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堰塞湖抢险泄水装置及实施方法

文档序号:9542418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地震堰塞湖抢险泄水装置及实施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泄水抢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地震堰塞湖抢险泄水装置及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强烈的地震,如果引起山崩、滑坡、形成堤坝,会使河流中断,形成一个堰塞湖。堰塞湖的水位可能会迅速上升,堰塞湖一旦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其破坏性不亚于地震灾害本身。对于危险性大的堰塞湖,必须以采用人工挖掘、爆破等方式来引流,逐步的降低水位,以免造成大的洪灾。然而强震过后,人员伤亡严重、道路破坏中断,救援人员把大型挖掘机械运送到堰塞湖非常困难,且需要很长时间,人工挖掘强度大、进度慢,是非常棘手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震堰塞湖抢险泄水装置,一种地震堰塞湖抢险泄水装置,由进水口、单向阀、单向阀橡胶垫圈、单向阀转轴、出水口、阀门、阀门橡胶垫圈、阀门转轴、阀门卡件、阀门卡件转轴、可伸缩管、螺旋状可伸缩支架、轻质高强防水织物、法拉盘母盘、凸起、槽口、法兰盘公盘、螺杆转轴、元宝螺丝、螺杆、注水口、注水口开关组成。所述进水口、出水口、可伸缩管通过法兰盘可组合成任意长度、可随地势高低起伏的虹吸管。
[0004]进一步的,所述注水口固定设置在可伸缩管某段,工作时处于最高位置。
[0005]进一步的,所述单向阀橡胶垫圈固定设置在单向阀上,阀门橡胶垫圈固定设置在阀门上,起止水作用。
[0006]进一步的,所述阀门卡件铰接在出水口上,向虹吸管注水时卡住阀门,保障不漏水;可伸缩管不工作时,由本段分设在左右两端的法兰盘公盘、母盘压缩固定成薄片状,便于抢险人员背负或直升机空投。
[0007]进一步的,所述可伸缩管工作时,由A段的法兰盘公盘与B段的法兰盘母盘固定;螺旋状可伸缩支架起支撑虹吸管、承受负压作用,被内外两层轻质高强防水织物固定包裹,可伸长、可压缩。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地震堰塞湖抢险泄水装置及实施方法,地震堰塞湖形成后,抢险人员立即背负或直升机空投地震堰塞湖抢险泄水装置各部件至抢险现场,置单向阀转轴位于进水口上部,阀门转轴位于出水口下部,阀门卡件位于出水口上部,卡住阀门。把进水口端投入堰塞湖中,出水口端放到堰塞湖外。抢险人员利用小型水栗或人工向注水口注水,至地震堰塞湖抢险泄水装置注满,关闭注水口开关,用锤子或石块敲击阀门卡件端头,阀门打开,在虹吸作用下,堰塞湖内的水被快速泄出。
[0009]本发明的地震堰塞湖抢险泄水装置是由可以伸缩、容易拆装的虹吸管部件组成,质量轻、强度高、方便救援人员背负或直升机空投。在大型挖掘机械运送到因地震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湖之前,救援人员即可进行泄水作业,降低水位,
防止堰塞湖决口,为后期才能到达的大型挖掘机械挖掘堰塞湖提供时间保障。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地震堰塞湖抢险泄水装置工作状态纵剖面示意图;
图2是可伸缩管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是可伸缩管非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是法兰盘母盘示意图;
图5是法兰盘公盘不意图;
图6是进水口纵剖面示意图;
图7是出水口纵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2]如图1-7所示,本发明的地震堰塞湖抢险泄水装置由进水口 1、单向阀11、单向阀橡胶垫圈12、单向阀转轴13、出水口 2、阀门21、阀门橡胶垫圈22、阀门转轴23、阀门卡件24、阀门卡件转轴25、可伸缩管3、螺旋状可伸缩支架31、轻质高强防水织物32、法拉盘母盘33、凸起331、槽口 332、法兰盘公盘34、螺杆转轴341、元宝螺丝342、螺杆343、注水口 4、注水口开关41组成。所述进水口 1、出水口 2、可伸缩管3通过法兰盘可组合成任意长度、可随地势高低起伏的虹吸管;注水口 1固定设置在可伸缩管3某段,工作时处于最高位置;单向阀橡胶垫圈12固定设置在单向阀11上,阀门橡胶垫圈22固定设置在阀门21上,起止水作用。所述阀门卡件25铰接在出水口 2上,向虹吸管注水时卡住阀门,保障不漏水;可伸缩管3不工作时,由本段分设在左右两端的法兰盘公盘34、母盘33压缩固定成薄片状,便于抢险人员背负或直升机空投;可伸缩管工作时,由A段的法兰盘公盘34与B段的法兰盘母盘33固定;螺旋状可伸缩支架31起支撑虹吸管、承受负压作用,被内外两层轻质高强防水织物32固定包裹,可伸长、可压缩。
