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地砖铺设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5205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行道地砖铺设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市政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在道路路牙外 侧的人行道上铺设地砖的模具。
背景技术
在城市道路的路牙外侧的人行道上一般均需要铺设地砖,相 邻的两块地砖之间均需要预留缝隙,以便在地砖铺设好后,在砖 面上撒上细砂,并让这些细砂进入到所述的缝隙内,使地砖具有 一定的稳定。现有的人行道上的地砖主要是由人工进行铺设的, 而铺设地砖在整体上具有平直的要求。这就需要工人在铺设一段 距离后,就需要利用木斗拉线对局部的地砖位置进行限定,而且 在铺设每块地砖的过程中,也需要从整体来考虑它的具体摆放位 置。因此,要在人行道上铺就好地砖,仅仅利用上述铺设方法, 是不能够达到满意的要求的,而且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另 外,地砖作为水泥预制件,每块地砖在固化成型时的收縮量不尽 相同,这就造成了成型后的地砖尺寸大小不尽相同,如果考虑到 路面的整体平直要求,路面上各个地方的相邻两块地砖之间的缝 隙差别较大,在路面上撒上细砂后,必然会导致路面上不同地方 的地砖之间缝隙内进入的细砂量不同,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细砂 进入,这也会使得该处的地砖在长时间的踩踏后会出现活动现象, 下雨天行走在路面上走到该处时,易使积水溅到鞋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工作效率高,有助于保证路面铺设效果的人行道地砖铺设模具。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人行道地砖铺设模具,包括 用于放置砖块的框体和连接在框体上的提升结构,所述框体包括 相互连接在一起的边框和由若干侧板连接构成的砖模,砖模内具 有若干分隔开的用于放置砖块的空腔,所述的提升结构连接在边 框上,边框与砖模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在铺设地砖时,把本铺 设模具置于地面上,然后逐次把地砖放置到所述的空腔内。在铺 满所有的空腔后,用人力或辅助装置提动提升结构使整个框体提 升,从而在地面上形成铺放整齐的地砖路面。在铺好一块地方后, 只要把框体与先前铺好的地砖对正后,就可以接着铺设下一块路 面。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空腔的形状与地砖的外形相适配,且略 大于地砖的尺寸,空腔的形状可以是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或 其它的各种形状,每种形状的空腔对应于一种地砖。
本铺设模具中,所述的提升结构为两个框式提手,它们对称 地设于边框的两端处。
本铺设模具中,在每个提手外侧均设有一套提升装置,提升 装置连接在提手上。
本铺设模具中,提升装置的结构包括底座、竖直地设于底座 上的立柱,底座上设有行走轮,立柱上铰接有升降杆,升降杆的 一端连接在所述的提手上,另一端为自由端。
本铺设模具中,所述升降杆的一端处呈钩状,它钩接在所述 的提手上。
本铺设模具中,所述升降杆上钩状部分与所述的立柱之间为 隆起。
本铺设模具中,在立柱上间隙地套接有滑套,所述升降杆铰 接在滑套上,在滑套的壁体上设有贯穿的定位螺钉,定位螺钉的 内端部顶压在立柱的外周面上。
本铺设模具中,所述立柱固连在导轨上,导轨连接底座上, 并可以底座上滑动。本铺设模具中,所述底座上设有燕尾槽,所述导轨上设有与 该燕尾槽相适配的凸体,凸体间隙地插接于所述的燕尾槽内。 本铺设模具中,所述空腔的深度小于地砖的厚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本铺设模具的框体内具有多个分隔开的用于放置地砖的空 腔,在铺设地砖时,只要把框体的位置对正,即可以快速地把地 砖放入到所述的空腔内,不需要特别考虑地砖的摆放位置,工作 效率高。而且由于所述空腔的限制,在框体内相邻两块地砖之间 的间隙差别不大,在形成好的路面上撒上细砂后,地砖之间的间 隙内进入的细砂量能够保证均一,有助于地砖在路面上的稳定性, 不易因踩踏而出现松动现象。


图1是本人行道地砖铺设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人行道地砖铺设模具中的框体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 示意图。
图3是本人行道地砖铺设模具中的框体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 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1中的A-A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见图1,本人行道地砖铺设模具的结构主要由框体和提升结 构所构成。框体是由位于上方的边框11和位于下方的砖模13构 成,它们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提升结构连接在边框11上。
结合图1、图2、图3,砖模13是由若干侧板15连接在一起 而构成的,在砖模13内形成若干用于在施工时放置地砖12的空 腔14,图中的这些空腔14为长方形,图2中的空腔14为并列整 齐排列,图3中的空腔14为交错整齐排列。空腔14也可以是正方形或多边形,或者是各种形状交错排列,这需要根据所要铺设 的地砖形状和排列要求而预制。见图3,如果地砖为交错排列时, 所述的侧板15还需要一部分延伸出边框11的外侧,这样在铺设 相邻两块路面时,便于框体位置的对正。如果地砖采取并列整齐 排列时,也可以使侧板15的一部分延伸出边框11的外侧,同样 也可以提高框体的对正速度。边框11位于框体的上方位置处,它
