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十字形路口畅通型道路结构设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4977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城市十字形路口畅通型道路结构设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内尤其是城市繁华地段的十字型交叉路段交通道路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十字型交叉路段解除红绿灯控制以保证道路畅通无阻的线路安排。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各城市的交通十字交叉路口,一般都采用红绿灯信号来疏导车辆通行。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的持有量不断攀升,而在城市中由于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受制于资金、占地等问题无法大面积更新换代,由此导致了十字路口的交通拥堵,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期以及节假日交通拥堵问题尤其突出。红绿灯虽然能维持交通秩序,但却不能在一个时间段内让所有的车辆按需通行,人们因待车问题浪费的时间随着车辆的增加也越来越多,汽车因为待车而怠速或频繁的启动不仅会排放大量的尾气还造成了大量资源及金钱的浪费。为此,在一些城市中人们在交通要道的交叉路段建造了高架桥、多层立交桥等措施来缓解交通压力,但对于越来越拥挤的城市来说,已经没有多少地面以上的空间来架设立交桥。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如何有效的缓解城市交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中国专利文献中的:20050119739.5,200510089169. X,200610060196. 9,200620086233.9,200620064533.7,200710009131.6,200920138427.2、 200710032967. 8,200920007878. 2都表达了关于城市交通十字路口或立交桥的技术方案与
女口
广 PFt ο城市交通拥堵主要是车辆在交叉路口不能快速通过。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交通右行制,要实现城市道路十字交叉路段交通畅通,最主要的就是解决车辆左转弯问题,本方案以右行制左转弯问题为例来描述,从中国专利的有关文献资料检索表明,目前能检索到两种在特定条件下妥善解决城市中现状的十字路口交通畅通式通行的道路结构及相应的路线安排等方案的相关报道,分别是200920138427. 2、200710032967. 8,本方案有别于上述两种方案的的解决方式来实现城市十字型交通路口快速通行问题,并且不改变现有道路的路线结构并按照现有的行车习惯下进行设计,即使在双向两车道这样极其狭窄的路段也能轻松实现设计该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从另一角度来提供一种可利用城市现状的交通交叉路进行畅通型道路结构改建及建设,并根据人们现有的行车习惯,在不扩大占地或少扩大占地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城市的地下空间实现解除红绿灯交通管制的畅通型十字交叉路段道路结构,能够充分满足机动车安全畅通的技术方案。本方案的道路结构简单,通行路线简便易懂,工程量相对较小,所耗资金较少。