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止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59639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止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于防渗止水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止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水坝,是拦截江河渠道水流以抬高水位或调节流量的挡水建筑物。建造水坝的目的主要用于抬高水位、调节径流、集中水头,用于防洪、供水、灌溉、水力发电、改善航运等。另外调整河势、保护岸床的河道整治建筑物也称坝,比如丁坝、顺坝和潜坝等。
[0003]采用当地材料修筑水坝的建设历史悠久,具有就地取材、对地质条件要求低、施工简便、造价便宜等优势,已被广泛采用,且具有丰富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经验。通常,大坝的防渗包括基础防渗和坝体防渗。基础防渗通常是在坝体的底部与坝基的结合部位设置基础防渗设施,基础防渗设施通常由直接建造于岩基或覆盖层基础上的混凝土连接板、混凝土基座或混凝土趾板等及防渗墙和灌浆体构成;堆石坝坝体防渗材料广泛采用砾质土料、混凝土面板、沥青混凝土、土工膜、土工植物等,深厚覆盖层上建高堆石坝选择的防渗材料有限,防渗墙的应力无法用现有的理论准确计算,对材料要求高坝体的防渗通常是在坝体的迎水面上设置防渗面板。而对于在沿海地区设置的防波防浪堤坝而言,还需要面临对抗海水侵蚀以及海洋生物附着以及生长破坏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止水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种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止水结构,包括坝体,坝体底面通过防渗连接层连接有坝基防渗层,防渗连接层上下底面均为阶梯形接触面,上底面浇筑在坝体内,下底面浇筑在坝基防渗层内,坝体上设有坝体防渗结构,坝体防渗结构上涂抹有防污涂料层,坝体防渗结构包括坝体防渗层,坝体防渗层外套接有竹纤维编织层,竹纤维编织层外套接有混凝土加固层,竹纤维编织层由竹质纤维带和内衬网格带均匀而连续的通过树脂胶液采用环、纵向平面缠绕的组合形式缠绕而成。
[0007]优选地,所述坝体防渗层采用防渗抗磨蚀的混凝土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08]硅酸盐水泥425?465份、聚丙烯纤维23?57份、石英砂15?18份、粉煤灰12?18份、氟石膏5?8份、煅烧硅藻土5?8份、云母氧化铁3?5份、甲基醚化三聚氰胺树脂1.2?1.5份、亲水胶体0.5?1.5份、减水剂0.5?0.8份、N?三甲基硅咪唑0.8?1.2份、耐化学品改性剂1?15份、无机二氧化娃25?85份。
[0009]优选地,所述树脂胶液为加填料改性脲醛树脂、酚醛树脂或其他具有耐久性的热固性树脂。
[0010]优选地,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和HLC型高效减水剂按质量比2:3混合所得。
[0011]优选地,所述耐化学品改性剂为全氟烷基的丙烯酸系添加剂,分子量为1100?10200,以液体形态存在。
[0012]优选地,所述防污涂料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13]ABS橡胶粉20?80份;AS树脂II 10?79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2.2?2.5份、聚烷氧基化萜烯0.8?1.5份、碳酸甲乙酯12?15份、耐热剂5?25份;受阻酚化合物0.1?I份;脂肪酸酰胺0.1?I份;硅烷偶联剂10?20份;塑化促进剂0.1?2份;流平剂10?20份;防冻剂4?6份;消泡剂0.1?0.2份,去离子水10?20份;无机纳米粒子I?10份;海洋生物膜10?15份;甲藻10?15份;盐藻10?15份;藤壶5?10份;贻贝5?10份。
[0014]优选地,所述防冻剂为二醇类防冻剂;消泡剂为磷酸三丁醋、有机硅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0015]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通过在坝体挡水面一侧设置有从坝顶延伸至坝底的阶梯型坝体防渗层可以有效防止水体对坝体表面的渗透、冲刷、侵蚀和磨蚀作用。而坝基内设置的坝基防渗层防渗止水结构,可有效地防止大坝内水的渗漏。从而保证了整个大坝与基础的防渗性和耐久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止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止水结构中坝体防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0]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止水结构,包括坝体I,坝体I底面通过防渗连接层6连接有坝基防渗层2,防渗连接层6上下底面均为阶梯形接触面,上底面浇筑在坝体I内,下底面浇筑在坝基防渗层2内,坝体I上设有坝体防渗结构3,坝体防渗结构3上涂抹有防污涂料层4,坝体防渗结构3包括坝体防渗层31,坝体防渗层31外套接有竹纤维编织层32,竹纤维编织层32外套接有混凝土加固层33,竹纤维编织层32由竹质纤维带和内衬网格带均匀而连续的通过树脂胶液采用环、纵向平面缠绕的组合形式缠绕而成。
