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倾覆水力升船机输水系统用环向强迫通气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36192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倾覆水力升船机输水系统用环向强迫通气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向强迫通气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抗倾覆水力升船机输水系统用环向强迫通气装置,属于通航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水力式升船机是一种新型升船机,其在船闸室两侧塔柱结构内设置多个可充、泄水的竖井,每个竖井中设置浮筒,多个浮筒通过对应的钢绳、卷筒、滑轮与承船厢多个部位相连(即在承船厢上形成多个吊点),向竖井充水时浮筒上升、承船厢下降,反之承船厢上升,从而完成水力驱动式升船或降船。向竖井内充、放水是通过输水系统完成的。该输水系统包括竖井、设置在竖井中的浮筒、带流量调节阀的输水主管,下端与输水主管相连的多根分支水管,多根分支水管由下部的直管、中部的转角管和/或分叉管以及上部的直管构成,且上部的直管出水端置于对应的竖井底部。升船机输水系统的水流流量调节阀分别位于上、下游输水主管上,升船机运行期间,输水系统工况复杂,充、泄水频繁,且布置空间有限。现有技术大多采用一般的岔管结构,岔管及其后的弯管内水流急促,流态极不稳定,汇合管附近会存在“螺旋流”,造成流量调节阀和管道较大的振动,在此工况下长期运行会导致流量调节阀和管道的疲劳破坏,且检修费时,影响升船机运行的安全和通航效率。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水力式升船机倾覆问题的深入研究,结合水力式升船机基本原理及结构,尤其是针对现有水力式升船机承船厢存在的输水管道及其上的流量调节阀产生振动而影响承船厢平稳运行的问题,提出一种抗倾覆水力升船机输水系统用环向强迫通气
目.ο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抗倾覆水力升船机输水系统用环向强迫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在输水主管外部的通气环管,通气环管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设置在输水主管壁上的第二通孔连通,通气环管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与供气管相连,供气管与气源相连,以便将压力空气经供气管送入通气环管中,再经第一、第二通孔送入输水主管中,即向水中参气,以解决稳定均衡水力驱动系统因高水头非恒定作用下的输水阀门空化及振动问题,减小压力脉动,使阀门相对空化数由1.0降低到0.5,使阀门的大开度开启时间提前,输水效率提高60%以上。
[0005]所述通气环管上的第一通孔、第三通孔以及输水主管上的第二通孔间隔设置多个,每一个第三通孔均通过对应的供气分管与供气总管相连,供气总管与气源相连,以通过供气分管分多路、多点向通气环管、输水主管均匀供气。
[0006]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有效改善输水系统内部水流流态,使输水管道及其上的流量调节阀振动大幅减小,水流平稳,降低水力空化对输水阀及输水管路的破坏。为升船机的平稳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提高升船机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升船机侧视结构图;
[0008]图2为图1的A-A断面图;
[0009]图3为图1中稳定均衡水力驱动系统结构图;
[0010]图4为图3的B部放大图;
[0011]图5为图3中环向强迫通气机构的断面结构图;
[0012]图6为图5中E-E视图。
[0013]图中:
[0014]I为船闸室,11为承船厢,12为船舶;
[00?5] 2为主动抗倾覆机械同步系统,21为钢绳,22为滑轮,24为卷筒;
[0016]3为输水系统,31为竖井,311为浮筒,32为输水主管,327为第二通孔(设置在输水主管32上),321为分支水管下端的直管,322为分支水管的分叉管,323为分支水管的转角管,324为分支水管上端的直管,325为消能工,326为水位平衡廊道,33为输水阀,34为环向强迫通气装置,341为通气环管、342为第一通孔,343为供气分管,344为为第三通孔,345为供气总管,35为稳压减振箱,36为第一阻力均衡件,37为第二阻力均衡件;
[0017]4为自反馈稳定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倾覆水力升船机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抗倾覆能力的水力式升船机,包括船闸室1、设置在船闸室I中的承船厢11、置于承船厢中的载水船舶12,与承船厢11相连的机械同步系统2、输水系统3,自反馈稳定系统4。所述机械同步系统2包括与船闸室I中的承船厢11两侧的多个部位相连的多根钢绳21,多根钢绳21的另一端分别绕过对应的设置在顶部的卷筒24以及设置在竖井31中的浮筒311上的滑轮22固定在竖井31的顶部,如图1、图2。
[0020]所述输水系统3包括竖井31、设置在竖井31中的浮筒311、带流量调节阀33的输水主管32,下端与输水主管32相连的多根分支水管,多根分支水管由下部的直管321、中部的转角管323和分叉管322以及上部的直管324构成,且上部的直管324出水端置于对应的竖井31底部,且下部的直管321、中部的转角管323和分叉管322以及上部的直管324设为上、下两级,下级的下端直管321与输水主管32相连,上级的上端直管324出水端置于对应的竖井31底部,并在上端直管324出水端设置消能工325,各个竖井31之间通过水位平衡廊道326连通;所述输水系统3还包括设置在分支水管的转角管323转角处的第一阻力均衡件36和分叉管322处的第二阻力均衡件37、分别设置在输水主管32输水阀33阀前的环向强迫通气机构34和阀后的稳压减振箱35,如图3、图4。
[0021]所述环向强迫通气装置34包括:固定在输水主管32外部的通气环管341,通气环管341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342,第一通孔342与设置在输水主管32壁上的第二通孔327连通,通气环管341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三通孔344,第三通孔344与供气管相连,供气管与气源相连,以便将压力空气经供气管送入通气环管341中,再经第一、第二通孔342、327送入输水主管32中,即向水中掺气,以解决稳定均衡水力驱动系统因高水头非恒定作用下的输水阀33空化及振动问题,减小压力脉动,使阀门相对空化数由1.0降低到0.5,使阀门的大开度开启时间提前,输水效率提高60%以上;所述通气环管341上的第一通孔342、第三通孔344间隔并对称设置四个,且每一个第三通孔344均通过对应的供气分管343与供气总管345相连,供气总管345与气源一一即空气压缩机相连,以通过供气分管343分多路、多点向通气环管341、输水主管32均匀掺气,如图5、图6。
【主权项】
1.一种抗倾覆水力升船机输水系统用环向强迫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在输水主管外部的通气环管,通气环管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设置在输水主管壁上的第二通孔连通,通气环管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与供气管相连,供气管与气源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倾覆水力升船机输水系统用环向强迫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环管上的第一通孔、第三通孔以及输水主管上的第二通孔间隔设置多个,每一个第三通孔均通过对应的供气分管与供气总管相连,供气总管与气源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倾覆水力升船机输水系统用环向强迫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在输水主管外部的通气环管,通气环管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设置在输水主管壁上的第二通孔连通,通气环管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与供气管相连,供气管与气源相连。有效改善输水系统内部水流流态,使输水管道及其上的流量调节阀振动大幅减小,水流平稳,降低水力空化对输水阀及输水管路的破坏。为升船机的平稳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提高升船机运行效率。
【IPC分类】E02C5/02
【公开号】CN205348142
【申请号】CN201620039360
【发明人】马洪琪, 袁湘华, 向泽江, 艾永平, 钏毅民, 南冠群, 邹锐, 陈兆新, 胡晓林, 张洪涛, 肖海斌, 黄群, 周科衡, 沈宗文, 迟福东, 胡亚安, 李中华, 李云, 宣国祥, 王新, 严秀俊, 薛淑, 郭超, 黄岳, 张宗亮, 李自冲, 马仁超, 曹以南, 凌云, 谢思思, 余俊阳
【申请人】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9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