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闸与排涝泵站一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94502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防洪闸与排涝泵站一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防洪与排涝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防洪闸身与栗房的构造设计,双重地利用了构筑的涵管和竖井。
【背景技术】
[0002]栗站和防洪闸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水工构筑物,传统方法两者通常设置在圩堤坝的对向两侧,以对所治圩垸范围内水体作动力排出或自流排出和引进注入,也有因引排水条件等要素制约,将栗站和防洪闸布置在圩坝的不同地点的平面上。这些方法都是将防洪闸置圩坝外端,栗站置圩坝内端的方式,所以在设计、施工时也都是分别进行设置构筑。在后期的管理中,也是根据需要对栗站和防洪闸分别进行管理。而随着栗站使用时间的延长,栗站过堤出水管会产生老化破损,由于圩堤坝经常用作主干道路,对其进行维修会造成中断交通,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造成很多的不便。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滨湖圩垸防洪闸与栗站分立对向设置,分别管理;栗站出水管破损在主干道路13下难以维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别适用于沿江、滨湖内外圩垸水位落较小的地方、需要设置调控所治圩垸内水位的防洪闸和提水栗站。因为此类防洪闸和提水栗站闸身较长、埋深较大,圩堤上面又作主干道路。
[0004]本实用新型将防洪闸与排涝栗站结合在一起进行设计,在设计时,只需要根据当地地理条件、历史水文参数、调节需求的实际进行一次设计,将防洪闸与排涝栗站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设计。
[0005]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闸涵1、竖井2、第一水池3、第二水池4、栗房地平5、机组基脚梁6、辅助工作梁7、闸门8、机组9、栗房10、防洪闸启闭房11、基坑12、堤坝路面13、进水管14、出水管道15、闸台16、闸涵身接口 17,其特征是:防洪闸启闭房11、闸台16、闸涵1、第一水池
3、第二水池4、栗房10、竖井2、机组基脚梁6、辅助工作梁7、基坑12及栗房地平5采用钢混结构;闸门8为铸铁门,闸涵I为长方形构造,闸涵身接口 17采用紫铜片止水包箍,闸门8设置在圩坝外侧,栗房10紧挨启闭房11,其净宽度大于2m,高度大于2.5m,栗房地平下设置机组基脚梁6,机组9安装在基脚梁上,基脚梁下设辅助工作梁7。
[000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涵闸出口内端处,在闸体启闭房11后设置栗房1,并通过竖井2与闸涵I垂直连接作栗站前池,以竖井基坑12作为栗房基础,使栗房和闸体启闭房共用一个基础,前后连接一体,节约建设费用,竖井基坑底部上面与涵管处于同一平面上,竖井基坑底部厚度大于涵管厚度0.2-05m;涵闸出水口与栗站出水池共用一个水池;在电力设施配置方面,因为栗房与闸门启闭房连成一体,可以共用一套电力变压设施,合并电力系统管理。防洪闸和栗站共用第一水池3、第二水池4,建筑时将栗站与防洪闸同置圩堤外侧并合为一体进行构造。
[0007]本实用新型竖井基坑12宽度依栗房基础确定,在涵管I设计宽度小于栗房基坑12设计宽度时,为了解决栗房面积过窄,不便于操作,将此段涵管的基坑向与路面或涵管垂直的方向的一边或两边扩展,使成为栗房基础,竖井底部与涵管下底处于同一平面上。竖井高度以基脚梁上平面低于坝顶0.5m或略高于外圩湖历史最高水位。
[0008]栗房地平下设置机组基脚梁6,机组9安装在基脚梁上,基脚梁与闸门同向T型,SP基脚梁横着的与路面平行,另一头放在闸室梁上设置,梁的材料选取和制作标准要大于此机组工作时的总承载重量,基脚梁下约2m处设辅助工作梁7。栗房地平5进水管14一侧全部空留用于透光,用可活动钢筋网铺设,出水管道15—侧浇注为地平。
[0009]栗站机组功率设置,依据所治圩垸面积与历史水文确定,确保在洪涝产生时能有效将水排出圩垸。
[0010]第一水池3和第二水池4前均设置拦污栅栏,前池呈喇叭形状。
[0011]栗站出水管道绕启闭房外侧置入第一水池3,为防止向外湖、河排水时,发生湖、河水倒灌现象,以外圩湖水丰水期高程为基础,在出水口设置止水阀。
[0012]调节生产水位,需要降低圩内水位时,在外湖水位低于内圩水位,开启闸门8,水体自流出去;在外湖水位高于内圩时,关闭闸门8,启用栗站9吸动力提水,将内圩水体排出。
[0013]本实用新型在建设规划设计阶段,将闸站一体设计,在施工时一同施工。节省了栗站基础、减少了进、出水池重复建设;减少过圩堤段出水钢管,尤其是将圩堤作为主干道路,需要构筑的闸身较长、埋深较大的防洪圩堤坝。通过本实用新型设计,双重地利用了构筑的涵管和竖井,节约了施工成本,方便了后期维护。
[0014]本实用新型栗房、闸门启闭房同在一侧连接一处,闸、站电力系统共用变电设备,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在日常使用和管理维护方面得到很大的方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洪闸与排涝栗站一体结构剖面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洪闸与排涝栗站一体结构剖面图局部放大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洪闸与排涝栗站一体结构俯视图。
