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泥沙清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93020阅读:6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井下泥沙清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井下泥沙清理装置,涉及水井维护技术领域,为解决井下泥沙淤积导致水井报废的技术问题。所述井下泥沙清理装置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内设置有内筒,所述外筒的底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外筒相连,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进沙口,所述进沙口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内筒的直径,且与所述内筒的底部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内筒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出沙口,所述内筒内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侧面设置有螺旋式叶片,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驱动器相连,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井下泥沙清理装置用于清理井下泥沙,效率高、效果好、坚固耐用。
【专利说明】
一种井下泥沙清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井维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井下泥沙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水井井内泥沙淤积是造成水井报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井内泥沙淤积造成的水井报废数量约占水井报废总数的80 %左右,而由于水井直径较小,且水井较深,因此井内泥沙清掏一直是水井维修业内人士较为头痛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泥沙清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井下泥沙淤积导致水井报废的技术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内设置有内筒,所述外筒的底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外筒相连,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进沙口,所述进沙口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内筒的直径,且与所述内筒的底部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内筒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出沙口,所述内筒内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侧面设置有螺旋式叶片,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驱动器相连,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旋转轴转动。
[0006]优选地,所述内筒的筒壁外侧与所述出沙口对应的区域设置有导沙管,所述导沙管倾斜向下设置,且所述导沙管的底端连接有自封软管。
[0007]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两个锥形的稳定座,所述稳定座的尖端朝下,所述稳定座的另一端与所述外筒的底部相连。
[0008]优选地,还包括两个提拉环,各所述提拉环的两端均与所述外筒的顶端相连,且两个所述提拉环交叉设置。
[0009]优选地,所述提拉环通过绳索与提升装置相连,位于最上方的所述提拉环的中心区域设置有用于供绳索穿过的连接环。
[0010]优选地,所述挡板的边缘设置有多个卡板,各所述卡板均与所述挡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卡板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卡板厚度的销孔,所述外筒的筒壁上对应多个所述卡板开设有多个卡口,所述卡板伸出所述卡口,所述挡板通过穿过所述销孔的插销与所述外筒连接。
[0011 ] 优选地,所述卡口包括设置于所述筒壁底端的纵向口和设置于所述纵向口顶端的横向安装口,所述纵向口和所述横向安装口连通。
[0012]优选地,所述稳定座设置于所述挡板的底面上,所述稳定座通过所述挡板与所述外筒的底部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旋转轴的上部套装有轴承,所述轴承通过轴承座与所述外筒相连。
[0014]优选地,所述轴承包括上轴承和下轴承,所述轴承座包括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所述上轴承和所述下轴承均套装于所述旋转轴的上部且间隔设置,所述上轴承安装于所述上轴承座中,所述下轴承安装于所述下轴承座中。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0016]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时,首先,将井下泥沙清理装置竖直下放到井底,然后,打开驱动器,驱动器驱动旋转轴旋转,旋转轴带动螺旋式叶片旋转,使得内筒中产生负压,因此外部泥沙从挡板的进沙口和内筒的进料口进入到内筒中,并随沿着旋转轴及螺旋式叶片向上运动,在泥沙内筒中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泥沙会经由内筒侧壁上的多个出沙口进入外筒和内筒之间的空间,进入外筒和内筒之间的泥沙停止旋转运动并落到挡板上,挡板可防止泥沙再次落回井中。当内筒和外筒中间的空间装满泥沙后,最后,将井下泥沙清理装置提升至地面,从而可以将井下的泥沙带出。多次重复上述清理过程,即可将井下的泥沙清理干净,减少因泥沙淤积导致的水井报废的数量。
[0017]此外,由于上述井下泥沙清理装置的内筒上设置有导沙管,导沙管的一端连接有自封软管,因此,当开启驱动器之后,泥沙从内筒中,经由导沙管和自封软管进入到内筒和外筒之间的区域,当进入内筒和外筒中的泥沙越来越多,逐渐地,位于内筒和外筒之间的泥沙将盖住自封软管,从而将自封软管的开口压住,从而封闭该自封软管。如此设计,在将井下泥沙清理装置从水井中提升出去的过程中,位于内筒和外筒之间的泥沙不会再次回到内筒中,也就不会再从内筒的进料口落出。从而增加了一次清理出的泥沙量,进而提高了清理泥沙的效率。