[0013]本发明的地震堰塞湖抢险泄水装置使用时,地震堰塞湖形成后,抢险人员立即背负或直升机空投地震堰塞湖抢险泄水装置各部件至抢险现场,通过元宝螺丝在堰塞湖顶快速组装。置单向阀转轴位于进水口上部,阀门转轴位于出水口下部,阀门卡件位于出水口上部,卡住阀门。把进水口端投入堰塞湖中,出水口端放到堰塞湖外。抢险人员利用小型水栗或人工向注水口注水,至地震堰塞湖抢险泄水装置注满,关闭注水口开关,用锤子或石块敲击阀门卡件端头,阀门打开,在虹吸作用下,堰塞湖内的水被快速泄出,为大型挖掘机进场赢得时间。
【主权项】
1.一种地震堰塞湖抢险泄水装置,由进水口(1)、单向阀(11)、单向阀橡胶垫圈(12)、单向阀转轴(13)、出水口(2)、阀门(21)、阀门橡胶垫圈(22)、阀门转轴(23)、阀门卡件(24)、阀门卡件转轴(25)、可伸缩管(3)、螺旋状可伸缩支架(31)、轻质高强防水织物(32)、法拉盘母盘(33)、凸起(331)、槽口(332)、法兰盘公盘(34)、螺杆转轴(341)、元宝螺丝(342)、螺杆(343)、注水口(4)、注水口开关(41)组成。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出水口(2)、可伸缩管(3)通过法兰盘可组合成任意长度、可随地势高低起伏的虹吸管;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堰塞湖抢险泄水装置及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口(1)固定设置在可伸缩管(3)某段,工作时处于最高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堰塞湖抢险泄水装置及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橡胶垫圈(12)固定设置在单向阀(11)上,阀门橡胶垫圈(22)固定设置在阀门(21)上,起止水作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堰塞湖抢险泄水装置及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卡件(24)铰接在出水口(2)上,向虹吸管注水时卡住阀门,保障不漏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堰塞湖抢险泄水装置及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管(3)不工作时,由本段分设在左右两端的法兰盘公盘(34)、母盘(33)压缩固定成薄片状,便于抢险人员背负或直升机空投;可伸缩管工作时,由A段的法兰盘公盘(34)与B段的法兰盘母盘(33)固定;螺旋状可伸缩支架(31)起支撑虹吸管、承受负压作用,被内外两层轻质高强防水织物(32)固定包裹,可伸长、可压缩。6.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地震堰塞湖抢险泄水装置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地震堰塞湖形成后,抢险人员立即背负或直升机空投地震堰塞湖抢险泄水装置各部件至抢险现场,置单向阀转轴位于进水口上部,阀门转轴位于出水口下部,阀门卡件位于出水口上部,卡住阀门。7.把进水口端投入堰塞湖中,出水口端放到堰塞湖外。8.抢险人员利用小型水栗或人工向注水口注水,至地震堰塞湖抢险泄水装置注满,关闭注水口开关,用锤子或石块敲击阀门卡件端头,阀门打开,在虹吸作用下,堰塞湖内的水被快速泄出。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堰塞湖抢险泄水装置及实施方法,包括进水口、单向阀、单向阀橡胶垫圈、单向阀转轴、出水口、阀门、阀门橡胶垫圈、阀门转轴、阀门卡件、阀门卡件转轴、可伸缩管、螺旋状可伸缩支架、轻质高强防水织物、法拉盘母盘、凸起、槽口、法兰盘公盘、螺杆转轴、元宝螺丝、螺杆、注水口、注水口开关。本发明的地震堰塞湖抢险泄水装置是由可以伸缩、容易拆装的虹吸管部件组成,质量轻、强度高、方便救援人员背负或直升机空投。在大型挖掘机械运送到因地震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湖之前,救援人员即可进行泄水作业,降低水位,防止堰塞湖决口,为后期才能到达的大型挖掘机械挖掘堰塞湖提供时间保障。
【IPC分类】E03F1/00, E02B3/00
【公开号】CN105297870
【申请号】CN201510668606
【发明人】秦鹏, 秦植海, 王海波, 张晓悦, 舒海港, 夏日风
【申请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