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天桥及其桥体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6083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组合式天桥及其桥体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桥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ー种组合式天桥及其桥体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大,车辆日益密集,各城市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交通拥堵现象,当遇到突发事件时(如大型展会或者大型路面赛事等),这种情况尤为严重。为了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状况,解决城市交通网中行人或者非机动车过街难的问题,減少机动车辆行驶中的横向干扰,移动式跨路天桥应运而生。在现有的移动天桥中,一般将天桥设计成不同的组成部分,在使用吋,将各组成部分运送至使用现场进行组装。天桥的长度一般比较大,运输工具的规格应根据天桥的长度适当调整,此外,天桥的运送工作比较费カ。因此,如何扩充移动天桥的功能,以便提高运输便捷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g在提出ー种组合式天桥及其桥体模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天桥运输便捷性不高的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ー种组合式天桥的桥体模块,该桥体模块包括桥面,所述桥面的底侧设有液压支架,所述液压支架上设有行走机构。进ー步地,所述液压支架包括ー对第一举升油缸,所述ー对第一举升油缸的缸筒与所述桥面固定连接;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设于所述ー对第一举升油缸的活塞杆上的滑移架、设于所述滑移架上的承轮杆以及设于所述承轮杆两侧的行走轮。进ー步地,所述液压支架位于所述桥面底侧的一端;所述桥面底侧的另一端还设有回转机构、用于支撑所述桥面及回转机构的第一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通过所述回转机构与所述桥面相连。进ー步地,所述桥体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桥面底侧与所述回转机构之间的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与所述回转机构相连的承台;设于所述承台与所述桥面之间的第二举升油缸;以及设于所述承台与所述桥面之间的第一导向机构。进ー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为汽车底盘或者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两侧设有第一支腿油缸。进ー步地,所述第一底座上设有第一配重块和/或用于第一泵站;所述第一泵站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举升油缸、第二举升油缸、第一支腿油缸以及回转机构。进ー步地,所述桥面为可伸缩结构。进ー步地,所述桥面的顶侧设有可折叠护栏和照明系统接ロ。另ー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ー种组合式天桥,所述组合式天桥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桥体模块。[0015]进ー步地,所述组合式天桥还包括与所述桥体模块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梯道模块。进ー步地,所述第一梯道模块包括第一梯道面,位于所述第一梯道面底侧的第二支撑机构,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与所述第一梯道面之间的第三举升油缸与第二导向机构。进ー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为汽车底盘或者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的两侧设有第二支腿油缸。本实用新型提供的ー种组合式天桥及其桥体模块,通过在桥面的底侧设有液压支架及行走机构,通过设置液压支架且在其液压支架的底端设有行走机构,提高桥体模块装车运输的便捷性,減少了对运输车的长度要求,大大提高了桥体模块的可移动性。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天桥的桥体模块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天桥的桥体模块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ー种组合式天桥的结构示意图;图4-1及图4-2分别为图3中第一梯道模块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及后视图;图4-3为第一梯道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1及图5-2分别为图3中第二梯道模块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及后视图;图5-3为第二梯道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6-1及图6-2分别为图3所示组合式天桥的两个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应当指出,本部分中对具体结构的描述及描述顺序仅是对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限制作用。