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藻清除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64126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水藻清除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藻清除装置,所述的清除装置包含一漂浮体,所述的漂浮体上设有一第一弹力揽索和一第二弹力揽索,所述的漂浮体上固定连接一揽网,所述的揽网上设有若干钉耙,所述的漂浮体由中空的聚氯乙烯塑料制成,所述的钉耙与所述的漂浮体所在的平面所成的角不小于70度。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水藻清除装置在可以漂浮在水上的漂浮体上设置了用来抓拉水藻的钉耙,同时用缆索来固定水藻防止其脱落,从而让整个装置特别适用于大面积水藻的清理,让清理工作更简单轻松。
【专利说明】
水藻清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工具,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水藻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水资源受到了很大的污染。水污染很容易造成水的富营养化,水的富营养化会造成水藻的疯狂生长,从而引起水体的缺氧,这样生活在水里的鱼类就会因为水的缺氧而出现大面积死亡。所以,及时清理水体内的水藻是至关重要的。
[0003]在现在的水产养殖或者河道管理中,清理水中的河藻主要靠人工清理。当水藻体积细小的时候很容易清理,但是对于一些大面积的庞大水藻人力则显得有心无力,清理工作艰辛而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可以轻松清理大面积水藻的清理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0006]—种水藻清除装置包含一漂浮体,所述的漂浮体上设有一第一弹力揽索和一第二弹力揽索,所述的漂浮体上固定连接一揽网,所述的揽网上设有若干钉耙。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漂浮体由中空的聚氯乙烯塑料制成。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钉耙与所述的漂浮体所在的平面所成的角不小于70度。
[0009]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水藻清除装置在可以漂浮在水上的漂浮体上设置了用来抓拉水藻的钉耙,同时用缆索来固定水藻防止其脱落,从而让整个装置特别适用于大面积水藻的清理,让清理工作更简单轻松。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藻清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中的水藻清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此时为另一视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轻松清理大面积水藻的清理装置。
[0015]如图1、图2所示,一种水藻清除装置I,所述的清除装置包含一漂浮体2,所述的漂浮体2上设有一第一弹力揽索21和一第二弹力揽索22,所述的漂浮体2上固定连接一揽网31,所述的揽网31上设有若干钉耙32。
[0016]该水藻清除装置,所述的漂浮体2由中空的聚氯乙烯塑料制成。
[0017]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钉耙32与所述的漂浮体2所在的平面所成的角不小于70度。
[0018]该实用新型的水藻清除装置在可以漂浮在水上的漂浮体上设置了用来抓拉水藻的钉耙,同时用缆索来固定水藻防止其脱落,从而让整个装置特别适用于大面积水藻的清理,让清理工作更简单轻松。
[0019]以上仅仅以一个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水藻清除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除装置包含一漂浮体(2),所述的漂浮体(2)上设有一第一弹力揽索(21)和一第二弹力揽索(22),所述的漂浮体(2)上固定连接一揽网(31),所述的揽网(31)上设有若干钉耙(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藻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浮体(2)由中空的聚氯乙稀塑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藻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钉耙(32)与所述的漂浮体(2)所在的平面所成的角不小于70度。
【文档编号】E02B15/10GK205653770SQ201620388392
【公开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日 公开号201620388392.8, CN 201620388392, CN 205653770 U, CN 205653770U, CN-U-205653770, CN201620388392, CN201620388392.8, CN205653770 U, CN205653770U
【发明人】季建国
【申请人】季建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