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双模式管网叠压供水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90765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智能型双模式管网叠压供水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型双模式管网叠压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市场上的罐式无负压对市政管网供水能力要求较高,稍有波动就会对设备及供水管网造成影响,影响用户正常用水;箱式无负压在市政管网压力不足时,水栗从水箱取水,此时水栗为全负荷运行,无法实现叠压功能,无法达到真正的节能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公司研发出一套能够真正实现管网叠压供水的设备,在市政管网供水能力不足时,通过自身配套的增压装置来实现叠压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叠压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供水设备。
[0004]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智能型双模式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包含有,稳压装置、主栗、储能装置、增压装置、增压装置进水阀门、增压装置出水阀门、主栗进水阀门、主栗出水阀门、压力传感器、超高压保护装置、出水总管、稳流补偿装置、防负压模块、进水压力传感器、密闭人孔、电动遥控浮球阀、第一蝶阀、防倒流装置、第二蝶阀、市政水源、电磁阀、水箱、排污装置、溢流装置、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市政水源与所述水箱的进水口间依次连接有所述第一蝶阀、所述防倒流装置、所述第二蝶阀、所述电动遥控浮球阀;所述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稳流补偿装置的进水口间依次连有所述增压装置进水阀门、所述增压装置及所述增压装置出水阀门;所述稳流补偿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总管的进水口间依次连接有所述主栗进水阀门、所述主栗及所述主栗出水阀门。又,所述水箱上具有所述排污装置、所述溢流装置、所述爬梯及所述密闭人孔;所述出水总管上具有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超高压保护装置及所述稳压装置;所述稳流补偿装置具有所述储能装置及所述防负压模块,所述防负压模块通过所述电磁阀接入所述水箱中。
[0005]当市政管网供水能力充足时,主栗变频启动,从稳流补偿装置中取水,充分利用市政管网自身压力进行叠压供水。当市政管网供水能力处于设定的安全保护值下限时,防负压模块开始工作,同时启动增压装置,从水箱中取水,并将水源加压至稳流补偿装置至主栗进水口,实现叠压供水目的,补偿市政不足部分,避免水栗过量从市政取水,使管网产生负压。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中序号:
[0008]1、控制柜2、稳压装置3、主栗5、储能装置6、增压装置7、进水阀门 8、出水阀门 9、主栗进水阀门 10、主栗出水阀门 11、压力传感器12、超高压保护装置13、出水总管 14、稳流补偿装置 15、防负压模块 16、进水压力传感器 17、密闭人孔18、电动遥控浮球阀19、第一蝶阀20、防倒流装置 21、第二蝶阀22、市政水源 23、电磁阀24、水箱25、排污装置26、溢流装置27、爬梯。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0]请参见图1,图中所示的是智能型双模式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包含有,稳压装置、主栗、储能装置、增压装置、增压装置进水阀门、增压装置出水阀门、主栗进水阀门、主栗出水阀门、压力传感器、超高压保护装置、出水总管、稳流补偿装置、防负压模块、进水压力传感器、密闭人孔、电动遥控浮球阀、第一蝶阀、防倒流装置、第二蝶阀、市政水源、电磁阀、水箱、排污装置、溢流装置、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市政水源与所述水箱的进水口间依次连接有所述第一蝶阀、所述防倒流装置、所述第二蝶阀、所述电动遥控浮球阀;所述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稳流补偿装置的进水口间依次连有所述增压装置进水阀门、所述增压装置及所述增压装置出水阀门;所述稳流补偿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总管的进水口间依次连接有所述主栗进水阀门、所述主栗及所述主栗出水阀门。又,所述水箱上具有所述排污装置、所述溢流装置、所述爬梯及所述密闭人孔;所述出水总管上具有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超高压保护装置及所述稳压装置;所述稳流补偿装置具有所述储能装置及所述防负压模块,所述防负压模块通过所述电磁阀接入所述水箱中。
[0011]当市政管网供水能力充足时,主栗变频启动,从稳流补偿装置中取水,充分利用市政管网自身压力进行叠压供水。当市政管网供水能力处于设定的安全保护值下限时,防负压模块开始工作,同时启动增压装置,从水箱中取水,并将水源加压至稳流补偿装置至主栗进水口,实现叠压供水目的,补偿市政不足部分,避免水栗过量从市政取水,使管网产生负压。
[0012]市政管网供水能力恢复后,系统自动转换为市政管网供水,增压装置自动停止运行。
[0013]设备配套的360°自洁消毒装置可以定时对水箱进行清洗和消毒,保持水箱水质的洁净度,保证饮用水安全。
[0014]以上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智能型双模式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包含有,稳压装置、主栗、储能装置、增压装置、增压装置进水阀门、增压装置出水阀门、主栗进水阀门、主栗出水阀门、压力传感器、超高压保护装置、出水总管、稳流补偿装置、防负压模块、进水压力传感器、密闭人孔、电动遥控浮球阀、第一蝶阀、防倒流装置、第二蝶阀、市政水源、电磁阀、水箱、排污装置、溢流装置、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市政水源与所述水箱的进水口间依次连接有所述第一蝶阀、所述防倒流装置、所述第二蝶阀、所述电动遥控浮球阀;所述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稳流补偿装置的进水口间依次连有所述增压装置进水阀门、所述增压装置及所述增压装置出水阀门;所述稳流补偿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总管的进水口间依次连接有所述主栗进水阀门、所述主栗及所述主栗出水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双模式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上具有所述排污装置、所述溢流装置、所述爬梯及所述密闭人孔;所述出水总管上具有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超高压保护装置及所述稳压装置;所述稳流补偿装置具有所述储能装置及所述防负压模块,所述防负压模块通过所述电磁阀接入所述水箱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智能型双模式管网叠压供水设备,主要由稳压装置、主泵、储能装置、增压装置、增压装置进水阀门、增压装置出水阀门、主泵进水阀门、主泵出水阀门、压力传感器、超高压保护装置、出水总管、稳流补偿装置、防负压模块、进水压力传感器、密闭人孔、电动遥控浮球阀、第一蝶阀、防倒流装置、第二蝶阀、市政水源、电磁阀、水箱、排污装置、溢流装置及爬梯组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当市政管网供水能力充足时,主泵变频启动,从稳流补偿装置中取水,充分利用市政管网自身压力进行叠压供水。
【IPC分类】E03B11/16, E03B7/07
【公开号】CN205000412
【申请号】CN201520472546
【发明人】何智勇, 张锡淼
【申请人】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