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矩形框预制混凝土构件非渗透滞留池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457368阅读:来源:国知局
水口高度,这样的设置是便于流进的雨水在滞留池中能够蓄积一段时间后流出,减缓城市雨水处理系统的压力。本实施例为了增强滞留池的滞留作用,在安装有出水管5的主预制构件I或是纵向同列的与之相邻的主预制构件I内设置有溢流堰6,溢流堰6为沿横向方向布置的竖直墙体,溢流堰6的两侧和下端分别固定在主预制构件I的内侧和底面上形成围堰结构。溢流堰6的上端溢流高度小于或等于进水管4的出水高度。通过溢流堰6的蓄积作用,能够减缓水流的流速,使水流慢慢蓄积,雨水中的杂质慢慢沉降,经过简单的沉降处理,流出的雨水相对洁净,便于后续的再利用。
[0042]在雨水流量很小的情况下,城市雨水处理系统能够及时的处理掉这部分雨水,因此在雨量很小的情况下滞留池不用对雨水进行蓄积,本实施例通过在溢流堰6的下端开设通孔12,如图1所示,通孔12沿纵向贯通墙体,通孔12的孔径大大小于进水管4和出水管5的孔径,出水管5能够快速排放从通孔12中流出的雨水。
[0043]通过溢流堰6的蓄积作用,雨水能够缓慢的蓄积起来进行简单的沉降。出水管5为了快速排泄蓄积的雨水,本实施例将出水管5设置于第二侧板3的下端位置,进水口的高度低于或等于通孔12的高度。这样能够避免雨水在溢流堰6与第二侧板3之间蓄积造成水质恶化的问题出现。
[0044]实际使用时,本实施例的滞留池结构在竖直方向上的支撑稳定性很好,通过主预制构件I的侧壁支撑固定,滞留池的承载能力很好,能够承受滞留池池顶的压强,整体结构稳定性非常好。同样的为了增强横向结构稳定性,本实施例在主预制构件I之间增加了抗横向滑移结构。
[0045]本实施例的抗横向滑移结构包括主预制构件I进口端内侧边缘沿纵向向外延伸凸起的一圈内凸台7,如图5?6所示,位于纵向同列的相邻主预制构件I的出口端外侧边缘沿纵向向外延伸形成一圈与内凸台7对应的外凸台8,内凸台7形成一个直径较小的环,外凸台8形成一个直径较大的环,内外凸台套接在一起,形成稳定的搭接结构,如图5?6所示,这样的结构增加了纵向同列的主预制构件I之间的横向接触面积,增大了滞留池的横向结构的稳定性。
[0046]另外,内、外凸台的结合方式,便于快速的将相邻主预制构件I拼装在一起,简化了整个拼装过程的难度,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0047]滞留池投入使用后可能会出现结构故障问题,因此本实施例在滞留池的池顶设置有检查井预制构件13,检查井预制构件13由混凝土预制浇筑而成,同主预制构件I在预制厂一起浇筑而成,检查井预制构件13为贯通主预制构件I顶面与滞留池连通的筒形结构。便于检修工作人员下到滞留池内进行维修,检查井预制构件13内设置有从检查井预制构件13上端延伸至主预制构件I底面的爬梯14。
[0048]实际使用时,滞留池内最容易出现设备问题的地方是进水管4位置和出水管5两个位置,因此本实施设置有至少两个检查井预制构件13,其中两个分别固定在安装有进水管4和出水管5的两个主预制构件I上端。其中,位于出水管5—侧的检查井预制构件13布置于与溢流堰6和第二侧板3之间的主预制构件I顶面上。
[0049]滞留池拼装完成后,水流沿进水管4进入到滞留池内部,沿纵向向滞留池内蔓延,横向上通过连通管11向横向蔓延,流动的水流经过溢流堰6的蓄积作用。当进水管4的进水流量较大时,水流慢慢蓄积起来,水流流速降低,水中的杂质慢慢沉降,水质得到净化。一部分水流通过通孔12进入到出水管5排出到雨水处理系统。
[0050]当水流量较小时,雨水进入到滞留池内通过通孔12直接流动到出水管5排出。
[0051]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滞留池结构和使用上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在抗横向滑移结构上做出了调整。本实施例的抗横向滑移结构包括主预制构件I进口端端面上的一圈沿纵向向外延伸凸起的凸筋9,如图7?8所示,位于纵向同列的相邻主预制构件I的出口端端面上沿纵向向内凹陷形成与凸筋9对应的凹槽10,的凸筋9卡合在凹槽10内。同样增大了两个主预制构件I在横向上的接触面积,极大程度的增强了两者抗横向滑移的能力。凸筋9和凹槽1的结构通过模板可直接在浇筑时形成,制作方便、快捷。
[0052]如图9所示,主预制构件I的上端锚固预埋有吊环15,便于安装时吊装方便。另外纵向同列的主预制构件I在使用时需要相互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一锁链17将纵向同列的主预制构件I连接为一体。如图9?10所示,主预制构件I的两侧预埋有螺钉16,螺钉16的螺纹杆件朝外布置,锁链17上设置有对应螺钉16的螺母结构,通过螺母与螺钉16的固定连接能够稳定的将纵向同列的主预制构件I连接为整体结构。