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城市十字形路口畅通型道路结构设计,包括呈十字形交叉的东西向车道和南北向车道,所述东西向车道和南北向车道均为路面直行车道,且东西向车道和南北向车道均为双向四车道,所述双向四车道的朝向同一方向延伸的车道均分为外侧车道和内侧车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南北向车道在东西向车道和南北向车道的十字形交叉处设置有自东西向车道下侧穿过的下行穿越车道,所述下行穿越车道包括由南向北下行穿越车道和由北向南下行穿越车道;自东向西方向的外侧车道通过第一右转弯弧形车道与自南向北方向的外侧车道相连,自西向东方向的外侧车道通过第二右转弯弧形车道与自北向南方向的外侧车道相连,自南向北方向的外侧车道通过第三右转弯弧形车道与自西向东方向的外侧车道相连, 自北向南方向的外侧车道通过第四右转弯弧形车道与自东向西方向的外侧车道相连;所述各个右转弯弧形车道均为路面车道;自东向西方向的内侧车道在所述十字形交叉处的东侧设有低于路面的第一地下车行段,自北向南方向的内侧车道在所述十字形交叉处的南侧设有低于路面的第二地下车行段,所述第一地下车行段与第一地下左转弯弧形车道的入口相连,第一地下左转弯弧形车道设置在自西向东方向车道和自南向北方向车道的下侧,且第一地下左转弯弧形车道的出口与第二地下车行段相连;自西向东方向的内侧车道在所述十字形交叉处的西侧设有低于路面的第三地下车行段,自南向北方向的内侧车道在所述十字形交叉处的北侧设有低于路面的第四地下车行段,所述第三地下车行段与第二地下左转弯弧形车道的入口相连,第二地下左转弯弧形车道设置在自东向西方向车道和自北向南方向车道的下侧,且第二地下左转弯弧形车道的出口与第四地下车行段相连;自南向北方向的内侧车道在由南向北下行穿越车道的南侧设有低于路面的南向地下延伸车行段,自东向西方向的内侧车道在所述十字形交叉处的西侧设有低于路面的第五地下车行段,所述南向地下延伸车行段与第三地下左转弯弧形车道的入口相连,第三地下左转弯弧形车道设置在自北向南方向车道和自西向东方向车道的下侧,且第三地下左转弯弧形车道的出口与第五地下车行段相连;自北向南方向的内侧车道在由北向南下行穿越车道的北侧设有低于路面的北向地下延伸车行段,自西向东方向的内侧车道在所述十字形交叉处的东侧设有低于路面的第六地下车行段,所述北向地下延伸车行段与第四地下左转弯弧形车道的入口相连,第四地下左转弯弧形车道设置在自南向北方向车道和自东向西方向车道的下侧,且第四地下左转弯弧形车道的出口与第六地下车行段相连。优选的,所述各个地下左转弯弧形车道的半径为100-500米,所述各个右转弯弧形车道的半径为50-300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所采用的有效利用地下空间的技术优势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由红绿灯控制的城市交通十字交叉路口通行存在的难题,在不扩大占地面积或极少扩大占地面积的前提下以相对较小的工程及低廉的造价来改造十字交叉路口, 改造后可以实现没有红绿灯管制的畅通型十字交叉路,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因为车流量不断增加而带来的交通压力,车辆也因此不需等交通信号灯来浪费大量的时间和能源,既能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又能节省燃油费又有利于节能减排,从而打造清洁城市,理论上只要城市有有足够的路长就能容纳车辆有效通过而不会存在等待时间。


4[0013]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四车道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地下部分剖面视图。图3是图2的四条车道剖面视图。图中1.自西向东车道凹陷处,2.自东向西车道凹陷处,3.自北向南车道凹陷处, 4.自北向南行驶车道,5.自南向北车道凹陷处,6.自南向北车道凹陷处,7.自东向西行驶车道,8.自西向东车道凹陷处,9.自东向西车道凹陷处,10.自西向东行驶车道,11.自北向南车道凹陷处,12.对应于图1中5号位置的车道剖视图,13.对应于图1中6号位置的车道剖视图,14.地下隧道的入口,15.图2的A-A剖视图,16.图2的B--B剖视图,17.图 2的D-D剖视图,18.图2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双向四车道实施例中,黑色箭头代表行车方向,南北方向上的车道在东西方向上的车道交叉处的下方穿过,图中自西向东车道凹陷处(1)、自东向西车道凹陷处 O)、自北向南车道凹陷处(3)、自南向北车道凹陷处(5)、自南向北车道凹陷处(6)、自西向东车道凹陷处(8)、自东向西车道凹陷处(9)、自北向南车道凹陷处(11)为深入地面处。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空白部分为车道路面以下部分,阴影部分为车道路面部分, 黑色箭头代表行车方向,四条弧形车道即是车辆左转弯隧道。