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31791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撞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撞锤(Rammha_er),包括柱体、在柱体中可移动地引导的活塞和在柱体中可移动地引导的撞击件(SchlagstUck)。
【背景技术】
[0002]在锤入混凝土粧时通常存在的问题是:在粧中的小的最大允许的压应力或拉应力需要特别的措施,以便避免损伤混凝土粧。为此在打粧机的工件与粧之间布置有衰减包(Dampfungspaket),以便反作用于混凝土粧的损伤。
[0003]该已知的组件的缺点是,在锤入每个混凝土粧之前必须相应安装衰减包,由此提高了花费。

【发明内容】

[0004]在此,本发明将提供补救措施。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撞锤,其在锤入混凝土粧的情况下在没有附加的衰减包的要求的情况下实现。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特征来实现。
[0005]利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撞锤,其在锤入混凝土粧的情况下在没有在撞击件与混凝土粧之间的衰减包的要求的情况下实现。通过构造带有空腔(其至少部分地填充有可运动的填料)的活塞实现撞击的衰减,由此在没有附加的衰减包的要求的情况下反作用于混凝土粧的损伤。
[0006]在本发明的改进方案中,活塞的空腔通过可分开地与活塞相连接的罩盖关闭。由此相比于同样可行的不可分开的固定(例如借助于焊接)实现引入不同的填料,由此可根据待锤入的粧的材料设定不同的衰减。优选地,填料由散料或液体形成。作为散料,在此尤其使用石英砂或金属弹丸(Metallstrahlmittel),尤其钢弹丸或销弹丸。合适的液体例如为油或水。
[0007]在本发明的改进方案中,填料由带有基本上圆形的几何形状的颗粒形成。借此实现材料的低的置位时间(Setzzeit),由此引起最佳的衰减过程。
[0008]在本发明的另一设计方案中,在活塞处在其与燃烧室相对而置的端部处布置有突出部以用于接合释放装置(Ausklinkvorrichtung)。由此可取消柱体的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所需要的拉槽,因为拉起过程完全在柱体之外进行。
[0009]在本发明的另一设计方案中设置有外壳罩,其可安放在混凝土粧处并且具有用于撞击件的穿透的开口。备选地,外壳罩还可可固定地构造在撞锤的柱体处。借此引起吸声地套上撞击面,由此引起减少声发射。因为撞击件撞击在粧上为主声源,所以借此在锤入过程中引起显著降低噪声级。有利地,在外壳罩处以包围穿透开口的方式布置有至少一个吸声元件。作为吸声元件,适合的尤其是或多或少均质或纤维质的材料,其厚度限定下限的频率,在其中还可实现几乎完全吸收冲击的声波。相应的吸收还可通过布置合适的流阻部(例如呈纤维无纺布的形式)实现:例如撑开到带有足够大和尽可能均匀分布的、呈孔洞或切口的形式的穿孔的孔板上。
【附图说明】
[0010]在其他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了本发明的其他的改进方案和设计方案。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且在下面对其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显示了呈柴油撞锤的形式的撞锤的示意性的图示;
图2显不了图1的撞唾的活塞的图不;
图3显示了外壳罩在撞锤与混凝土粧之间的布置方案的示意性的图示,以及图4显示了图1的撞锤的上部区段与布置的释放装置的示意性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 选作实施例的柴油撞锤包括在两侧敞开的柱体I,其通常可具有3至8米的长度和0.2至1.5米的直径。在柱体I中可移动地布置有活塞2。与此同轴的撞击件3可移动地接合到柱体I的敞开的下端中。在柱体I的下端处固定有环形的支承单元9,在其中密封地且可移动地引导撞击件3的中间的杆区段31,其具有相对于柱体I的内径减小的外径。柴油撞锤通过布置在柱体I处的引导爪13沿着柱子(Makler)可移动地支承。
[0012]在杆区段31的下端处模制有处在柱体I之下的撞击板32,其向外指向的下部的凸状的限制面33在运行中与待压装的混凝土粧8的上端共同作用。
[0013]在撞击件3的杆区段31的上端处模制有活塞区段34,活塞区段34带有多个环绕的、沿轴向间隔开的密封环,其在柱体I的内侧面11上延伸。通过撞击件3的活塞区段34的上侧与活塞2的下侧以及柱体I的内侧面11 一起限制燃烧室12。撞击件3的面向柱体I的燃烧室12的端面利用平坦的燃料盘30磨平。
[0014]在撞击件3的撞击板32与柱体I的支承单元9之间布置有衰减环91。另一衰减环92邻近于支架单元9布置在支架单元9的上侧与撞击件3的活塞区段34的下侧之间。
[0015]在撞击件3之上在柱体I的内部中延伸有活塞2的设有环绕的、沿轴向彼此间隔开的密封环93的下部的工作端23。活塞2的下部的自由的磨平的端面21通过沿径向环绕的梯级突出。
[0016]在活塞2的下部的工作端23处模制有主体区段(Massenabschnitt,即,质量区段)22,其延伸到柱体I的上部区段中并且在内部具有空腔24。空腔24在其与端面21相对而置的活塞2的端部处利用罩盖25关闭。罩盖25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螺栓251固定在活塞2处。罩盖25在中间设有螺纹孔252。螺纹孔252用于接合未示出的螺旋锚栓以用于操纵罩盖25。在罩盖25的区域中在活塞2处在端侧在外部环绕地模制有突出部26。突出部26用于容纳释放装置7的钩子71。活塞2的空腔24在该实施例中填充有石英砂。
[0017]在柱体I的周向壁处布置有喷射装置4,其包括燃料泵41,燃料泵41通过管路43与喷射喷嘴42相连接。燃料泵41的入口通过燃料箱5供应柴油。
