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力复位的下水管防臭防虫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93113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力复位的下水管防臭防虫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力复位的下水管防臭防虫装置,包括一芯子和密封挡板,芯子中排水孔的出水口一侧边设置有一定位面,定位面上并排布局设置有若干连接柱,各连接柱的前后分设着密封挡板和负重块,所述密封挡板和负重块为分体结构,其中的密封挡板尾部设置有挡板转轴与各连接柱的一侧活动铰接,负重块的前部设置有负重块转轴与各连接柱的另一侧活动铰接;所述密封挡板的底面设置有支撑臂,支撑臂的自由端朝向负重块设置并与负重块的前侧面相抵。本实用新型设计能有效提升密封挡板对出水口的密封性能,具有结构简单实用的特点。
【专利说明】
一种重力复位的下水管防臭防虫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下水管防臭防虫装置,具体为一种重力复位的下水管防臭防虫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目前,现有下水管防虫防臭装置(该装置一般设置在地漏中或脸盆的落水管中)由本体和位于本体内的芯子构成,其中芯子中设置有排水孔,排水孔的上开口为进水口,排水孔的下开口为出水口,并在出水口部位设置带复位结构的密封挡板以起到防虫和防臭的效果。
[0003]在此,现有的复位结构有多种,其中有一种复位结构采用负重块,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的负重块V和复位挡板2'连成一体结构,两者分别位于密封挡板转轴3'的两侧,形成一杠杆结构,当排水作用于密封挡板2'上产生的扭矩大于负重块I'生产的扭矩时,密封挡板2'打开并带动负重块V同步转动上抬,而当排水结束时,负重块V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反向转动下移复位,该过程直到密封挡板2'再次封住芯子的出水口。
[0004]在以上结构中,负重块I'和密封挡板2'连为一体结构存在很大缺陷,因为了保证密封挡板2'的正常旋转,其转轴3'与芯子4'上的连接孔41'必然设定为间隙配合,当负重块I7下移带动密封挡板2'转动复位时,必然会带动密封挡板2'和转轴3' —起下沉,致使转轴37紧贴连接孔41'的下方直到密封挡板2'复位,而这样会在连接孔41'上部产生间隙,且该间隙不会随着密封挡板2'的复位而消失,当密封挡板2'复位完全时,仅有其前侧顶端21'与出水口端面相抵,其他部位与出水口端面之间会产生缝隙5',且该缝隙5'越靠近转轴3'越大,这会严重影响密封挡板2'对出水口的密封,导致装置防臭防虫功能的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重力复位的下水管防臭防虫装置,能有效提升密封挡板对出水口的密封性能,具有结构简单实用的特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种重力复位的下水管防臭防虫装置,包括一芯子和密封挡板,芯子中排水孔的出水口一侧边设置有一定位面,定位面上并排布局设置有若干连接柱,各连接柱的前后分设着密封挡板和负重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挡板和负重块为分体结构,其中的密封挡板尾部设置有挡板转轴与各连接柱的一侧活动铰接,负重块的前部设置有负重块转轴与各连接柱的另一侧活动铰接;所述密封挡板的底面设置有支撑臂,支撑臂的自由端朝向负重块设置并与负重块的前侧面相抵。
[0008]进一步的,上述负重块的顶端面设置有可与密封挡板尾部底面相抵的连接凸台。
[0009]进一步的,上述负重块的重心在密封挡板完全封住出水口时依然偏向负重块转轴所在位置的垂线外侧。
[0010]进一步的,上述支撑臂与密封挡板的连接部位位于密封挡板底面的中上部。
[0011]进一步的,上述支撑臂与负重块的接触面位于负重块的前侧面下方。
[0012]进一步的,上述密封挡板前端与对应部位的芯子出水口侧之间设置有相吸的磁性结构。
[0013]进一步的,上述负重块后侧与芯子上定位面之间设置有相斥的磁性装置。
[0014]进一步的,上述负重块由带容置槽的支架和载重物构成。
[0015]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密封挡板和负重块为分体结构,两者分设在连接柱的前后,且分别通过挡板转轴和负重块转轴实现与连接柱的活动铰接。在使用中,同样当排水作用于密封挡板上产生的扭矩大于负重块生产的扭矩时,密封挡板被打开,并通过支撑臂的相抵连接带动负重块同步转动上抬。而当排水结束时,负重块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反向转动而进行下移复位,但其下移复位不会带动密封挡板同步下沉,而是通过连接凸台和支撑臂两个部位的共同作用带动密封挡板进行转动复位,可使挡板转轴紧贴与其连接的连接孔上方,保证密封挡板复位完成时其周边都与出水口端面密贴。
[0016]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克服了密封挡板与负重块因同步转动带来的密封不严问题,能有效提升密封挡板对出水口的密封性能,避免复位时产生缝隙。
【附图说明】
[0017]图1、现有重力复位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不意图;
[0019]图3、本实用新型的侧面视图;
[0020]图4、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不意图;