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桥体模块I主要包括桥面104、第一底座110、第一升降机构、回转机构108、第一泵站111和液压支架等,其中,液压支架上设有行走机构。其中,液压支架设于桥面104底侧的一端,液压支架包括两个第一举升油缸106,两个第一举升油缸106大体平行布置,其缸筒通过叉架固定相连,且其缸筒或者缸盖固定连接于桥面104,而其活塞杆的伸出端用干与地面或者支撑物接触;行走机构设于活塞杆上,包括滑移架112、承轮杆113和行走轮114,其中,滑移架112的两端与两个活塞杆滑动连接,滑移架112的布置方向与第一举升油缸106大体垂直,承轮杆11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滑移架113的中间位置,另ー端的两侧各设有ー个行走轮114,承轮杆113的布置方向与大体第一举升油缸106大体垂直,行走轮114具体为轮胎。第一升降机构位于桥面104底侧的另一端,包括导向机构101、第二举升油缸102和承台103,导向机构101和第二举升油缸102设在承台103与桥面104之间,其中,导向机构101进ー步包括导向筒和套接于该导向筒内的导向杆,导向筒与承台103固定连接,导向杆的伸出端与桥面104的底侧固定连接;第二举升油缸102的缸筒或缸盖与承台103固定连接,而其活塞杆的伸出端与桥面104的底侧固定连接。[0031]承台103的底侧与第一底座110通过回转机构108相连,回转机构108包括回转支承和回转支承的驱动装置,回转支承与该驱动装置的具体结构及连接关系可參见相关的现有技术,承台103与第一底座110分别与回转支承的内外圈固定连接。第一底座110的两侧设有成对的第一支腿油缸109 (共有四个),每对第一支腿油缸109间隔一定距离。第一泵站111设于第一底座110上,第一泵站111相当于ー个控制系统,可对各个液压执行部件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即对第二举升油缸102、第一支腿油缸109、第一举升油缸106以及回转支承的驱动装置等的进出油状态进行控制,以便满足各个液压执行部件协同工作的需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在第一泵站111所处的位置增设第一配重块,以提高桥体模块I的平衡性。桥面104的顶侧设有可折叠护栏和照明系统接ロ 105,以便于在桥体模块I使用时 提供防护作用以及提供照明用电。为了满足不同道路跨度的需要,桥面104可以采用可伸缩结构,即桥面104除了包括桥面本体外,还包括套接于桥面本体内的伸缩桥面107,有关可伸缩结构的具体结构可參见相关的现有技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某一道路需要用到上述桥体模块I组成跨路天桥吋,首先通过第一泵站111驱动第一支腿油缸109往下伸出,其伸出高度略高于运输车的平板高度,将运输车的平板移动至第一底座110的下面,然后将第一支腿油缸109收回,使桥体模块I的一端安装于运输车上,再将滑移架112下移,使行走轮114与地面接触,最后通过运输车将桥体模块I运输至使用现场进行搭建。在使用过程中,当遇到特殊情况,例如,当所跨道路有超高车辆需要通行时,可以通过第一泵站111驱动第二举升油缸102和第一举升油缸106同步举升至所需高度,保证该超高车辆通行后再回复至原位;当遇到所跨道路需要扩建时,伸缩桥面107从桥面本体内伸出,以满足不同路面宽度的要求;当所跨道路周边的环境需要桥面与道路形成一定角度时,可以通过第一泵站111控制回转支承的驱动装置,驱动回转支承的内外圈发生转动,从而使桥面104转动一定角度,以满足多种搭建角度的要求。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导向机构101用于对桥面104的上下移动起导向作用,通常还可以根据需要在承台103与桥面104之间配置相应的液压锁死机构,以便起到固定防护的作用,液压锁死机构的工作状态也可以通过第一泵站111进行控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升降机构由导向机构101、第二举升油缸102和承台103组成,仅是为了举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其他形式的第一升降机构,例如,在上述第一升降机构中,还可以在承台103与桥面104的底侧之间增设一桥墩。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行走机构由滑移架112、承轮杆113和行走轮114组成,仅是为了举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其他形式的行走机构,例如,用固定架代替滑移架112固定设置于两个活塞杆上,用行走油缸代替承轮杆113,行走油缸的缸筒固定于固定架上,而在其活塞杆的伸出端的两侧各安装ー个行走轮11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桥面104底侧设有液压支架及行走机构即可提升天桥运输的便捷性,具体操作时还可以将液压支架及行走机构设在桥面104底侧的中间位置;而第一升降机构可以实现升降功能,回转机构可以实现桥面104旋转,均为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ー种桥体模块,通过设置液压支架且在其液压支架的底端设有行走机构,且在第一底座的两侧设有两对第一支腿油缸,便于实现桥体模块的快速装车运输,大大提高了桥体模块的可移动性;此外,通过将其第一底座与第一升降机构之间通过回转机构相连,便于桥体模块根据现场环境的需要改变搭建角度,扩充了桥体模块的使用功能。如图2所示,第一底座110可以由汽车底盘4来代替,用汽车底盘4支撑桥面104及回转机构108等;这样,在利用汽车运输天桥后,还可以继续利用汽车底盘4用于支撑,利用汽车底盘4实现支撑桥面104的桥体模块I’可以称为桥体车;进ー步地,汽车底盘4上 还可以安装多个可伸展的液压支腿(图未示),如四个,液压支腿在天桥搭建时展开,起支撑固定的作用。