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78055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地表径流在汇集过程中,或河道水流在流经林区、村落或城镇等区域后,不可避免地会夹带枯枝树叶、水生植物、生活垃圾、工业污物等漂浮物。在漂浮物较多的河道溪流上布置各类引水口,均需解决好拦污、导污、排污工作。
[0003]在漂浮物较多的河道上,取水口前往往需要设置拦污栅或在水面上设置漂浮式拦污排来拦截漂浮物,现有的引水方式通常采用地上水栗进行抽水,往往需要预先向水栗内灌入大量的引水,将水栗内空气压出,然后气栗进行抽水,每次抽水都需要大量的引水,且河道引水量较小,容易发生堵塞,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难以实现高效率不间断的饮水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包括引水过滤箱、进水闸门、栅条网、引水活塞和混凝土端封,所述引水过滤箱两端设置有混凝土端封,引水过滤箱内部设有引水活塞,引水活塞将引水过滤箱内部空腔分隔为左引水腔和右引水腔,引水过滤箱底部设有右引水管和左引水管,引水活塞端部通过伸缩杆连接液压栗,液压栗安装在引水过滤箱一端,混凝土端封上均匀设有多个引水孔洞,引水孔洞端部设有进水闸门,进水闸门顶部通过转轴悬挂于混凝土端封内侧,混凝土端封外侧设有栅条网,左引水管和右引水管内部均设有出水管,出水管通过螺母固定在引水过滤箱上,螺母与引水过滤箱之间设有橡胶垫。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水过滤箱布置在河道一侧并水平放置,引水过滤箱淹没于河水液面以下。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水过滤箱为长方体结构。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引水管连通左引水腔,右引水管连通右引水腔。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水活塞采用橡胶材质加工而成。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水管端口处设有进水闸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采用引水过滤箱内部安装引水活塞,引水活塞两侧的左引水腔和右引水腔始终处于吸水和引水的相反工作流程,引水过滤箱进水的同时进行排水,实现右引水管和左引水管不间断的引水作业,结构组成简单,使用方便,节省大量的引水时间,饮水效率高,且能有效排渣滤水,提尚取水量。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引水过滤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出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_右引水管、2-引水过滤箱、3-伸缩杆、4-左引水管、5-进水闸门、6-栅条网、7-液压栗、8-引水孔洞、9-转轴、10-左引水腔、11-引水活塞、12-右引水腔、13-混凝土端封、14-出水管、15-螺母、16-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包括引水过滤箱2、进水闸门5、栅条网6、引水活塞11和混凝土端封13,所述引水过滤箱2布置在河道一侧并水平放置,引水过滤箱2淹没于河水液面以下,引水过滤箱2为长方体结构,引水过滤箱2两端设置有混凝土端封13,引水过滤箱2与两端设置的混凝土端封13围合成密封的空腔,引水过滤箱2内部设有引水活塞11,引水活塞11将引水过滤箱2内部空腔分隔为左引水腔10和右引水腔12,引水过滤箱2底部设有右引水管1和左引水管4,左引水管4连通左引水腔10,右引水管1连通右引水腔12。
[0019]所述引水活塞11采用橡胶材质加工而成,引水活塞11端部通过伸缩杆3连接液压栗7,液压栗7安装在引水过滤箱2 —端,通过液压栗7驱动伸缩杆3运动,从而驱动引水活塞11沿引水过滤箱2内壁水平往复运动。
[0020]所述混凝土端封13上均匀设有多个引水孔洞8,引水孔洞8端部设有进水闸门5,进水闸门5顶部通过转轴9悬挂于混凝土端封13内侧,混凝土端封13外侧设有栅条网6,当引水活塞11向右运动时,引水活塞11左侧的左引水腔10会形成负压,水流会经过栅条网6拦渣过滤后进入引水孔洞8,引水孔洞8端部的进水闸门5打开时水流进入左引水腔10,与此同时,引水活塞11右侧的右引水腔12会形成压强,混凝土端封13内侧的进水闸门5受压力闭合,右引水腔12内水流会挤压进入右引水管1并流出。
[0021]所述左引水管4和右引水管1内部均设有出水管14,出水管14通过螺母15固定在引水过滤箱2上,螺母15与引水过滤箱2之间设有橡胶垫16,以防止出水管14与引水过滤箱2之间的缝隙有水流流出,增加密封性和连接的牢固性,出水管14端口处设有进水闸门5,保证出水管14单向流通的性能。
[00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所述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采用引水过滤箱2内部安装引水活塞11,引水活塞11两侧的左引水腔10和右引水腔12始终处于吸水和引水的相反工作流程,引水过滤箱2进水的同时进行排水,实现右引水管1和左引水管4不间断的引水作业,结构组成简单,使用方便,节省大量的引水时间,饮水效率高,且能有效排渣滤水,提尚取水量。
[002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4]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包括引水过滤箱、进水闸门、栅条网、引水活塞和混凝土端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过滤箱两端设置有混凝土端封,引水过滤箱内部设有引水活塞,引水活塞将引水过滤箱内部空腔分隔为左引水腔和右引水腔,引水过滤箱底部设有右引水管和左引水管,引水活塞端部通过伸缩杆连接液压栗,液压栗安装在引水过滤箱一端,混凝土端封上均匀设有多个引水孔洞,引水孔洞端部设有进水闸门,进水闸门顶部通过转轴悬挂于混凝土端封内侧,混凝土端封外侧设有栅条网,左引水管和右引水管内部均设有出水管,出水管通过螺母固定在引水过滤箱上,螺母与引水过滤箱之间设有橡胶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过滤箱布置在河道一侧并水平放置,引水过滤箱淹没于河水液面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过滤箱为长方体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引水管连通左引水腔,右引水管连通右引水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活塞采用橡胶材质加工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端口处设有进水闸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包括引水过滤箱、进水闸门、栅条网、引水活塞和混凝土端封,所述引水过滤箱两端设置有混凝土端封,引水过滤箱内部设有引水活塞,引水活塞将引水过滤箱内部空腔分隔为左引水腔和右引水腔,引水过滤箱底部设有右引水管和左引水管,混凝土端封上均匀设有多个引水孔洞,引水孔洞端部设有进水闸门,进水闸门顶部通过转轴悬挂于混凝土端封内侧,混凝土端封外侧设有栅条网,所述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实现右引水管和左引水管不间断的引水作业,结构组成简单,使用方便,节省大量的引水时间,饮水效率高,且能有效排渣滤水,提高取水量。
【IPC分类】E02B9/06, E02B8/02, E02B9/02
【公开号】CN205088650
【申请号】CN201520798189
【发明人】肖峰, 张惠萍
【申请人】肖峰
【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