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摩擦型预应力混凝土异形管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01980阅读:718来源:国知局
增强摩擦型预应力混凝土异形管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设基础工程用的混凝土管粧,具体地讲,涉及的是一种增强摩擦型预应力混凝土异形管粧。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普通光滑表面的混凝土管粧的明显缺点是其抗裂性能差,刚度低,变形性能不好,且不经济实用。而现有的表面光滑的预应力混凝土管粧虽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相对较大刚度等优点,但在实践中发现有严重的缺点。具体来讲是,不仅管粧的光滑表面与土体间摩擦效果不够好,影响承载力,而且预应力混凝土管粧反拱值过大,裂缝随着反拱值的不断增长而发展,导致构件的使用寿命不长,预应力混凝土管粧结构延性较差,对基础结构抗震不利。
[0003]另一方面,在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引孔植粧或使用摩擦型预应力混凝土管粧的工程中,对管粧外表面的摩擦力要求均较高,而其表面与土体之间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触面积越多,摩擦力越强,因此在以往的常规光滑直面柱状预应力混凝土管粧的基础上,近年来有人设计出管粧表面带波形的结构(如专利号200620107749.7)、表面带螺纹的结构(如专利号201410211021.8)。这样的结构虽然从理论上实现了提高管粧外表面摩擦力的效果,但其实际应用效果并不够理想,因此其并未被设计方和施工方广泛接受认可。
[0004]深究其原因发现,基于现有引孔植粧的施工工艺,管粧在施工时属于强行打入或压入地基土中,而这种表面带波形或螺纹形的异形管粧在深入地基土过程中是以最大外表面直径来匹配地上的引孔,必然在非最大外表面直径位置产生间隙,如此导致这些位置的摩擦力缺失,反而降低了这种异形管粧在地基土内的整体摩擦力,实际上并没有充分发挥这种结构的理论效果。虽然专利号201410211021.8公开的螺纹管粧在其使用方式上与常规有所不同,但是由于混凝土构件的抗扭性能差,其所述的采用旋转方式插入地基土中的方案在现目前的条件下缺乏可靠的实践说服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构思巧妙、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增强摩擦型预应力混凝土异形管粧。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增强摩擦型预应力混凝土异形管粧,包括预应力钢筋骨架,将预应力钢筋骨架包裹的混凝土粧本体,以及环绕设置于混凝土粧本体外表面的数圈凸楞,所述混凝土粧本体外表面上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两条贯通两端的导浆槽,该导浆槽将所述凸楞隔断为相应数量的小段。通常地,混凝土粧本体的形状可以有圆形、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形状。
[0008]为了提高施工入土效率,所述凸楞绕向与轴向夹角α为15°< α < 90° ο[0009 ] 为适应不同地基土,所述凹槽可等间距或不等间距布设。
[00?0]为了提高摩擦力,所述凸愣凸出于混凝土粧本体外表面的高度h为20mm < h <50mm ο
[0011]为了满足实际需求,所述混凝土粧本体的直径D为300mm< DS 1500mm。
[0012]为了保证疏导效果同时避免影响本体结构,所述导浆槽由凸楞最外表面起设置,且其深度不低于凸楞高度。
[0013]优选地,所述导浆槽有2?8条,以圆周均布形式设置于混凝土粧本体外表面。
[0014]优选地,所述导浆槽的槽型为圆弧形、U字形、等腰梯形或矩形中的任一种。
[0015]具体地,所述预应力钢筋骨架包括用于设置于混凝土粧本体两端的端板,用于埋设在混凝土粧本体内且两端均与对应端板连接的数条预应力钢筋,以及环绕地将所有预应力钢筋连接固定的数个箍圈,其中,端板的形状和混凝土粧本体的形状匹配。
[00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该增强摩擦型预应力混凝土异形管粧的另一种实现方案,具体包括预应力钢筋骨架,将预应力钢筋骨架包裹的混凝土粧本体,以及环绕设置于混凝土粧本体外表面的数圈凹槽,所述混凝土粧本体外表面上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两条贯通两端的导浆槽,该导浆槽将所述凹槽隔断为相应数量的小段。
[0017]其中,所述导浆槽的深度不超过凹槽的深度。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在带有凹槽或凸楞的粧本体表面设置导浆槽,使管粧在入土过程中能依靠表面的槽对引孔中的泥土、泥浆和胶结浆液进行疏导,使之充分填充于粧表面直径较小的位置处,大大保证和增强了粧表面与地基土之间的摩擦力,充分发挥异形管粧的理论效果,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与土结合牢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端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至图3所示,该增强摩擦型预应力混凝土异形管粧,包括预应力钢筋骨架,将预应力钢筋骨架包裹的混凝土粧本体I,以及环绕设置于混凝土粧本体外表面的数圈凸楞2,所述混凝土粧本体外表面上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两条贯通两端的导浆槽3,该导浆槽将所述凸楞隔断为相应数量的小段。为了提高施工入土效率,所述凸楞绕向与轴向夹角α为15°<α<90°。为了提高摩擦力,所述凸楞凸出于混凝土粧本体外表面的高度h为20mm <h<50mm,其宽度也可按参数设置。为了满足实际需求,所述混凝土粧本体的直径D为300mm < D< 1500mm。根据实际的需求,凸愣的长度可按200?500mm进行设置。为了保证疏导效果同时避免影响本体结构,所述导浆槽由凸楞最外表面起设置,且其深度不低于凸楞高度。