请结合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天桥包括两个前述的桥体模块I,还包括与桥体模块I的两端相连的第一梯道模块2以及与第一梯道模块2相连的第二梯道模块3 ;两个桥体模块I靠近液压支架的一端相连,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梯道模块2相连形成通道。可以理解的是,图3中的桥体模块I也可以换成桥体模块I’。请结合图4-1及图4-2所示,第一梯道模块2包括第一梯道面206,第一梯道面206的顶侧设有防护栏及照明系统207,第一梯道面206的底侧设有第二导向机构201、第三举升油缸202、第二底座204和第二泵站205,其中,第二导向机构201和第三举升油缸202设于第二底座204与第一梯道面206的底侧之间,第二导向机构202进ー步包括导向套以及套接于该导向套内的导向杆,导向套固定连接于第二底座204,导向杆的伸出端与第一梯道面206的底侧相连,第三举升油缸202的缸筒或缸盖固定连接于第二底座204,其活塞杆的伸出端与第一梯道面206的底侧相连;第二底座204的两侧设有两对第二支腿油缸203,每对支腿油缸203间隔一定距离;第ニ泵站205设于第二底座204与第一梯道面206之间,用于对第一梯道模块2上的各个液压执行部件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即对第三举升油缸202、第二支腿油缸203等的进出油状态进行控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在第二泵站205所处的位置增设第二配重块,以提高第一梯道模块2的平衡性。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将第一梯道模块2运至安装现场时,通过第二泵站205驱动第二支腿油缸203向下伸出,其伸出高度略高于运输车的后车平板高度,将运输车的后车平板移动至第二底座204的下面,使第二支腿油缸203回收,从而将第一梯道模块2装至运输车上,通过运输车运输至安装现场;在安装过程中第一梯道模块2的第一梯道面206与桥体模块I的桥面104可通过销轴相连。需要说明的是,导向机构201用于对第一梯道面206的上下移动起导向作用,通常还可以根据需要在第二底座204与第一梯道面206之间配置相应的液压锁死机构,以便起到固定防护的作用,液压锁死机构的工作状态也可以通过第二泵站205进行控制。如图4-3所示,第一梯道模块2’中第二底座204由汽车底盘4’来代替,用汽车底盘4’支撑第一梯道面206等;利用汽车底盘4’实现第一梯道面206等的第一梯道模块2’可以称为梯道车;进ー步地,汽车底盘4’上还可以安装多个可伸展的液压支腿(图未示),如四个,液压支腿在天桥搭建时展开,起支撑固定的作用。[0049]请结合图5-1及图5-2所示,第二梯道模块3包括第二梯道面305,第二梯道面305的顶侧设有防护栏及照明系统306,第二梯道面305的底侧设有桥墩301、第三泵站304和第三底座303,其中,桥墩301设于第三底座303与第二梯道面305之间,用于支撑第二梯道面305 ;第三底座303的两侧设有两对第三支腿油缸302,每对第三支腿油缸302间隔一定距离;第三泵站304设于第三底座303与第二梯道面305之间,用于控制第二梯道模块3上各个液压执行部件的工作状态,即控制第三支腿油缸302等的进出油状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在第三泵站304所处的位置增设第三配重块,以提高第二梯道模块3的平衡性。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将第二梯道模块3运输至安装现场时,通过第三泵站304驱动第三支腿油缸302向下伸出,其伸出高度略高于运输车的后车平板高度,将运输车的后车平板移动至第三底座303的下面,使第三支腿油缸302回收,从而将第二梯道模块3装至运输车上,通过运输车运输至安装现场;在安装过程中第二梯道模块3的第二梯道面305与第一掉模块2的第一梯道面206可通过销轴相连。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组合式天桥的桥体模块I、第一梯道模块2和第二梯道模块3分别通过运输车运输至安装现场后,再进行组装;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根据环境的需要调高组合式天桥的跨越高度时,在将桥体模块I调高后,还需要通过第二泵站205驱动第三举 升油缸202向上运动,使得第一梯道面206的高度与桥面104的高度一致。如图5-3所示,第二梯道模块3’中第三底座303由汽车底盘40来代替,用汽车底盘40支撑第二梯道面305等;利用汽车底盘40实现第一梯道面206等的第二梯道模块3’也可以称为梯道车;进ー步地,汽车底盘40上还可以安装多个可伸展的液压支腿(图未示),如四个,液压支腿在天桥搭建时展开,起支撑固定的作用。请结合图6-1及图6-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式天桥可以通过驱动第二举升油缸102、第一举升油缸106和第三举升油缸202实现上下升降,通过伸缩桥面107可实现左右伸縮,通过桥体模块I上的回转机构,可调整桥体模块I与所跨道路的角度。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组合式天桥同时采用桥体模块I、第一梯道模块2和第二梯道模块3 (第二梯道模块3’),但在满足使用需要的情形下,也可以仅使用桥体模块I或者仅使用桥体模块I和第一梯道模块2 (或第一梯道模块2’)。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组合式天桥采用两个桥体模块1,但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其他数目的桥体模块1,例如仅适用ー个桥体模块I。