[005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矩形框预制混凝土构件非渗透滞留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主预制构件(I);所述的主预制构件(I)为两块竖板和两块横板相互连接而成的矩形框架结构,纵向同列的相邻主预制构件的进口端与出口端相互密封连接,多个主预制构件(I)首尾相连串联成纵向排列的滞留池结构,位于滞留池水流上游位置的主预制构件(I)的进口端密封有混凝土预制的第一侧板(2),位于滞留池水流下游位置的主预制构件(I)的出口端密封有混凝土预制的第二侧板(3);所述的第一侧板(2)的上端位置设置有进水管(4);所述的第二侧板(3)上设置有出水管(5);所述的进水管(4)的出水口高度大于出水管(5)的进水口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框预制混凝土构件非渗透滞留池,其特征在于:多个主预制构件(I)横向纵向排列形成适合各种地形地貌的阵列形滞留池结构,横向同排的主预制构件I之间通过连通管(11)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矩形框预制混凝土构件非渗透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通管(11)的轴向两端分别与横向同排的相邻主预制构件(I)连通,连通管(11)的轴向两端分别位于横向同排的相邻主预制构件(I)的下端位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框预制混凝土构件非渗透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同列的相邻主预制构件(I)之间设置有抗横向滑移结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矩形框预制混凝土构件非渗透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横向滑移结构包括主预制构件(I)进口端内侧边缘沿纵向向外延伸的一圈内凸台(7)和出口端外侧边缘沿纵向向外延伸的一圈外凸台(8);所述的内凸台(7)与纵向同列的相邻主预制构件(I)的外凸台(8)相互搭接固定在一起。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矩形框预制混凝土构件非渗透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横向滑移结构包括主预制构件(I)进口端端面上的一圈沿纵向向外延伸凸起的凸筋(9)和出口端端面上的一圈沿纵向向内收缩凹陷的凹槽(10);所述的凸筋(9)卡合在纵向同列的相邻主预制构件(I)的凹槽(10)内。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框预制混凝土构件非渗透滞留池,其特征在于:安装有出水管(5)的主预制构件(I)或是纵向同列的与之相邻的主预制构件(I)内设置有沿横向方向布置的溢流堰(6);所述溢流堰(6)的上端高于出水管(5)的进口且低于进水管(4)的出□O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矩形框预制混凝土构件非渗透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6)的下端开设有沿纵向贯通溢流堰(6)的通孔(12);所述的通孔(12)的孔径小于进水管(4)和出水管(5)孔径。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框预制混凝土构件非渗透滞留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由混凝土预制浇筑而成的检查井预制构件(13);所述的检查井预制构件(13)为贯通主预制构件(I)顶面与滞留池连通的筒形结构,检查井预制构件(13)内设置有从检查井预制构件(13)上端延伸至主预制构件(I)底面的爬梯(14)。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框预制混凝土构件非渗透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预制构件(I)的上端预埋有多个便于吊装的吊环(15),主预制构件(I)的两侧预埋有螺钉(16),纵向同列的相邻主预制构件(I)通过一根锁链(17)连接形成整体结构;所述的锁链(17)固定在纵向同列的相邻主预制构件(I)的螺钉(16)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存储调蓄控制系统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矩形框预制混凝土构件非渗透滞留池。包括多个主预制构件,主预制构件为为两块竖板和两块横板相互拼装而成的矩形框架结构,纵向同列的相邻主预制构件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相互固定连接,多个主预制构件纵向排列形成适合各种地形地貌的滞留池,位于滞留池水流上游位置的主预制构件的进口端密封有混凝土预制的第一侧板,位于滞留池水流下游位置的主预制构件的出口端密封有混凝土预制的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上有进水管,第二侧板上有出水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节省了滞留池修建过程中大量的人力物力,简化了滞留池修建的施工难度,扩大了滞留池应用的领域,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IPC分类】E03F5/10, E03B3/02
【公开号】CN205369510
【申请号】CN201521139316
【发明人】李习洪, 马佳, 姜景升, 周智勇
【申请人】武汉美华禹水环境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7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