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装销接三角形挂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5852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简装销接三角形挂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浇筑施工中的悬灌挂篮。
背景技术
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悬臂浇筑施工中普遍采用悬灌挂篮。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浇筑的挂篮形式的演化经历了从平行桁架式、三角型组合 梁式、曲弦桁架式(或称弓弦式),菱形式到滑动斜拉式的阶段变化。在挂篮的发展应用过程 中,挂篮自重与节段混凝土重量之比虽然从1 2逐步降低到0.3 0.5,但自重仍然偏大; 无论是菱形挂篮还是三角形挂篮都存在有结构不够紧促,稳定性较差,采用铆接或栓接的组 接方式不够便捷,防剪断性差等问题。曾经在生产中普遍应用的"菱形挂篮"和"三角形挂 篮"但其头重脚轻,需要配重,许多情况下采用滑板行走,行走不便,在施工中工效较低。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稳定、轻便、操作 便捷、无需配重的简装销接三角形挂篮。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简装销接三角形挂篮,由主桁架、走行系、吊装结构、底模架系和模板系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所述主桁架是由主梁、后斜拉梁、前斜拉梁和立柱在各连接部 位通过连接销连接组成销接式三角架;两片三角架通过门架连接组成主桁架;走行系是在已浇注梁段上固定设置行走梁,行走梁由行走梁底板、行走梁顶板和行走梁 腹板构成,分别支撑在主桁架中部和尾部的前支座和后支座位于行走梁上方,并与行走梁可 形成滚动配合,行走梁以及主桁架的尾部共同由后锚扁担梁锚固在已浇注梁段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也在于-在立柱的顶端呈"T"型设置立柱连接板,立柱连接板的前后端分别设置前销接孔和后 销接孔,前斜拉杆和后斜拉杆分别销接在立柱连接板的前销接孔和后销接孔当中。在前支座的底部设置可放置行走滚轮的滚轮槽,前支座或直接放置在行走梁顶板上,或 以行走滚轮落于行走梁顶板上,以行走滚轮对前支座形成滚动支撑。在后支座底部设置一对挂轮,挂轮位于行走梁侧翼中,挂轮或悬置在行走梁的两侧翼间, 或倒挂在行走梁顶板上,与行走梁顶板形成滚动配合。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31、 本实用新型设置后锚扁担梁结构无需配重,挂篮自重轻。以甬台温高铁项目定头港 特大桥为例,最大梁体混凝土为119.86吨,简装销式三角形挂篮主承重结构自重与梁体混 凝土之比为0.24;若采用菱形桁架式挂篮则为0.31。2、 本实用新型使用销轴联结,组拆简便;其滚动走行装置的设置使移动更加方便,利用巻扬机牵引,操作简便,行走移动过程仅耗时io分钟左右。3、 本实用新型三角型组合梁结构,并且主要受力点使用销轴联结使结构更加稳定、变 形量小,便于满足施工设计要求。4、 本实用新型取消平衡重,操作更加简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挂篮施工时连续梁桥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 (a)为本实用新型挂篮施工时连续梁桥体的前端断面示意图;图2 (b)为本实用新型挂篮施工时连续梁桥体的后端断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销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支座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后支座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前支座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前支座行走滚轮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A为已浇梁段、Al为待浇梁段、l主梁、2后斜拉梁、3前斜拉梁、4立柱、 5门架、6连接销、7上挂梁、8滑梁、9前下挂梁、IO后下挂梁、ll螺旋千斤顶、12横担 梁、13前平台、14行走梁、14a行走梁底板、14b行走梁顶板、14c行走梁腹板、15前支座 行走滚轮、16前支座、17行走梁固定、18后支座、19后锚扁担梁、20a前吊杆、20b后吊 杆、21滑梁后移动吊架、22滑梁后固定吊架、23垫梁、24底纵梁、25后下横梁中吊耳、 26下横梁吊耳、27下部侧平台、28辅助梁、29上段水平板、30下段竖直板、31内模板、 32内模板连接梁、33为U型螺栓、34底模、35上部侧平台、36后挂轮、37挂板、38挂板 连接销、39行走滚轮轴、40行走滚轮轮毂、41立柱连接板、42立柱后销接孔、43立柱前 销接孔。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是由主桁架、走行系、吊装结构、底模架系和模板系组成。