[0018]通过管路43与燃料箱5相连接的燃料泵41具有伸到柱体I的内部中的预加载的泵杆44,燃料泵41在下降的活塞2经过时通过泵杆44驱动。喷射喷嘴42如此构造和取向,即,交付的燃料以基本上连续的射束近似居中地喷到撞击件3的端面上。
[0019]此外,在柱体I处布置有润滑材料泵51,其与分布在柱体I的周向方向上的润滑剂喷嘴相连接。通过润滑剂喷嘴将润滑材料提供到活塞2与柱体I的内侧面11之间。
[0020]在图3中示出了撞锤使用有外壳罩6。外壳罩6基本上空心柱状地来构造并且在其面向撞锤的端部处具有环形构造的吸声元件61,其限制穿透开口 62。在吸声元件61之下在外壳罩6中布置有粧容纳部63,其在其面向粧8的侧部处设有弹性体层64。外壳罩6用于在撞击撞击件3时减少声发射。
[0021]上述的撞锤以如下方式工作:在起始状态中活塞2通过释放装置7抬起到上部的位置中。为此接合用于活塞2的突出部26的释放装置7的钩子71并且接下来通过钩子71向上拉,该钩子为此与绳索传动部72相连接。在释放钩子71之后,活塞2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落、关闭工作接管16并且以其端面21操纵喷射装置4的泵杆44,由此通过喷射喷嘴42将燃料喷到撞击件3的燃料盘30上。在此,通过冲击雾化形成包含燃料微滴和空气的易燃的混合物。
[0022]随着活塞2撞击到撞击件3上,通过撞击件3并且经由其将向下指向的力施加到混凝土粧8上,该力将混凝土粧8进一步打入到土层中。由于引入活塞2的空腔24中的石英砂而衰减活塞的冲量,由此在冲击时抵抗混凝土粧的损坏。在此通过外壳罩6减小在活塞2撞击到撞击件3上时并且通过撞击件3作用到混凝土粧8上发出的声音。
[0023]在活塞2的紧接着由于燃料的爆炸式的燃烧触发的向上运动的情况下,活塞2释放工作接管16,由此燃烧气体降低压力并且通过工作接管16流走。活塞2现在在通过工作接管16吸入新鲜空气的情况下进一步向上滑,直至活塞到达其上部的端部位置,并且重复所说明的工作循环。
【主权项】
1.一种撞锤,包括:柱体(I);在所述柱体(I)中可移动地引导的活塞(2);在所述柱体(I)中可移动地引导的撞击件(3),其在所述撞锤的运行状态中布置在所述活塞(2)之下;燃烧室(12),其沿轴向由所述撞击件(3)的位于所述柱体(I)的内部中的端面(30)和所述活塞(2)的端面(21)限制;以及至少一个燃料输送装置,通过其可在每个工作循环中将预定量的燃料引入到所述燃烧室(12)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具有空腔(24),其至少部分地填有与活塞材料不同的第二填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可运动地布置在所述空腔之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撞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的空腔(24)通过可分开地与所述活塞(2)相连接的罩盖(25)关闭。4.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撞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由散料和/或液体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撞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含有石英砂和/或金属弹丸,尤其钢弹丸、铅弹丸或铝弹丸。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撞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由带有基本上圆形的几何形状的颗粒形成。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撞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由水和/或油形成。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撞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2)处在其与所述燃烧室(12)相对而置的端部处布置有突出部(26)以用于接合释放装置(7)。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撞锤,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外壳罩(6),其可安放在混凝土粧(8)上并且具有用于所述撞击件(3)的穿透的开口(62)。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撞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罩(6)处以包围所述穿透开口(62)的方式布置有至少一个吸声元件(61)。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撞锤,其包括:柱体(1);在柱体(1)中可移动地引导的活塞(2);在柱体(1)中可移动地引导的撞击件(3),其在撞锤的运行状态中布置在活塞(2)之下;燃烧室(12),其沿轴向由撞击件(3)的位于柱体(1)的内部中的端面(30)和活塞(2)的端面(21)限制;以及至少一个燃料输送装置,通过其可在每个工作循环中将预定量的燃料引入到燃烧室(12)中,其特征在于,活塞(2)具有空腔(24),其至少部分地填充有可运动的填料。
【IPC分类】E02D7/14, E02D7/12
【公开号】CN104947667
【申请号】CN201510138543
【发明人】L.耶赫, M.海歇尔
【申请人】德尔马格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7日
【公告号】EP2924171A1, US2015027545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