[0026]优选地,所述导浆槽有2?8条,以圆周均布形式设置于混凝土粧本体外表面。优选地,所述导浆槽的槽型为圆弧形、U字形、等腰梯形或矩形中的任一种。
[0027]具体地,所述预应力钢筋骨架包括用于设置于混凝土粧本体两端的端板4,用于埋设在混凝土粧本体内且两端均与对应端板连接的数条预应力钢筋5,以及环绕地将所有预应力钢筋连接固定的数个箍圈6。
[0028]另外,还可沿该异形管粧中轴线设置通孔,使其整体呈筒状。
[0029]本实用新型的管粧符合国标GBJlO《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国标GB13476《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粧》、国标设计图集10G409《预应力混凝土管粧》等规范系列,以及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等专业有关预应力混凝土管粧的基本要求。
[0030]应用时,仍可采用引孔植粧施工方式,或配以胶结浆液灌注,当该异形管粧端部入孔后,孔内泥土、泥浆和胶结浆液沿导浆槽填充至每个外表面直径较小的位置,使管粧外表面在土内充分接触,大大提高了摩擦力。
[0031]实施例2
[003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混凝土粧本体外表面环绕设置的是数圈凹槽,且导浆槽是以粧本体表面起开设。其中,所述导浆槽的深度不超过凹槽的深度。在整体展现形式上,本实施例体现为凹楞,而实施例1体现为凸楞。
[0033]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增强摩擦型预应力混凝土异形管粧,包括预应力钢筋骨架,将预应力钢筋骨架包裹的混凝土粧本体,以及环绕设置于混凝土粧本体外表面的数圈凸楞,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粧本体外表面上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两条贯通两端的导浆槽,该导浆槽将所述凸楞隔断为相应数量的小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摩擦型预应力混凝土异形管粧,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楞绕向与轴向夹角a为15° < a < 90° 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摩擦型预应力混凝土异形管粧,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楞凸出于混凝土粧本体外表面的高度h为20 < h < 5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摩擦型预应力混凝土异形管粧,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粧本体的直径D为300mm <D< 1500mm。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增强摩擦型预应力混凝土异形管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浆槽由凸楞最外表面起设置,且其深度不低于凸楞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强摩擦型预应力混凝土异形管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浆槽有2?8条,以圆周均布形式设置于混凝土粧本体外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强摩擦型预应力混凝土异形管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浆槽的槽型为圆弧形、U字形、等腰梯形或矩形中的任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强摩擦型预应力混凝土异形管粧,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筋骨架包括用于设置于混凝土粧本体两端的端板,用于埋设在混凝土粧本体内且两端均与对应端板连接的数条预应力钢筋,以及环绕地将所有预应力钢筋连接固定的数个箍圈。9.一种增强摩擦型预应力混凝土异形管粧,包括预应力钢筋骨架,将预应力钢筋骨架包裹的混凝土粧本体,以及环绕设置于混凝土粧本体外表面的数圈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粧本体外表面上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两条贯通粧长的导浆槽,该导浆槽将所述凹槽隔断为相应数量的小段。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增强摩擦型预应力混凝土异形管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浆槽的深度不超过凹槽的深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强摩擦型预应力混凝土异形管桩,包括预应力钢筋骨架,包裹预应力钢筋骨架的混凝土桩本体,以及环绕设置于混凝土桩本体外表面的数圈凸楞,所述混凝土桩本体外表面上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两条贯通两端的导浆槽,该导浆槽将所述凸楞隔断为相应数量的小段。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在带有凸楞或凹槽的桩本体表面设置导浆槽,使管桩在入土过程中能依靠表面的槽对引孔中的泥土、泥浆和胶结浆液进行疏导,使之充分填充于桩表面直径较小的位置处,保证和大大增强了桩表面在地基土内的摩擦力,充分发挥异形管桩的理论的摩擦承载效果。
【IPC分类】E02D5/58
【公开号】CN205314096
【申请号】CN201620071131
【发明人】杨新, 康景文, 李晓芩
【申请人】杨新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