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承台的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9781950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承台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桥梁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承台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桥梁作为一种常见的跨越复杂地形的结构,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桥梁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混凝土浇筑工序,对于桥梁承台这类体积尺寸较大的混凝土结构,如何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是目前桥梁施工中不能回避的问题。
[0003]目前通常的解决方式是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混凝土本身的材料组分的改进,通过采用不同配比的组分以及不同的添加剂,提高混凝土本身的性能,以此来保证这类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另一方面是改进浇筑完成后的养护工序,通过对混凝土硬化过程采用不用的养护方式,保证最后得到的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结构质量。
[0004]上述两方面的优化确实可以优化最后得到的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但是,经大量的施工试验和进一步的研究,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目前对于这类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还存在有另一个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质量的问题,就是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水化热问题,即:水泥水化时的放热反应使得水泥凝结硬化过程中放出大量热量,这种热量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超过外层的温度,特别是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混凝土结构内产生极大的热应力,在混凝土硬化完成后成为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残余应力,严重的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严重时,使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甚至出现贯穿裂缝,导致混凝土结构存在严重的安全事故风险,或者直接导致混凝土结构报废返工。
[0005]所以,基于上述,目前亟需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硬化过程中水化热的装置。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由于存在水化热致使混凝土结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桥梁承台的施工方法。
[0007]—种桥梁承台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下述步骤:
A:沿竖直方向对待浇筑的桥梁承台进行分层;
B:按照步骤A的分层,浇筑最底层混凝土 ;
C:在步骤B的混凝土凝固后,继续重复步骤B的混凝土浇筑方法,逐层浇筑混凝土,直至承台浇筑完毕,
所述步骤B中,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包括有步骤BI,所述步骤BI为:当该层混凝土浇筑到合适的高度时,在混凝土上设置用于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冷却装置,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当混凝土覆盖冷却装置时,启动冷却装置对混凝土内部进行降温,当该层的混凝土凝固后,停止冷却装置,然后拆除混凝土外部的冷却装置,而将位于混凝土内部的冷却装置留存与该层混凝土中,再进行步骤C。
[0008]在本申请的上述方案中,在进行桥梁承台浇筑施工时,首先对桥梁承台进行分层,并且设置冷却装置,对混凝土内部进行降温,降低混凝土结构内各个位置的温度差,进而降低混凝土结构内部的热应力,降低混凝土结构硬化后的残余应力,降低混凝土结构出现缝隙的风险,如此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结构质量。
[0009]作为优选,所述步骤B中,所述冷却装置被覆盖在混凝土内的部分为平面层状,所述冷却装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冷却装置的被覆盖在混凝土内的部分在该层混凝土内沿竖直方向均布。
[0010]在本申请的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多个冷却装置,在混凝土内部形成多层冷却装置,提高对混凝土结构冷却的效率和冷却的均匀性。
[0011]作为优选,所述步骤B中,在启动冷却装置的初始阶段,通过控制冷却装置,使冷却管内具有少量的冷却水,使冷却管能够被混凝土可靠支撑而不发生移位,随着混凝土逐渐的凝固,再通过控制冷却装置,逐渐增大流量,增大冷却管内冷却水的流量,直至冷却管全部注满冷却水。
[0012]作为优选,所述步骤B中,根据进水口附近混凝土结构的温度与出水口附近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差值,通过控制冷却装置,使冷却水有温度较高的一端流入冷却管。