[0021]所述坝体防渗层31采用防渗抗磨蚀的混凝土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22]硅酸盐水泥425?465份、聚丙烯纤维23?57份、石英砂15?18份、粉煤灰12?18份、氟石膏5?8份、煅烧硅藻土5?8份、云母氧化铁3?5份、甲基醚化三聚氰胺树脂1.2?1.5份、亲水胶体0.5?1.5份、减水剂0.5?0.8份、N?三甲基硅咪唑0.8?1.2份、耐化学品改性剂1?15份、无机二氧化娃25?85份。
[0023]所述树脂胶液为加填料改性脲醛树脂、酚醛树脂或其他具有耐久性的热固性树脂。
[0024]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和HLC型高效减水剂按质量比2:3混合所得。
[0025]所述耐化学品改性剂为全氟烷基的丙烯酸系添加剂,分子量为1100?10200,以液体形态存在。
[0026]所述防污涂料层4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27]ABS橡胶粉20?80份;AS树脂II 10?79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2.2?2.5份、聚烷氧基化萜烯0.8?1.5份、碳酸甲乙酯12?15份、耐热剂5?25份;受阻酚化合物0.1?I份;脂肪酸酰胺0.1?I份;硅烷偶联剂10?20份;塑化促进剂0.1?2份;流平剂10?20份;防冻剂4?6份;消泡剂0.1?0.2份,去离子水10?20份;无机纳米粒子I?10份;海洋生物膜10?15份;甲藻10?15份;盐藻10?15份;藤壶5?10份;贻贝5?10份。
[0028]所述防冻剂为二醇类防冻剂;消泡剂为磷酸三丁醋、有机硅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002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止水结构,包括坝体(I),坝体(I)底面通过防渗连接层(6)连接有坝基防渗层(2),其特征在于,防渗连接层(6)上下底面均为阶梯形接触面,上底面浇筑在坝体(I)内,下底面浇筑在坝基防渗层(2)内,坝体(I)上设有坝体防渗结构(3),坝体防渗结构(3)上涂抹有防污涂料层(4),坝体防渗结构(3)包括坝体防渗层(31),坝体防渗层(31)外套接有竹纤维编织层(32),竹纤维编织层(32)外套接有混凝土加固层(33),竹纤维编织层(32)由竹质纤维带和内衬网格带均匀而连续的通过树脂胶液采用环、纵向平面缠绕的组合形式缠绕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防渗层(31)采用防渗抗磨蚀的混凝土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硅酸盐水泥425?465份、聚丙烯纤维23?57份、石英砂15?18份、粉煤灰12?18份、氟石膏5?8份、煅烧硅藻土5?8份、云母氧化铁3?5份、甲基醚化三聚氰胺树脂1.2?1.5份、亲水胶体0.5?1.5份、减水剂0.5?0.8份、N?三甲基硅咪唑0.8?1.2份、耐化学品改性剂10?15份、无机二氧化娃25?8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胶液为加填料改性脲醛树脂、酚醛树脂或其他具有耐久性的热固性树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和HLC型高效减水剂按质量比2:3混合所得。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化学品改性剂为全氟烷基的丙烯酸系添加剂,分子量为1100?10200,以液体形态存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污涂料层(4)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ABS橡胶粉20?80份;AS树脂IIlO?79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2.2?2.5份、聚烷氧基化萜烯0.8?1.5份、碳酸甲乙酯12?15份、耐热剂5?25份;受阻酚化合物0.1?I份;脂肪酸酰胺0.1?I份;硅烷偶联剂10?20份;塑化促进剂0.1?2份;流平剂10?20份;防冻剂4?6份;消泡剂0.1?0.2份,去离子水10?20份;无机纳米粒子I?10份;海洋生物膜10?15份;甲藻10?15份;盐藻10?15份;藤壶5?10份;贻贝5?10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冻剂为二醇类防冻剂;消泡剂为磷酸三丁醋、有机硅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止水结构,包括坝体,坝体底面通过防渗连接层连接有坝基防渗层,防渗连接层上下底面均为阶梯形接触面,上底面浇筑在坝体内,下底面浇筑在坝基防渗层内,坝体上设有坝体防渗结构,坝体防渗结构上涂抹有防污涂料层,坝体防渗结构包括坝体防渗层,坝体防渗层外套接有竹纤维编织层,竹纤维编织层外套接有混凝土加固层,竹纤维编织层由竹质纤维带和内衬网格带均匀而连续的通过树脂胶液采用环、纵向平面缠绕的组合形式缠绕而成。本发明通过在坝体挡水面一侧设置有从坝顶延伸至坝底的阶梯型坝体防渗层可以有效防止水体对坝体表面的渗透、冲刷、侵蚀和磨蚀作用,从而保证了整个大坝与基础的防渗性和耐久性。
【IPC分类】C04B14/06, C04B14/30, C09D7/12, C04B24/26, C09D125/12, C04B24/30, C04B16/06, C04B111/72, E02B3/16, C04B14/08, C04B22/14, C09D155/02, C04B24/42, C04B28/04, C04B18/08, C09D5/16, C04B103/30
【公开号】CN105625264
【申请号】CN201610052899
【发明人】刘江川, 刘国松, 王岩, 张黎黎, 冯隽, 黄树友, 许美娟, 赵静
【申请人】长春工程学院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