且之间嵌设有环形垫圈5。环形垫圈5采用耐腐蚀防水材质可以有效防止雨水的侵蚀,耐久使用,其中,优选采用不锈钢、铝合金、橡胶或者氟树脂材质结构。为了使得嵌合处密闭不漏空隙,将环形垫圈5紧密内嵌在外圆锥面3与内壁锥面4的间隙之间,环形垫圈5不外露可消除接触受损的可能性,长周期使用无需进行更换。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将环形垫圈5与井圈I通过紧固件如紧固螺钉等固接成一体。也可以将环形垫圈5与窨井盖2压接或者胶合成一体结构。这样使得连接结构更加结实可靠。
[0017]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窨井盖、井圈的外形结构及连接方式也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够获得的公知技术或者现有技术当中等效替换的其他的实施方式,只要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或者精神,通过在窨井盖与井圈的嵌合间隙处设置环形垫圈,以实现密封防雨水侵蚀功能及防止窨井盖窜动的现象发生为目的的实施方式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通信窨井盖连接结构,其特征是:井圈(I)与混凝土(6)凝固成一体,窨井盖(2)与井圈(I)嵌合在一起,窨井盖(I)的外圆锥面(3)与井圈(I)的内壁锥面(4)相配合且之间嵌设有环形垫圈(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窨井盖连接结构,其特征是:环形垫圈(5)为耐腐蚀防水材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窨井盖连接结构,其特征是:环形垫圈(5)为不锈钢、铝合金、橡胶或者氟树脂材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窨井盖连接结构,其特征是:环形垫圈(5)内嵌在外圆锥面(3)与内壁锥面(4)的间隙之间且紧密嵌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窨井盖连接结构,其特征是:环形垫圈(5)与井圈(I)通过紧固件固接成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窨井盖连接结构,其特征是:环形垫圈(5)与窨井盖(2)压接或者胶合成一体。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窨井盖连接结构,井圈与混凝土凝固成一体,窨井盖与井圈嵌合在一起,窨井盖的外圆锥面与井圈的内壁锥面相配合且之间嵌设有环形垫圈。通过改进结构增设环形垫圈封堵住窨井盖与井圈之间的间隙,既消除了间隙窜动带来的危害,也根除了雨水侵蚀带来的锈蚀问题。
【IPC分类】E02D29-14
【公开号】CN104805867
【申请号】CN201510080699
【发明人】朱新良
【申请人】长兴宏兴实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