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隔离层的柔性纤维水泥砼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2421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设置隔离层的柔性纤维水泥砼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建水泥砼路面技术,尤其是一种设置隔离层的柔性纤维水泥砼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水泥砼路面是机场和道路最主要的路面结构之一,水泥砼路面一次性投资巨大,维修养护困难,一旦破坏,必将造成巨大的损失。断裂破坏是水泥砼路面最主要的破坏形式,也是制约水泥砼路面发展的主要原因。
传统的水泥砼路面模型假定水泥砼面层与基层为光滑接触,即在接触面上,面层与基层沿法向的位移和法向的力相等,而沿切向可以有相对滑动,且切向剪力忽略不计。传统路面理论主要依据面层砼的抗折强度和抗折疲劳强度作为控制面层裂纹出现的指标。
但是,按现行方法新建水泥砼路面时,是将水泥砼直接浇筑在基层或路基表面,这就造成实际路面结构与路面理想模型之间存在巨大差异,通过对水泥砼路面破坏过程的分析表明,这种差异正是造成路面破坏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第一、路面设计模型将路面与基层或路基的接触面理想化为光滑接触面,在光滑接触面上,面层和基层可以相互滑动,而实际的接触面凹凸不平,它极大地阻止了砼的自由收缩和温度变形,使得砼面层常常因为砼自身的收缩变形和温度变形而产生裂纹;第二、实际砼而层浇筑在基层上,面层底面的砼强度增长规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与实验室标准试件的强度增长规律不同,将实验室砼标准试件的抗折强度和抗折疲劳强度作为控制砼面层开裂的设计指标,与实际情况存在很大差异;第三、路面设计模型假定接触面上下的面层与基层(或路基)各自完好无损,而实际情况是,在基层上直接浇筑砼后,由于水泥砂浆渗入基层或路基,必然在面层与基层(或路基)之间产生一过渡层,在砼浇筑后的早期,面层和基层通过过渡层连为一体,它们之间不能互相滑动,随着砼的收缩、温度变形和荷载的作用,最终会导致过渡层的破坏而使面层和基层分离,分离后的面层和基层均各自在接触面的上下表面严重损伤,且存在大量的缺陷和表面裂纹,这种缺陷和表面裂纹将引起砼面层在低应力水平下的断裂破坏和疲劳破坏,所以,面层与基层在接触面附近各自完好无损的假定与实际情况差别巨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显著提高砼面层板底的抗折强度和抗折疲劳强度,消除薄弱过渡层的存在,大幅度提高水泥砼面层的结构承载能力,根本上减少路面的断裂破坏,提高路面质量和耐久性。为此,特提供了一种设置隔离层的柔性纤维水泥砼路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在基层表面铺设一层隔离层,在隔离层上面有柔性纤维水泥砼面层。
本实用新型所指隔离层是能阻断水泥砂浆中的水泥颗粒及其它固体颗粒的薄膜、油毡、织物形成隔离层。
本实用新型所指柔性纤维水泥砼面层,是聚丙烯纤维、尼龙纤维等加入普通水泥混凝土中搅拌,然后浇注而成。
本实用新型除了具有显著提高水泥砼面层抗裂性能、抗折强度和抗折疲劳强度的作用外,还具有以下优点,即第一、使面层与基层在接触面尽可能光滑接触,使砼面层能自由变形,减少砼面层由收缩和温度变形引起的断裂破坏;第二、使面层和基层(或路基)各自在接触面附近保持完好无损,减少砼面层在低载荷水平下的断裂或疲劳破坏。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施工简单,取材方便,成本低,面层砼强度增长快,强度提高显著,能有效提高路面承载能力和减少断裂破坏等特点。
四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柔性纤维水泥砼面层2-基层3-隔离层五具体实施方式
在新建水泥砼路面时,直接在经碾压找平后的基层2表面用手工或机器铺设一层均匀、平整的能阻断水泥砂浆中的水泥颗粒及其它固体颗粒的薄膜、油毡、织物形成隔离层3,再在隔离层3上直接浇筑柔性纤维水泥砼面层1。这样便形成了一种在基层2上设置隔离层3的柔性纤维水泥砼路面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设置隔离层的柔性纤维水泥砼路面结构,其特征是在基层(2)表面铺设一层隔离层(3),在隔离层(3)上面有柔性纤维水泥砼面层(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建水泥砼路面技术。针对现行方法新建水泥砼路面时,是将水泥砼面直接浇筑在基层或路基表面,这就造成实际路面结构与路面理想模型之间存在巨大差异,通过对水泥砼直接浇筑在基层或路基表面,这就造成实际路面结构与路面理想模型之间存在巨大差异,通过对水泥砼路面破坏过程的分析表明,这种差异正是造成路面破坏的重要原因,而提出能显著提高砼面层板底的抗折强度和抗折疲劳强度,消除薄弱过渡层的存在,大幅度提高水泥砼面层的结构承载能力,根本上减少路面的断裂破坏,提高路面质量和耐久性,一种设置隔离层的柔性纤维水泥砼路面结构。其所采用技术方案是,在基层2表面铺设一层隔离层3,在隔离层3上面有柔性纤维水泥砼面层1。
文档编号E01C7/32GK2820950SQ20052000996
公开日2006年9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6日
发明者易志坚, 李祖伟, 钟宁, 霍晓春, 杨庆国 申请人:易志坚, 李祖伟, 钟宁, 霍晓春, 杨庆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