[00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的重量轻、泥沙清理效率高、可重复多次使用且使用寿命较长。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中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外筒;2-内筒;
[0025]3-旋转轴;4-挡板;
[0026]5-进沙口;6-进料口;
[0027]7-螺旋式叶片;8-导沙管;
[0028]9-自封软管; 10-稳定座;
[0029]11-提拉环;12-连接环;
[0030]13_ 卡板;14_销孔;
[0031]15-插销;16-轴承架;
[0032]17-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中挡板4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中旋转轴3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包括:外筒1,外筒I内设置有内筒2,外筒I的底端设置有挡板4,挡板4与外筒I相连,挡板4上设置有进沙口 5,进沙口 5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内筒2的直径,且与内筒2的底部的进料口 6相连通,内筒2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出沙口,内筒2内设置有旋转轴3,旋转轴3的侧面设置有螺旋式叶片7,旋转轴3的一端与驱动器相连,驱动器驱动旋转轴3转动。
[0037]当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时,首先,将井下泥沙清理装置竖直下放到井底,然后,打开驱动器,驱动器驱动旋转轴3旋转,旋转轴3带动螺旋式叶片7旋转,使得内筒2中产生负压,因此外部泥沙从挡板4的进沙口 5和内筒2的进料口 6进入到内筒2中,并随沿着旋转轴3及螺旋式叶片7向上运动,在泥沙内筒2中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泥沙会经由内筒2侧壁上的多个出沙口进入外筒I和内筒2之间的空间,进入外筒I和内筒2之间的泥沙停止旋转运动并落到挡板4上,挡板4可防止泥沙再次落回井中。当内筒2和外筒I中间的空间装满泥沙后,最后,将井下泥沙清理装置提升至地面,从而可以将井下的泥沙带出。多次重复上述清理过程,即可将井下的泥沙清理干净,减少因泥沙淤积导致的水井报废的数量。由于在旋转轴3带动螺旋式叶片7旋转的过程中,泥沙是混合着井水一起进入到内筒2中的,因此,使用上述井下泥沙清理装置,小到稀泥细砂面、大到直径3.5公分左右的砖头或卵石等都可随井水一同进入到内筒2中,因此,上述井下泥沙清理装置的使用范围较广。
[0038]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清理泥沙的效率,井下泥沙清理装置与提升装置相连,由提升装置将井下泥沙清理装置下放到井下,以及将装了泥沙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从井中提升出来,提升设备可以为卷扬机、手拉葫芦、电动葫芦、钻井机、吊车或者农用车等。驱动旋转轴3的驱动器可以为水浸电机,水浸电机具有防水、防烧、方泥沙等优点。
[0039]为了进一步提高上述井下泥沙清理装置清理泥沙的效率,在驱动器驱动旋转轴3和螺旋式叶片7转转的同时,提升设备同时也将井下泥沙清理装置缓慢上提一段距离,然后将井下泥沙清理装置缓慢下放一段距离,在驱动器驱动旋转轴3和螺旋式叶片7旋转的同时,提升设备不断循环上述将泥沙清理装置缓慢上提及缓慢下放的动作,以使井下泥沙清理装置在运动的过程中对井内的泥沙产生冲击力,加快泥沙与净水的混合速度,从而提高泥沙进入内筒2中的速度,进而提高清理泥沙的效率。
[0040]本实施例中,内筒2的筒壁外侧与出沙口对应的区域设置有导沙管8,导沙管8倾斜向下设置,且导沙管8的底端连接有自封软管9。自封软管9可由帆布或橡胶制成。由于上述井下泥沙清理装置的内筒2上设置有导沙管8,导沙管8的一端连接有自封软管9,因此,当开启驱动器之后,泥沙从内筒2中,经由导沙管8和自封软管9进入到内筒2和外筒I之间的区域,当进入内筒2和外筒I中的泥沙越来越多,逐渐地,位于内筒2和外筒I之间的泥沙将盖住自封软管9,从而将自封软管9的开口压住,从而封闭该自封软管9。如此设计,在将井下泥沙清理装置从水井中提升出去的过程中,位于内筒2和外筒I之间的泥沙不会再次回到内筒2中,也就不会再从内筒2的进料口6落出。从而增加了一次清理出的泥沙量,进而提高了清理泥沙的效率。
[0041]为了防止外筒I旋转,同时更好地保证井下泥沙清理装置在井底处于直立状态,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井下泥沙清理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锥形的稳定座10,稳定座10的尖端朝下,稳定座10的另一端与外筒I的底部相连。如此设计,当井下泥沙清理装置下落到井底的时候,锥形的稳定座10的尖端插入井底的泥沙中,从而避免外筒I随旋转轴3旋转,且可避免井下泥沙清理装置偏斜角度过大,进而提高清理泥沙的效率。在图1中,稳定座10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从而可以使得井下泥沙清理装置的底部更为平稳。当稳定座10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多个稳定座10可沿井下泥沙清理装置的底面均匀设置。
[0042]本实施例中,井下泥沙清理装置还包括两个提拉环11,两个提拉环11均为“η”型,两个提拉环11交叉设置且各提拉环11的两端均与外筒I的顶端相连,各提拉环11与外筒I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为焊接。提拉环11通过绳索与提升装置相连,位于最上方的提拉环11的中心区域设置有用于供绳索穿过的连接环12。如此设计,绳索系在连接环12上,并通过提拉环11提升或下放井下泥沙清理装置,由于提拉环11的数量为两个,且每个提拉环11与外筒I的连接点为两个,因此在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外筒I的受力点为四个,从而使得外筒I的受力更为均匀,使得外筒I在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更为稳定,进而使得井下泥沙清理装置在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更为稳定,当井下泥沙清理装置降到井底的时候更容易处于直立状态。