与砖模13之间应该具有一定的距离,它们之间通过一部分的侧板 15的自然延伸部而连接在一起,它们之间的距离应能保证在施工 过程中,边框11处于地砖12的上方位置处。见图1,为了能够 保证地砖12在铺设过程中,对整体水平的要求,上述空腔14的 深度应小于地砖12的高度。这样,在地砖12的铺设过程中,可 以对各块地砖12之间的水平位置进行目领U,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 对某些地砖进行再处理。
所述的提升结构为两个对称地设于边框11上的提手10,提 手IO为框式结构。
在框体的外侧还设有两套提升装置,所述的提升装置包括底 座2、竖直地设于底座2上的立柱4、铰接在立柱4上的升降杆6。 升降杆6的一端部呈钩状,它钩在上述的提手10中。升降杆6 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在同时扳动两个升降杆6的自由端时,可以 把框体提升起来,从而为下一块路面的铺设作准备。为了提高升 降杆6与提手10之间的钩接稳定性,在升降杆6上所述钩状部分 与立柱4之间为向上的隆起8。如果框体被做得很大,在用手提 动时有可能吃力,因此,在升降杆6的自由端部还设有一块踏板 5,这样在提升框体时,可以用脚进行踩踏,方便了框体的提升。
框体一般是铁制的,它本身的重量较大,在移动框体时不是 很方便。在所述的底座2的底部还设置有行走轮1,框体在被提 升后可以推动提升装置而使整体一起移动。
见图4,在上述的立柱4上间隙地套接有滑套7,滑套7可以在立柱4上滑动,上述的升降杆6通过铰接螺栓9铰接在滑套7 上。而滑套7的壁体上贯穿有定位螺栓16,定位螺栓16的内端 部顶压在立柱4的外周面上。这样可以对滑套7在立柱4上的位 置进行定位,以便使框体处于水平位置上。因为人行道相对于主 干道往往处于较高的位置处,而在使用提升装置时,有可能是一 套提升装置处于人行道上,另一套提升装置处于主干道上,在这 种情况下使用提升装置时,上述的滑套定位螺栓结构可以满足实 际的操作要求。
为了更进一步地适应复杂的路面状况,所述的立柱4可以固 连在一根导轨3上,而导轨3可以滑动地连接在底座2上,这样 底座2与框体之间就具有一定的距离裕度,可以有效地保证框体 的合适定位。在底座2上可以设置有燕尾槽,而在导轨3上的相 应位置处设有与该燕尾槽相适配的凸体,凸体间隙地插于燕尾槽 内。导轨3在底座2上滑动后,在框体本身强度的限定下,导轨 3可以在底座2上具有良好的工作稳定性,而且在扳动升降杆6 时,立柱4在底座2上的位置也可以作适量的微调,有助于框体 的顺利提升和下降。
权利要求
1、一种人行道地砖铺设模具,包括用于放置砖块的框体和连接在框体上的提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框体包括相互连接在一起的边框和由若干侧板连接构成的砖模,砖模内具有若干分隔开的用于放置砖块的空腔,所述的提升结构连接在边框上,边框与砖模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道地砖铺设模具,其特征是所 述的提升结构为两个框式提手,它们对称地设于边框的两端处。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行道地砖铺设模具,其特征是在 每个提手外侧均设有一套提升装置,提升装置连接在提手上。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行道地砖铺设模具,其特征是提 升装置的结构包括底座、竖直地设于底座上的立柱,底座上设有 行走轮,立柱上铰接有升降杆,升降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的提手 上,另一端为自由端。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行道地砖铺设模具,其特征是所 述升降杆的一端处呈钩状,它钩接在所述的提手上。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行道地砖铺设模具,其特征是所 述升降杆上钩状部分与所述的立柱之间为隆起。
7、 如权利要求4、 5或6所述的人行道地砖铺设模具,其特征是在立柱上间隙地套接有滑套,所述升降杆铰接在滑套上,在滑套的壁体上设有贯穿的定位螺钉,定位螺钉的内端部顶压在 立柱的外周面上。
8、 如权利要求4、 5或6所述的人行道地砖铺设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立柱固连在导轨上,导轨连接底座上,并可以底座上滑动。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行道地砖铺设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底座上设有燕尾槽,所述导轨上设有与该燕尾槽相适配的凸体, 凸体间隙地插接于所述的燕尾槽内。
10、 如权利要求l、 2、 3、 4、 5或6所述的人行道地砖铺设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空腔的深度小于地砖的厚度。
全文摘要
一种人行道地砖铺设模具,包括用于放置砖块的框体和连接在框体上的提升结构,所述框体包括相互连接在一起的边框和由若干侧板连接构成的砖模,砖模内具有若干分隔开的用于放置砖块的空腔,所述的提升结构连接在边框上,边框与砖模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本人行道地砖铺设模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地保证所铺设路面的整体效果,而且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文档编号E01C19/52GK101634133SQ20081013450
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5日
发明者锋 张, 李明益 申请人:锋 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