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堤生态护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21201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堤生态护坡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堤保护网。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河流众多,在雨季时经常会发生因洪水冲垮河堤而造成的水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这些水灾的发生固然有雨量过大、过猛等客观原因,但河堤不够牢固、易被冲刷损坏等因素也是导致河堤垮塌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对河堤的建设通常是先用泥土建造河堤基体,然后在基体表面种植植被,茂盛的植被可以保护河堤不会被洪水冲刷垮塌。然而,植被种植好后并不能马上生长在河堤上,如果此时发生洪水,植被会连同河堤一起被冲掉;另外,如若植被没有经特别加固,长时冲刷还是会被冲掉,存在不安全因素。为此,有人发明了河堤扩坡,但目前的河堤护坡还是不够牢固。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安全牢固的河堤生态护坡系统。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堤生态护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层结构,第一层为内部填充有泥土的水泥槽体,草皮等植被种植在水泥槽体内的泥土上,水泥槽体的底部设有孔;第二层为碎石层,第三层为砂垫层,最底面一层为石块层;该护坡系统还包括拉铆,拉铆前尖端部依次穿过水泥槽体、碎石层、砂垫层和石块层,并深入固定在河堤内部。
[0005]进一步地,所述拉铆的前端部设有倒钩,尾端部设有十字钢架,十字钢架卡在水泥槽体的底部。
[0006]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从上到下依次为水泥槽体、碎石层、砂垫层、石块层的结构,并将上述结构用拉铆钉在河堤上,如此即使河水的冲击力很强,也很难将整个护坡系统冲开,其结构相当牢固。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I为水泥槽体,2为碎石层,3为砂垫层,4为石块层,5为拉铆,6为十字钢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09]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述河堤生态护坡系统,包括四层结构,第一层为内部填充有泥土的水泥槽体1,草皮等植被种植在水泥槽体I内的泥土上,水泥槽体I的底部设有孔;第二层为碎石层2,第三层为砂垫层3,最底面一层为石块层4 ;该护坡系统还包括拉铆5,拉铆5前尖端部依次穿过水泥槽体1、碎石层2、砂垫层3和石块层4,并深入固定在河堤内部。
[0010]拉铆5的前端部设有倒钩,尾端部设有十字钢架6,十字钢架6卡在水泥槽体I的底部,如此可以形成拉力拉住整个护坡系统,起加固的作用。
[0011]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申请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河堤生态护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层结构,第一层为内部填充有泥土的水泥槽体,水泥槽体的底部设有孔;第二层为碎石层,第三层为砂垫层,最底面一层为石块层;该护坡系统还包括拉铆,拉铆前尖端部依次穿过水泥槽体、碎石层、砂垫层和石块层,并深入固定在河堤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堤生态护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铆的前端部设有倒钩,尾端部设有十字钢架,十字钢架卡在水泥槽体的底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堤生态护坡系统,包括四层结构,第一层为内部填充有泥土的水泥槽体,水泥槽体的底部设有孔;第二层为碎石层,第三层为砂垫层,最底面一层为石块层;该护坡系统还包括拉铆,拉铆前尖端部依次穿过水泥槽体、碎石层、砂垫层和石块层,并深入固定在河堤内部;拉铆的前端部设有倒钩,尾端部设有十字钢架,十字钢架卡在水泥槽体的底部。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从上到下依次为水泥槽体、碎石层、砂垫层、石块层的结构,并将上述结构用拉铆钉在河堤上,如此即使河水的冲击力很强,也很难将整个护坡系统冲开,其结构相当牢固。
【IPC分类】E02B3-12
【公开号】CN204530619
【申请号】CN201520054505
【发明人】徐士涛
【申请人】徐士涛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