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路面夯实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948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路面夯实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面夯实机,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路面夯实机。
背景技术
人类在原始时代,跨越水道和峡谷,是利用自然倒下来的树木,自然形成的石梁或石拱,溪涧突出的石块,谷岸生长的藤萝等。人类有目的地伐木为桥或堆石、架石为桥始于何时,已难以考证。据史料记载,中国在周代(公元前11世纪 前256年)已建有梁桥和浮桥,如公元前1134年左右,西周在渭水架有浮桥。古巴比伦王国在公元前1800年建造了多跨的木桥,桥长达183米。古罗马在公元前621年建造了跨越台伯河的木桥,在公元前481年架起了跨越赫勒斯旁海峡的浮船桥。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公元前4世纪时建起挑出石拱桥(拱腹为台阶式)。古代桥梁在17世纪以前,一般是用木、石材料建造的,并按建桥材料把桥分为石桥和木桥。18世纪铁的生产和铸造,为桥梁提供了新的建造材料。但铸铁抗冲击性能差,抗拉性能也低,易断裂,并非良好的造桥材料。19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酸性转炉炼钢和平炉炼钢技术的发展,钢材成为重要的造桥材料。钢的抗拉强度大,抗冲击性能好,尤其是19世纪70年代出现钢板和矩形轧制断面钢材,为桥梁的部件在厂内组装创造了条件,使钢材应用日益广泛。18世纪初,发明了用石灰、粘土、赤铁矿混合煅烧而成的水泥。19世纪50年代,开始采用在混凝土中放置钢筋以弥补水泥抗拉性能差的缺点。此后,于19世纪70年代建成了钢筋混凝土桥。近代桥梁建造,促进了桥梁科学理论的兴起和发展。1857年由圣沃南在前人对拱的理论、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较完整的梁理论和扭转理论。这个时期连续梁和悬臂梁的理论也建立起来。桥梁桁架分析(如华伦桁架和豪氏桁架的分析方法)也得到解决。19世纪70年代后经德国人K.库尔曼、英国人W. J.M.兰金和J.C.麦克斯韦等人的努力,结构力学获得很大的发展,能够对桥梁各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发生的应力进行分析。这些理论的发展,推动了桁架、连续梁和悬臂梁的发展。19世纪末,弹性拱理论已较完善,促进了拱桥发展。20世纪20年代土力学的兴起,推动了桥梁基础的理论研究。在现代桥梁的施工过程中,都需要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由于是固液混合态,浇筑的时候不均勻,导致局部的密度太大,使得凝固的时间不统一,混凝土的结构内部应力受到破坏,影响桥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路面夯实机,该路面夯实机的结构简单,操作人员手持操作柄,一个人就能完成操作,节省了劳动资源,降低了劳动强度,利用电机的转动带动弹簧的振动,将混凝土的内部调整均勻,使得混凝土在承受应力的时候更加稳固,提高桥梁的质量。[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用于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路面夯实机,包括电机、夯锤、弹簧振动器,所述电机与夯锤连接,所述弹簧振动器设置在电机与夯锤之间,且弹簧振动器分别与电机和夯锤连接。所述电机与弹簧振动器之间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的两端分别与电机和弹簧振动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的外部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操作柄,所述操作柄与壳体连接。所述夯锤在远离弹簧振动器的一端设置有夯实板,所述夯实板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夯锤的横截面的面积。所述电机上设置有控制开关。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路面夯实机的结构简单,操作人员手持操作柄,一个人就能完成操作,节省了劳动资源,降低了劳动强度,利用电机的转动带动弹簧的振动,将混凝土的内部调整均勻,使得混凝土在承受应力的时候更加稳固,提高桥梁的质量。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 一控制开关;2—操作柄;3—电机;4一壳体;5—弹簧振动器;6—夯锤;7—夯实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用于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路面夯实机,包括电机3、夯锤6、弹簧振动器5,所述电机3与夯锤6连接,所述弹簧振动器5设置在电机3与夯锤6之间,且弹簧振动器5分别与电机3和夯锤6连接。操作人员手持操作柄2,将夯实板7与地面接触,电机3带动弹簧振动器5上下振动,利用振动将混凝土内部振动均勻,提高混凝土板的质量。所述电机3与弹簧振动器5之间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的两端分别与电机3和弹簧振动器5连接。传动装置将电机3的转动带给弹簧振动器5,实现对路面的夯实过程。所述传动装置的外部设置有壳体4,所述壳体4上设置有操作柄2,所述操作柄2与壳体4连接。操作柄2围绕在电机2和壳体4外部一圈,既可以方便操作人员的手持,又能够对电机3进行防护,在电机3的转动过程中,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所述夯锤6在远离弹簧振动器5的一端设置有夯实板7,所述夯实板7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夯锤6的横截面的面积。通过设置大面积的夯实板7,使得夯锤6的每一次夯实面积更大,提高工作效率。所述电机3上设置有控制开关1。通过控制开关1对电机3的转动进行控制,进而控制夯实过程。[0022] 采取上述方式,就能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用于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路面夯实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3)、夯锤(6)、弹簧振动器(5),所述电机(3)与夯锤(6)连接,所述弹簧振动器(5)设置在电机(3)与夯锤(6)之间, 且弹簧振动器(5 )分别与电机(3 )和夯锤(6 )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路面夯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 与弹簧振动器(5)之间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的两端分别与电机(3)和弹簧振动器(5)连接。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路面夯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的外部设置有壳体(4),所述壳体(4)上设置有操作柄(2),所述操作柄(2)与壳体(4)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路面夯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夯锤(6) 在远离弹簧振动器(5)的一端设置有夯实板(7),所述夯实板(7)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夯锤 (6)的横截面的面积。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路面夯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 )上设置有控制开关(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路面夯实机,包括电机、夯锤、弹簧振动器,所述电机与夯锤连接,所述弹簧振动器设置在电机与夯锤之间,且弹簧振动器分别与电机和夯锤连接。该路面夯实机的结构简单,操作人员手持操作柄,一个人就能完成操作,节省了劳动资源,降低了劳动强度,利用电机的转动带动弹簧的振动,将混凝土的内部调整均匀,使得混凝土在承受应力的时候更加稳固,提高桥梁的质量。
文档编号E01C19/38GK202323653SQ20112048732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0日
发明者曾维亮, 谭强 申请人:成都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