参见图1,主桁架是由主梁1、后斜拉梁2、前斜拉梁3和立柱4在各连接部位通过连接销6以销接的方式组成三角架结构;如图2所示,两片三角架通过门架5连接组成主桁架; 图1所示,走行系是在已浇梁段A上固定设置行走梁14,为了调整的需要,在已浇梁 段A与行走梁14之间设置垫梁23。行走梁14由行走梁底板14a、行走梁顶板14b和行走梁 腹板14c构成,分别支撑在主桁架中部和尾部的前支座16和后支座18位于行走梁14上方, 并与行走梁14可形成滚动配合,行走梁14以及主桁架的尾部共同由后锚扁担梁19锚固在 已浇梁段A上,Al为待浇梁段。参见图3,在立柱4的顶端呈"T"型设置立柱连接板41,立柱连接板41的前后端分别 设置前销接孔43和后销接孔42,前斜拉杆3和后斜拉杆2分别销接在立柱连接板41的前 销接孔43和后销接孔42当中。这种方式较之己有的采有铆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更加简便、 快捷,功效更高。具体实施中相应的结构设置也包括-参见图l、图6,在前支座16的底部设置可用于放置行走滚轮15的滚轮槽,挂篮作业 时,前支座16直接落在行走梁顶板14b上;挂篮走行时,首先将前支座16顶起,在滚轮槽 中放置行走滚轮15,以行走滚轮15落于行走梁顶板14b上,此时,挂篮前半部分是以行走 滚轮15通过前支座16形成滚动支撑。图7所示,设置行走滚轮轴39,其上固定设置行走滚轮轮毂40,行走滚轮15安装在行 走滚轮轮毂40上。参见图1、图4和图5,在后支座18的底部,通过挂板连接销38和挂板37设置有一对 挂轮36,挂轮36位于行走梁14侧翼中,后锚扁担梁19锚固时,挂轮36悬置在行走梁14 的两侧翼间;在将后锚扁担梁19拆除后,由于行走梁14的尾部上翘,挂轮36倒挂在行走 梁顶板14b上,在牵引设备的牵引下,滚动行走。此外,吊装结构、底模架系和模板系可以按已有的结构形式进行设置,包括如图l、图2(b)所示,吊装结构中上挂梁7安装在主梁1的前端,前下挂梁9通过前 吊杆20a悬挂于上挂梁7上;后下挂梁10通过后吊杆20b悬挂于已浇梁段A上;滑梁8的 前端通过前吊杆20a悬挂于上挂梁7上,滑梁8的后端在行走时是通过滑梁后移动吊架21 悬挂于已浇梁段A上,在作业时是通过滑梁后固定吊架22和后吊杆20b悬挂于已浇注段A 上,各悬挂点是通过横担梁12和螺旋千斤顶11调节高低位置。底模架系中底纵梁24呈纵向安装在前下挂梁9和后下挂梁10上,底模34安装在底纵 梁24上;图2(a)所示,模板系中的外模板由上段水平板29和下段竖直板30构成,内模板31是以U型螺栓33固定在内模板连接梁32上;内模板和外模板通过各滑梁8和辅助梁28悬 挂在上挂梁7上。底模架系统中底纵梁24呈纵向安装在前下挂梁9和后下挂梁10上,底模34安装在底 纵梁24上;模板系中外模板由上段水平板29和下段竖直板30构成,内模板31为左右两块,左右 两块内模板31是以U型螺栓33固定在内模板连接梁32上形成整体结构;内模板和外模板 通过各滑梁8和辅助梁28悬挂在上挂梁7上。此外,按常规设置后下横梁中吊耳25、下横梁吊耳26、下部侧平台27、上部侧平台35 和前平台13。
权利要求1、简装销接三角形挂篮,由主桁架、走行系、吊装结构、底模架系和模板系组成,其中所述主桁架是由主梁(1)、后斜拉梁(2)、前斜拉梁(3)和立柱(4)在各连接部位通过连接销(6)连接组成销接式三角架;两片三角架通过门架(5)连接组成主桁架;所述走行系是在已浇梁段(A)上固定设置行走梁(14),行走梁(14)由行走梁底板(14a)、行走梁顶板(14b)和行走梁腹板(14c)构成,分别支撑在主桁架中部和尾部的前支座(16)和后支座(18)位于行走梁(14)上方,并与所述行走梁(14)可形成滚动配合,所述行走梁(14)以及主桁架的尾部共同由后锚扁担梁(19)锚固在已浇梁段(A)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装销接三角形挂篮,其特征是在立柱(4)的顶端呈"T" 型设置立柱连接板(41),立柱连接板(41)的前后端分别设置前销接孔(43)和后销接孔(42),前斜拉杆(3)和后斜拉杆(2)分别销接在立柱连接板(41)的前销接孔(43)和 后销接孔(42)当中。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装销接三角形挂篮,其特征是在所述前支座(16)的底部 设置可放置行走滚轮(15)的滚轮槽,前支座(16)或直接放置在行走梁顶板(14b)上, 或以行走滚轮(15)落于行走梁顶板(14b)上,以行走滚轮(15)对所述前支座(16)形 成滚动支撑。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装销接三角形挂篮,其特征是在所述后支座(18)底部设 置一对挂轮(36),所述挂轮(36)位于行走梁(14)侧翼中,挂轮(36)或悬置在行走梁(14)的两侧翼间,或倒挂在行走梁顶板(14b)上与行走梁顶板(14b)形成滚动配合。
专利摘要简装销接三角形挂篮,由主桁架、走行系、吊装结构、底模架系和模板系组成,其中主桁架是由主梁、后斜拉梁、前斜拉梁和立柱在各连接部位通过连接销连接组成销接式三角架;两片三角架通过门架连接组成主桁架;走行系是在已浇梁段上固定设置行走梁,行走梁由行走梁底板、行走梁顶板和行走梁腹板构成,分别支撑在主桁架中部和尾部的前支座和后支座位于行走梁上方,并与行走梁可形成滚动配合,行走梁以及主桁架的尾部共同由后锚扁担梁锚固在已浇梁段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轻便、操作便捷、无需配重。
文档编号E01D21/00GK201169749SQ20082003318
公开日2008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6日
发明者彭国元, 琰 方, 杨红卫, 熊庆华, 虹 蔡, 辜君丽 申请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