[0043]为了便于将进入内筒2和外筒I之间的泥沙倒出,挡板4与外筒I为可拆卸连接,挡板4与外筒I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为如下方式:如图2所示,挡板4的边缘设置有多个卡板13,各卡板13均与挡板4位于同一平面,卡板13上设置有贯穿卡板13厚度的销孔14,外筒I的筒壁上对应多个卡板13开设有多个卡口,卡板13伸出卡口,挡板4通过穿过销孔14的插销15与外筒I连接。进一步地,卡口包括设置于筒壁底端的纵向口和设置于纵向口顶端的横向安装口,纵向口和横向安装口连通。
[0044]在安装的过程中,先将挡板4的各卡板13与各卡口的纵向口对准,然后使卡板13沿纵向口向上运动,到达纵向口的顶端后,水平转动挡板4,使得各卡板13进入横向安装口,此时各卡板13与纵向口不对应,因此可防止卡板13从纵向口脱离出去,从而将挡板4与外筒I卡合。
[0045]稳定座10可以直接与外筒I的底部相连,或者,稳定座10设置于挡板4的底面上,稳定座10通过挡板4与外筒I的底部连接。
[0046]本实施例中,旋转轴3的上部套装有轴承,轴承通过轴承座与外筒I相连。如此设计,可以保证在旋转轴3转动的过程中外筒I不跟随旋转轴3—同转动。
[0047]为了更好地固定旋转轴3,防止在旋转轴3转动的过程中振动剧烈而撞击到内筒2的内壁,在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中,轴承包括上轴承和下轴承,轴承座包括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上轴承和下轴承均套装于旋转轴3的上部且间隔设置,上轴承安装于上轴承座中,下轴承安装于下轴承座中。如此设计,旋转轴3上有两处为连接处,从而使得旋转轴3在转动的过程中的稳定性更强,防止旋转轴3在转动的过程中撞击到内筒2的内壁,进而延长了井下泥沙清理装置的使用寿命。
[0048]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井下泥沙清理装置的各部件的尺寸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计,从而满足在施工过程中的不同需求。
[0049]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内筒2和外筒I均为圆铁筒,外筒I的长度为1.6米-2米,内筒2的直径为外筒I直径的三分之一,长度比外筒I的长度短15厘米,内筒2的侧壁均匀对称切割出四行圆孔或者方孔作为出沙口,内筒2通过两组连接杆17与外筒I连接,每组连接杆17的数量为两个,两组连接杆17分别位于内筒2的上部和内筒2的下部,每组中的两个连接杆17对称设置;导沙管8为圆铁管或方铁管,长度为2厘米左右,自封管可由帆布缝制或者车胶皮内胎制成;驱动器为电机,电机安装在上轴承架16的上方,且位于提拉环11的内侧并与提拉环11固定连接,电机上的电机轴通过接头螺母与旋转轴3相连接。使用上述井下泥沙清理装置清理一口泥沙淤积厚度为四米到五米之间的井所用的时间约为1.5小时。且上述井下泥沙清理装置的重量为170市斤左右,两个工人即可完成搬运、装车、卸车等工作,运输方便且无危险。
[005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井下泥沙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内设置有内筒,所述外筒的底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外筒相连,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进沙口,所述进沙口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内筒的直径,且与所述内筒的底部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内筒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出沙口,所述内筒内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侧面设置有螺旋式叶片,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驱动器相连,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旋转轴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筒壁外侧与所述出沙口对应的区域设置有导沙管,所述导沙管倾斜向下设置,且所述导沙管的底端连接有自封软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锥形的稳定座,所述稳定座的尖端朝下,所述稳定座的另一端与所述外筒的底部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提拉环,各所述提拉环的两端均与所述外筒的顶端相连,且两个所述提拉环交叉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环通过绳索与提升装置相连,位于最上方的所述提拉环的中心区域设置有用于供绳索穿过的连接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边缘设置有多个卡板,各所述卡板均与所述挡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卡板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卡板厚度的销孔,所述外筒的筒壁上对应多个所述卡板开设有多个卡口,所述卡板伸出所述卡口,所述挡板通过穿过所述销孔的插销与所述外筒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包括设置于所述筒壁底端的纵向口和设置于所述纵向口顶端的横向安装口,所述纵向口和所述横向安装口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座设置于所述挡板的底面上,所述稳定座通过所述挡板与所述外筒的底部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的上部套装有轴承,所述轴承通过轴承座与所述外筒相连。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井下泥沙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包括上轴承和下轴承,所述轴承座包括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所述上轴承和所述下轴承均套装于所述旋转轴的上部且间隔设置,所述上轴承安装于所述上轴承座中,所述下轴承安装于所述下轴承座中。
【文档编号】E03B3/15GK205475438SQ201620156460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日
【发明人】邢宝玉, 邢伟冬, 邢玉莹
【申请人】绥棱县淼源井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