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土墙的生态草籽喷播型块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48086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挡土墙的生态草籽喷播型块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挡土墙的生态草籽喷播型块体结构,包括主体,该主体的中部设有五边形植被孔,该主体的两侧为五边形植被孔的半边结构形成的凹槽,该植被孔的前方两侧设有两个肾形落石孔,该落石孔与植被孔之间的区域设有两个前销孔和两个后销孔,所述主体的底部设有两条过水槽,该过水槽由主体的后端面贯通至前端面,该主体的所有外表面均设有凹凸不平的草籽槽,喷播的草籽留在这些草籽槽中,不易于被雨水冲走,利于草籽生长。
【专利说明】
挡土墙的生态草籽喷播型块体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挡土墙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挡土墙的生态草籽喷播型块体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草坪是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可以起到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作用。草坪可以高效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还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氟化氢、氨、氯等有毒有害气体,使空气保持清新。草坪在生长过程中还能蒸发一定的水蒸汽,使空气保持一定的湿度。草坪还能用作为绿化地地皮、操场地皮、公园地皮等。
[0003]在现有的培育草坪的方式中,通过播撒草籽培育一定面积的草坪是最简单、成本最低、劳动力要求最少的方法,从而被广泛的应用。在播撒草籽后需要在前期对草籽的发芽、生长等做一定的保护。在当前人类对草籽种植前期的防护中,一般采用薄膜直接覆盖在刚发芽的草坪上方,在几个点上压上砖块等将薄膜固定在草坪区域,需要浇水时将薄膜掀开。这中方法最大的缺点就是:薄膜直接压在草坪上,幼苗的生长空间十分狭小,不利于草坪生长,另外如果遇到下雨天气,薄膜上方很容易积压雨水,形成一层重物压迫在草坪上,将草坪压死。若直接掀开薄膜,草籽在生长初期的根系不够发达,不能固定在地面上,容易被雨水冲走。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挡土墙的生态草籽喷播型块体结构,其表面具有凹凸不平的草籽槽,内部具有疏松的小孔,有利于草籽停留和生长。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6]—种挡土墙的生态草籽喷播型块体结构,包括主体,该主体的中部设有五边形植被孔,该主体的两侧为五边形植被孔的半边结构形成的凹槽,该植被孔的前方两侧设有两个肾形落石孔,该落石孔与植被孔之间的区域设有两个前销孔和两个后销孔,所述主体的底部设有两条过水槽,该过水槽由主体的后端面贯通至前端面,该主体的所有外表面均设有凹凸不平的草籽槽。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是采用混凝土制成,该主体内设有水溶性颗粒。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内埋增强筋,该增强筋为钢筋。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钢筋以网格状布设于主体内,包括顶部加强条、底部加强条和竖直连接条,该竖直连接条与顶部加强条、底部加强条焊接为一体。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的规格为485*305*200mm。
[00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由于主体的外表面均是凹凸不平的草籽槽,喷播草籽后,生态草籽留在这些草籽槽中,不易于被雨水冲走,此外,主体的内部具有疏构的小洞,透水性更好,利于草籽生长。
[0012]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6]附图标识说明:
[0017]1、主体2、植被孔
[0018]3、凹槽4、落石孔
[0019]5、前销孔6、后销孔
[0020]7、过水槽8、草籽槽
[0021]9、小洞10、增强筋
[0022]11、顶部加强条12、底部加强条