[0018]图中:I为闸涵、2为竖井、3为第一水池、4为第二水池、5为栗房地平、6为机组基脚梁、7为辅助工作梁、8为闸门、9为机组、1为栗房、11为防洪闸启闭房、12为基坑、13为圩堤坝道路、14为进水管、16为闸台、17为闸涵身浇注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0]结合湖圩历史水文情况,根据引水及排水需要,规划设计防洪闸与排涝栗站一体结构,其中防洪闸启闭房11、闸台16、闸涵1、第一水池3、第二水池4、栗房1、竖井2、机组基脚梁6、辅助工作梁7、基坑12及栗房地平5,均采用钢混结构;闸门8为铸铁门,闸涵I方形构造,内部尺寸为2.0m*2.0m,壁厚0.5m ;闸涵身接口 17采用紫铜片止水包箍。闸门8用铸铁构造,设置在圩坝外侧,闸外面设置出水池兼作第一水池3,出水池为喇叭口结构;栗房10紧挨启闭房11,为方便操作,其净宽度设为2.5m,高度设为3m。
[0021]将竖井下段涵管的基坑向与路面垂直的方向两边共扩展0.5m,使之成为栗房基础,竖井净高度以基脚梁上平面低于坝顶0.5m或略高于外圩历史水位。
[0022]栗房地平下设置机组基脚梁6,机组9安装在基脚梁上,基脚梁与闸门同向T型,SP基脚梁横着的与路面平行,另一头放在闸室梁上设置,梁的材料选取和制作标准要大于此机组工作时的总承载重量,为便于安装操作以及后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在基脚梁下约2m处设辅助工作梁7。栗房地平5进水管14一侧全部空留用于透光,用可活动钢筋网铺设,出水管道一侧浇注为地平。
[0023]栗站机组功率设置,依据所治圩垸面积与历史水文确定,确保在洪涝产生时能有效将水排出圩垸。
[0024]在动力配置上,设计闸站电力系统共用变电设备。
[0025]第一水池、第二水池前均设置拦污栅栏,前池呈喇叭形状。
[0026]栗站出水管道绕启闭房外侧置入第一水池3,为防止向外湖、河排水时,发生外湖、河水倒灌现象,以外圩湖丰水期高程为基础,在出水口设置止水阀。
[0027]调节生产水位,需要降低圩内水位时,在外湖水位低于内圩水位,开启闸门8,水体自流出去;在外湖水位高于内圩时,关闭闸门8,启用栗站9吸动力提水,将内圩水体排出。
【主权项】
1.防洪闸与排涝栗站一体结构,包括闸涵(I)、竖井(2)、第一水池(3)、第二水池(4)、栗房地平(5)、机组基脚梁(6)、辅助工作梁(7)、闸门(8)、机组(9)、栗房(10)、防洪闸启闭房(11)、基坑(12)、堤坝路面(13)、进水管(14)、出水管道(15)、闸台(16)、闸涵身接口(17),其特征是:防洪闸启闭房(11)、闸台(16)、闸涵(I)、第一水池(3)、第二水池(4)、栗房(10)、竖井(2)、机组基脚梁(6)、辅助工作梁(7)、基坑(12)及栗房地平(5)采用钢混结构;闸门(8)为铸铁门,闸涵(I)为长方形构造,闸涵身接口(17)采用紫铜片止水包箍,闸门(8)设置在圩坝外侧,栗房(10)紧挨启闭房(11),其净宽度大于2m,高度大于2.5m,栗房地平下设置机组基脚梁(6),机组(9)安装在基脚梁上,基脚梁下设辅助工作梁(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洪闸与排涝栗站一体结构,其特征是:第一水池(3)和第二水池(4)前均设置拦污栅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洪闸与排涝栗站一体结构,其特征是:其基坑在闸涵(I)段设计宽度小于栗房基坑(12)设计宽度时,基坑向涵管垂直的方向的一边或两边扩展。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洪闸与排涝栗站一体结构,其特征是:其竖井底部与涵管下底处于同一平面上,竖井高度低于坝顶0.5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洪闸与排涝栗站一体结构,其特征是:其辅助工作梁在基脚梁下2m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洪闸与排涝栗站一体结构,其特征是:其出水管道(15)绕启闭房外侧置入第一水池(3),出水口设置止水阀。
【专利摘要】防洪闸与排涝泵站一体结构,包括闸涵(1)、竖井(2)、进出水池(3)和(4)、泵房地平(5)、机组基脚梁(6)、辅助工作梁(7)、闸门(8)、机组(9)、泵房(10)、防洪闸启闭房(11)、基坑(12)、堤坝路面(13)、进水管(14)、出水管(15)、闸台(16)、闸涵身接口(17),其特征是:防洪闸启闭房(11)、闸台(16)、闸涵(1)、进出水池(3)和(4)、泵房(10)、竖井(2)、机组基脚梁(6)、辅助工作梁(7)、基坑(12)及泵房地平(5)采用钢混结构;闸门(8)为铸铁门,闸涵(1)为长方形构造,闸涵身接口(17)采用紫铜片止水包箍,闸门(8)设置在圩坝外侧,泵房(10)紧挨启闭房(11),其净宽度大于2m,高度大于2.5m,泵房地平下设置机组基脚梁(6),机组(9)安装在基脚梁上,基脚梁下设辅助工作梁(7)。
【IPC分类】E04H5/02, E03F5/22, E02B7/20
【公开号】CN205205789
【申请号】CN201520897875
【发明人】李春劲, 黄秋安
【申请人】李春劲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