[0021]图5、本实用新型负重块单独转动后的侧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2-5所示,一种重力复位的下水管防臭防虫装置,包括一芯子I和密封挡板2,芯子I中设有一排水孔,排水孔下方的出水口 13—侧边设置有一定位面11,定位面11上并排布局设置有若干连接柱12,各连接柱12的前后分设着密封挡板2和负重块3。
[0023]所述密封挡板2和负重块3为分体结构,其中的密封挡板2尾部设置有挡板转轴21与各连接柱12的一侧活动铰接,负重块3的前部设置有负重块转轴31与各连接柱12的另一侧活动铰接。
[0024]所述密封挡板2的底面设置有支撑臂22,支撑臂22的自由端朝向负重块3设置并与负重块3的前侧面32相抵。在实际中,为了能获得更好的复位效果,要将支撑臂22远离挡板转轴21设置,以保证相同的负重块重力下获得更好的扭矩效果,即支撑臂22与密封挡板2的连接部位位于密封挡板2底面的中上部,支撑臂22与负重块3的接触面位于负重块3的前侧面32下方。
[0025]所述负重块3的顶端面设置有可与密封挡板2尾部底面相抵的连接凸台33。
[0026]以上密封挡板2和负重块3的分体连接结构,能有效提升密封挡板2与出水口之间的密封性能,避免复位时产生缝隙。
[0027]在使用中,当排水作用于密封挡板2上产生的扭矩大于负重块3生产的扭矩时,密封挡板2被打开,并通过支撑臂22和连接凸台33的相抵连接带动负重块3转动上抬。而当排水结束时,负重块3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反向转动而进行下移复位,但其下移复位不会带动密封挡板2同步下沉,而是通过连接凸台33和支撑臂22两个部位的共同作用带动密封挡板2进行转动复位。因连接凸台33与密封挡板2的接触部位位于挡板转轴21的部位,支撑臂22的接触部位位于密封挡板2底面的中上部,这样两点间隔受力上抬的效果可使挡板转轴21紧贴与其连接的连接孔上方,保证密封挡板2复位完成时其周边都与出水口 13端面密贴,杜绝复位过程中密封挡板2在挡板转轴21下沉而与出水口 13端面之间出现缝隙,保证装置具备正常的防臭防虫功效。
[0028]在此,为能保证密封挡板2密封时的密封性,所述负重块3的重心S在密封挡板2完全封住出水口时依然偏向负重块转轴31所在位置的垂线L外侧,该结构设定使得负重3块依然具备下沉转动的趋势,并通过连接凸台33和支撑臂22继续上顶着密封挡板2,保证密封挡板2与出水口 13端面的紧贴效果,实现两者连接的密封性。
[0029]另外,在实际使用中,为能进一步提升密封挡板2的复位效果,所述密封挡板2前端与对应部位的芯子出水口 11侧之间设置有相吸的磁性结构4,该磁性结构4可为分设在两个部位相向面磁极相异相吸的两个磁块或者一个为磁块另外一个为铁磁性材料块。同样也可在负重块3后侧与芯子上定位面11之间设置有相斥的磁性装置5,该磁性装置5为相向面磁极相同相斥的两个磁块,其结构如图5所示。
[0030]在此,出于加工和装配方便的考虑,以上负重块3由带容置槽的支架61和载重物62构成,所述支架61两侧设置着所述载重物转轴31,支架61的后侧设置着容置槽用于放着载重物62。
[00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重力复位的下水管防臭防虫装置,包括一芯子和密封挡板,芯子中排水孔的出水口 一侧边设置有一定位面,定位面上并排布局设置有若干连接柱,各连接柱的前后分设着密封挡板和负重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挡板和负重块为分体结构,其中的密封挡板尾部设置有挡板转轴与各连接柱的一侧活动铰接,负重块的前部设置有负重块转轴与各连接柱的另一侧活动铰接;所述密封挡板的底面设置有支撑臂,支撑臂的自由端朝向负重块设置并与负重块的前侧面相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管防臭防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重块的顶端面设置有可与密封挡板尾部底面相抵的连接凸台。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水管防臭防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重块的重心在密封挡板完全封住出水口时依然偏向负重块转轴所在位置的垂线外侧。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水管防臭防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与密封挡板的连接部位位于密封挡板底面的中上部。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水管防臭防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与负重块的接触面位于负重块的前侧面下方。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水管防臭防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挡板前端与对应部位的芯子出水口侧之间设置有相吸的磁性结构。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水管防臭防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重块后侧与芯子上定位面之间设置有相斥的磁性装置。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水管防臭防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重块由带容置槽的支架和载重物构成。
【文档编号】E03C1/28GK205475533SQ201620147455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9日
【发明人】张金荣
【申请人】张金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