[0023]13竖直连接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挡土墙的生态草籽喷播型块体结构,包括主体I,该主体I的中部设有五边形植被孔2,该主体I的两侧为五边形植被孔2的半边结构形成的凹槽3,该植被孔2的前方两侧设有两个肾形落石孔4,该落石孔4与植被孔2之间的区域设有两个前销孔5和两个后销孔6,所述主体I的底部设有两条过水槽7,该过水槽7由主体I的后端面贯通至前端面,该主体I的所有外表面均设有凹凸不平的草籽槽8。
[0025]其中,所述主体I是采用混凝土制成,所述主体I的规格长*宽*高(L*W*H)为485*305*200mm。每块仿石直面块体约0.09平方面,一平方米的平面空间需要铺设11块仿石直面块体。该主体I内设有水溶性颗粒。这些水溶性颗粒有浸水后溶解,因此留下凹凸不平的草籽槽8ο藉此,生态草籽留在这些草籽槽8中生长,此外,由于水溶性颗粒溶解后,主体I的内部具有疏构的小洞9,透水性更好,利于草籽生长。
[0026]因这种生态草籽喷播型块体相对于传统的密实型块体,强度较弱,因此,在所述主体I内埋增强筋10,该增强筋10为钢筋,以增强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筋以网格状布设于主体I内,包括顶部加强条11、底部加强条12和竖直连接条13,该竖直连接条与顶部加强条、底部加强条焊接为一体。这样,增强筋内埋于主体I,没有外露,有效防腐蚀。
[0027]所述过水槽7有效排泄挡土墙背靠的土坡水体,有效减少土体内水体对挡土墙的推力,提高墙体的稳固性。
[0028]所述植被孔2用于填上泥沙后种植植物,例如,草籽喷播后掉落留在草籽槽8中,经雨水冲唰进入植被孔2生长。植被孔2的设计不但减轻了主体I的重量,降低成本,并且种植植物后与生态环境互相融合,提高观赏性和艺术性。
[0029]所述落石孔4用于容纳从高处掉落的沙石,确保这些沙石不会掉落到底部对经过的人们造成伤害。此外,将沙石装住还能确保地面洁净。
[0030]皇砌时,可以是上层生态草籽喷播型块体的前销孔5正对下层生态草籽喷播型块体的前销孔5,再插入玻璃纤维插销,这种皇砌形式可以形成竖直的挡土墙体。也可以是上层生态草籽喷播型块体的前销孔5正对下层生态草籽喷播型块体的后销孔6,再插入玻璃纤维插销,这种皇砌形式可以形成阶梯式的挡土墙体。经实验,挡土墙可顺应摆设处的斜度及曲度构筑,从而防止土石崩落及避免提边埸陷。皇高高度不超过2米时,不需要加劲网的情况下,靠块体自重可以达到稳固性,单体皇高需加劲网格可高达22米,阶梯式皇高如条件允许可达到无限上线,并且施工后保用100年以上。
[003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由于主体I的外表面均是凹凸不平的草籽槽8,喷播草籽后,生态草籽留在这些草籽槽8中生长,不易于被雨水冲走,此外,主体I的内部具有疏构的小洞9,透水性更好,利于草籽生长。
[00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挡土墙的生态草籽喷播型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I),该主体(I)的中部设有五边形植被孔(2),该主体(I)的两侧为五边形植被孔(2)的半边结构形成的凹槽(3),该植被孔(2)的前方两侧设有两个肾形落石孔(4),该落石孔(4)与植被孔(2)之间的区域设有两个前销孔(5)和两个后销孔(6),所述主体I的底部设有两条过水槽(7),该过水槽(7)由主体(I)的后端面贯通至前端面,该主体(I)的所有外表面均设有凹凸不平的草籽槽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土墙的生态草籽喷播型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I)是采用混凝土制成,该主体(I)具有利于透气的小洞(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土墙的生态草籽喷播型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I)内埋增强筋(10),该增强筋为钢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土墙的生态草籽喷播型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筋(10)以网格状布设于主体(I)内,包括顶部加强条(11)、底部加强条(12)和竖直连接条(13),该竖直连接条与顶部加强条、底部加强条焊接为一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土墙的生态草籽喷播型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I)的规格为485*305*200mm。
【文档编号】E02D29/02GK205636785SQ201620252972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3月30日
【发明人】李美玲, 黄颖红, 张创兴
【申请人】双威建材(东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