[0013]在本申请上述方案中,上述进水口附近混凝土结构的温度与出水口附近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差值,该差值与混凝土结构的尺寸以及混凝土的材料相关,在本申请中,在不超过该差值的情况下,混凝土内部的应力差不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或者间隙。
[0014]作为优选,所述冷却装置为用于桥梁承台混凝土施工的冷却系统,包括有若干根设置在混凝土内部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水源接通,还包括有栗送装置,所述栗送装置将水源的水栗入所述冷却管。
[0015]在本申请的上述方案中,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过程中,将冷却管设置在混凝土内部,在混凝土凝固和硬化过程中,启动栗送装置,水源的冷却水由进水口进入冷却管,然后由出水口排出,在这个过程中,冷却水带走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如此,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各个位置的温度差,进而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的热应力,降低混凝土结构硬化后的残余应力,降低混凝土结构出现缝隙的风险,如此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结构质量。
[0016]作为优选,若干根冷却管布置在同一平面内。
[0017]在本申请的上述方案中,将各冷却管布置在同一平面内,保证冷却系统对混凝土结构同层面冷却的均匀性,保证冷却效果,提高冷却系统的冷却质量,进一步的降低混凝土结构内各部位的温度差。
[0018]作为优选,若干根冷却管隔开设置,相邻两根冷却管之间的间距相同。
[0019]在本申请的上述方案中,相邻两个冷却管之间的间距相同,也进一步的保证本申请冷却系统冷却的均匀性。
[0020]作为优选,所述冷却管在其纵向上设置有弯曲,使冷却管在其纵向上呈回形状。
[0021]在本申请的上述方案中,将冷却管设置为回形状,使得一根冷却管具有较长的长度,进而对于相同体积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可以采用更少根数的冷却管,减少了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数量,进而简化了本申请冷却系统的结构;而且,也减少了浇筑过程中对冷却管的稳定装置,降低了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也简化了造成流程,降低了施工难度和工作量。
[0022]作为优选,所述冷却管在沿纵向的方向上不伸出混凝土结构。
[0023]作为优选,所述冷却管为钢管。
[0024]在本申请的上述方案中,一方面:冷却管在沿其纵向的方向上不伸出混凝土结构,也就是说,在混凝土浇筑将冷却管覆盖时,冷却管是被完全包覆在混凝土内部,进而使得冷却管的各个部位都对混凝土结构能够起到冷却效果,在满足冷却效果的同时,也节约了制造冷却管的使用材料;另一方面:本申请的冷却系统,由于冷却管设置在混凝土结构中,在冷却工序完成后,冷却管依然留存与混凝土结构中,所以,采用本申请的冷却系统,在混凝土凝固和硬化的阶段,起到冷却混凝土结构内部,保证混凝土结构凝固和硬化质量的效果;而在冷却工序后,本申请的冷却管又起到加强筋的作用,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进而进一步的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再一方面,由于冷却管为回形状,增加了冷却管的整体性,在作为加强筋时,无论是在冷却管的轴向还是径向能够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起到强化的作用,也进一步的增强了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
[0025]作为优选,所述冷却管的进水口处还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冷却管的出水口处还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朝向待浇筑混凝土的方向,并高于待浇筑混凝土的厚度。
[0026]在本申请的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进水管和出水管,并且朝向待浇筑混凝土的方向,首先是避免在混凝土结构的侧面形成供进水管和出水管伸出的缺口,在冷却完毕后,可以方便的对进水管和出水管进行封堵,方便施工的进行。
[0027]作为优选,相邻两根冷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靠近设置。
[0028]在上述方案中,相邻两根冷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靠近设置,首先是方便了本申请冷却系统的管路连接,同时,在发热量较小,或冷却要求较低时,可以将各根冷却管进行首位相接的串联,进一步的简化了本申请冷却系统的结构,也简化了操作,降低了工作难度。
[0029]作为优选,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有多路阀循环系统,所述多路阀循环系统包括有进水系统,所述进水系统包括有与栗送装置接通的主管和与所述主管接通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上接通有若干根第一支管,每一根第一支管都与一根冷却管的进水口相接通。
[0030]在本申请的上述方案中,采用多路阀循环系统与冷却管相连通,S卩,水源的冷却水被栗送装置先栗送进入多路阀循环系统,再进入到冷却管中,将各个进水口连接进入多路阀循环系统,采用一个栗送装置即可实现对所有冷却管的栗水工作,进一步的简化了结构,也降低了设备成本。
[0031]作为优选,所述主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用于控制所述主管与所述第一管道的连通和断开,以及调节主管冷却水进入第一管道的流量。
[0032]在本申请的上述方案中,通过在主管上设置控制其通断和流量的第一阀门,可以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通断的控制和流量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