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15即图2的A-A剖视图,16 S卩图2的B-B剖视图,17即图 2的D-D剖视图,18即图2的C-C剖视图,其中12对应图1中自南向北行驶车道凹陷处 (5),13对应图1中自南向北行驶车道凹陷处(6),图中长方形即为隧道中车辆的出入口。由此,车辆在路面如需直行时只需按照路面方向行驶即可,而车辆如需右拐弯驶入另一方向车道时需先在同一方向行驶的车道上变道进入外侧行驶车道,利用外侧车道与另一方向车道连接的弧形车道驶入另一方向车道的外侧车道,若车辆需左转弯驶入另一方向车道,车辆首先应在同方向的车道上变道驶入内侧车道,再通过内侧车道的下陷部分驶入左转弯隧道中,由此即可完成左转弯过程。
权利要求1.一种城市十字形路口畅通型道路结构设计,包括呈十字形交叉的东西向车道和南北向车道,所述东西向车道和南北向车道均为路面直行车道,且东西向车道和南北向车道均为双向四车道,所述双向四车道的朝向同一方向延伸的车道均分为外侧车道和内侧车道, 其特征在于所述南北向车道在东西向车道和南北向车道的十字形交叉处设置有自东西向车道下侧穿过的下行穿越车道,所述下行穿越车道包括由南向北下行穿越车道和由北向南下行穿越车道;自东向西方向的外侧车道通过第一右转弯弧形车道与自南向北方向的外侧车道相连, 自西向东方向的外侧车道通过第二右转弯弧形车道与自北向南方向的外侧车道相连,自南向北方向的外侧车道通过第三右转弯弧形车道与自西向东方向的外侧车道相连,自北向南方向的外侧车道通过第四右转弯弧形车道与自东向西方向的外侧车道相连;所述各个右转弯弧形车道均为路面车道;自东向西方向的内侧车道在所述十字形交叉处的东侧设有低于路面的第一地下车行段,自北向南方向的内侧车道在所述十字形交叉处的南侧设有低于路面的第二地下车行段,所述第一地下车行段与第一地下左转弯弧形车道的入口相连,第一地下左转弯弧形车道设置在自西向东方向车道和自南向北方向车道的下侧,且第一地下左转弯弧形车道的出口与第二地下车行段相连;自西向东方向的内侧车道在所述十字形交叉处的西侧设有低于路面的第三地下车行段,自南向北方向的内侧车道在所述十字形交叉处的北侧设有低于路面的第四地下车行段,所述第三地下车行段与第二地下左转弯弧形车道的入口相连,第二地下左转弯弧形车道设置在自东向西方向车道和自北向南方向车道的下侧,且第二地下左转弯弧形车道的出口与第四地下车行段相连;自南向北方向的内侧车道在由南向北下行穿越车道的南侧设有低于路面的南向地下延伸车行段,自东向西方向的内侧车道在所述十字形交叉处的西侧设有低于路面的第五地下车行段,所述南向地下延伸车行段与第三地下左转弯弧形车道的入口相连,第三地下左转弯弧形车道设置在自北向南方向车道和自西向东方向车道的下侧,且第三地下左转弯弧形车道的出口与第五地下车行段相连;自北向南方向的内侧车道在由北向南下行穿越车道的北侧设有低于路面的北向地下延伸车行段,自西向东方向的内侧车道在所述十字形交叉处的东侧设有低于路面的第六地下车行段,所述北向地下延伸车行段与第四地下左转弯弧形车道的入口相连,第四地下左转弯弧形车道设置在自南向北方向车道和自东向西方向车道的下侧,且第四地下左转弯弧形车道的出口与第六地下车行段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十字形路口畅通型道路结构设计,其特征是所述各个地下左转弯弧形车道的半径为100-500米,所述各个右转弯弧形车道的半径为50-300米。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可利用城市现状的交通交叉路进行畅通型道路结构改建及建设,在不扩大占地或少扩大占地前提下,充分利用城市的地下空间实现解除红绿灯交通管制的道路结构。采用双层立体结构设计,地上部分沿用传统直行路面结构,即为第一层;第二层则是由四条半径在100-500米水平的左转弯地下弧形车道以及一条平行于路面直行车道的地下车道组成,地下车道走向选择可由实际情况而定,各左转弯地下弧形车道直通地上各右车道,地下直通车道直通经过十字交叉路段后的路面车道,即可实现各车辆行驶时可以解除红绿灯交通管制。
文档编号E01C1/04GK202157252SQ20112005232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日
发明者丛建, 叶国徽, 王吉翠 申请人:丛建, 叶国徽, 王吉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