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海绵城市生态地面系统中的透水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30955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海绵城市生态地面系统中的透水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水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生态地面系统中的透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栗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雨水主要通过排水设施排走,无法渗透到地下,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不符合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生态地面系统中的透水装置,透水性好,可以减少路面积水及雨水随排水设施排走,促进雨水回流至地下,达到充分回收雨水的效果。
[0004]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应用于海绵城市生态地面系统中的透水装置,包括透水盖和透水管,所述透水管包括I个向上扩展的立管和一个向下扩张的喇叭状支管;喇叭状支管增加了过水管径,提高了过水速度,防止了导水管的堵塞,透水管的上端连接透水盖。
[0005]进一步的,支管包括管体和管底,管体上设有加强筋。加强筋提高了导水管的强度,防止混凝土对导水管造成变形。
[0006]进一步的,管底设有宽边,管底的厚度大于管壁的厚度。宽边提高了导水管底部的支撑面,提高了导水管的支撑力度,管底的厚度大于管壁的厚度也是提高了管底的结构强度。
[0007]进一步的,所述透水盖包括多个封堵透水管上端开口的凸块以及将凸块连接在一起的脊条,脊条为具有一定厚度的长方体条。
[0008]进一步的,透水管之间通过固定架连接,固定架上设有孔,透水管嵌设于孔中并保持垂直对位。形成组状,方便了透水管的铺装。
[0009]进一步的,所述透水管、透水盖、固定架采用塑料材质。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应用于海绵城市生态地面系统中的透水装置包括透水管和透水盖,透水管安装在混凝土层里,可以使雨水汇聚进入透水管,然后通过透水管进入碎石层、地基层,从而回流至地下,防止雨水在路面积聚,也防止雨水沿硬化地面流失浪费水资源;本实用新型的透水管为上窄下宽的喇叭状水管,透水效果好,管体上设有加强筋,使该透水装置结构坚固,管底设有宽边,使透水管稳定性好。本实用新型所述透水装置可以涵养水源,防止水沿硬化地面流失;加速雨水下渗,防止路面积水;储蓄地下水源,改善空气干燥问题;采用可再生废旧塑料制造,经济环保;塑料支架与混凝土相互补强,承载能力强,坚固耐用;不易损坏,后期维护费用低。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实施例1所述的透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实施例1所述的透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实施例1所述的透水管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实施例2所述的透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实施例2所述的透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实施例2所述的透水管的另一种角度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透水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8为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透水盖,2、固定架,3、透水管,4、管体,5、管底,6、凸块,7、脊条,8、孔,9、立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和限定。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生态地面系统中的透水装置,包括由多个透水管3组成的透水单元、用于封堵透水管3上端开口的透水盖1,所述透水管包括I个向上扩展的立管9 一个向下扩张的喇叭状支管;透水管3的上端连接透水盖I。
[0023]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中,支管包括管体4和管底5,管体4上设有加强筋。管底5设有宽边,管底5的厚度大于管壁的厚度。
[0024]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水盖I包括多个封堵透水管3上端开口的凸块6以及将凸块6连接在一起的脊条7,凸块6的形状可以如图7所示为圆柱形,也可是上宽下窄的锥形体,脊条7为具有一定厚度的长方体条。如图5所示,透水管与透水盖之间设有固定架2,固定架2上设有孔8,透水管3嵌设于孔8中并保持垂直对位。本实施例中,透水管与固定架为相互独立的单元,作为改进或替代,透水管和固定架也可以设计为一体式的结构。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水管3、透水盖1、固定架2采用塑料材质。
[0026]组装时,将透水管3的上端从下端插入固定架2的孔8中,然后将透水盖I的凸块6从上端插入固定架2的孔8中,使透水盖I封堵住透水管3的上端开口,组成该透水装置。另外,透水盖I可以设计成多种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或者正六边形等,在透水盖I上设置均匀分布或者非均匀的凸块6,然后凸块6再连接透水管3即可。凸块与透水管间隙配合;因透水盖和固定架的不同样式,可形成不同的透水路面图形样式。
[0027]将本透水系统铺设完成后,透水盖I的脊条7在混凝土层上形成多条凹槽,下雨时,雨水汇聚在凹槽内,然后通过透水管3回流至地下,防止水沿硬化地面流失,防止路面积水,从而实现加快雨水下渗,更多雨水回流存储在城市地下的目的。
[0028]实施例2
[0029]如图4、5、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水管包括I个向上扩展的立管和一个向下扩张的支管;所述支管3为上窄下宽的圆锥形,透水管3的上端连接透水盖1,支管包括管体4和管底5,管体4上设有加强筋。管底5设有宽边,管底5的厚度大于管壁的厚度。其他同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做累述。
[0030]以上仅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描述作出许多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生态地面系统中的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水盖和透水管,所述透水管包括I个向上扩展的立管和一个向下扩张的喇叭状支管;透水管的上端连接透水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海绵城市生态地面系统中的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支管包括管体和管底,管体上设有加强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海绵城市生态地面系统中的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管底设有宽边,管底的厚度大于管壁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应用于海绵城市生态地面系统中的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盖包括多个封堵透水管上端开口的凸块以及将凸块连接在一起的脊条,脊条为具有一定厚度的长方体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海绵城市生态地面系统中的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透水管之间通过固定架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海绵城市生态地面系统中的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管、透水盖、固定架采用塑料材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生态地面系统中的透水装置,包括透水盖和透水管,所述透水管为一个上窄下宽的喇叭状透水管;透水管的上端连接透水盖,透水管包括管体和管底,管体上设有加强筋,管底设有宽边,管底的厚度大于管壁的厚度。本实用新型所述海绵城市生态透水混凝土地面中的透水装置具有透水性好,可以减少路面积水及雨水随排水设施排走,促进雨水回流至地下,达到充分回收雨水的效果。
【IPC分类】E03F1/00, E03F3/04
【公开号】CN204940474
【申请号】CN201520735337
【发明人】赵玉清, 赵传龙, 赵传印
【申请人】赵玉清, 赵传龙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