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有关桥体模块I的各种变型(如桥体模块I’ )也可应用于本实施例的组合式天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ー种组合式天桥,由第一梯道模块和第二梯道模块以及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桥体模块组成,可实现上下升降、左右伸缩以及相对于所跨道路作360°回转等多种功能,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为功能单一而造成的无法根据现场需要调整搭建角度等问题,此外,其桥体模块设有第一支腿油缸以及行走机构,其第一梯道模块和第二梯道模块分别设有第二支腿油缸和第三支腿油缸,如此便于实现各模块的快速装车运输,提高了组合式天桥的移动性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天桥的桥体模块,包括桥面(104),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104)的底侧设有液压支架,所述液压支架上设有行走机构。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桥体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支架包括一对第一举升油缸(106),所述一对第一举升油缸(106)的缸筒与所述桥面(104)固定连接;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一对第一举升油缸(106)的活塞杆上的滑移架(112)、设于所述滑移架(112)上的承轮杆(113)以及设于所述承轮杆(113)两侧的行走轮(114)。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桥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支架位于所述桥面(104)底侧的一端;所述桥面(104)底侧的另一端还设有回转机构(108)、用于支撑所述桥面(104)及回转机构(108)的第一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通过所述回转机构(108)与所述桥面(104)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体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桥面(104)底侧与所述回转机构(108)之间的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 与所述回转机构(108)相连的承台(103); 设于所述承台(103)与所述桥面(104)之间的第二举升油缸(102);以及 设于所述承台(103)与所述桥面(104)之间的第一导向机构(10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为汽车底盘(4)或者第一底座(110);所述第一底座(110)的两侧设有第一支腿油缸(109)。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桥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10)上设有第一配重块和/或第一泵站(111);所述第一泵站(111)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举升油缸(106)、第二举升油缸(102)、第一支腿油缸(109)以及回转机构(108)。
7.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桥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104)为可伸缩结构。
8.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桥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104)的顶侧设有可折叠护栏和照明系统接口(105)。
9.一种组合式天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天桥包括权利要求I至8任一项所述的桥体模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式天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天桥还包括与所述桥体模块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梯道模块(2)。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合式天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道模块(2)包括第一梯道面(206),位于所述第一梯道面(206)底侧的第二支撑机构,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与所述第一梯道面(206)之间的第三举升油缸(202)与第二导向机构(201)。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合式天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为汽车底盘(4’ )或者第二底座(204);所述第二底座(204)的两侧设有第二支腿油缸(20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桥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天桥及其桥体模块。该桥体模块包括桥面,所述桥面的底侧设有液压支架,所述液压支架上设有行走机构。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桥体模块装车运输的便捷性,减少了对运输车的长度要求。
文档编号E01D19/00GK202416152SQ201120506240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7日
发明者刘元宇 申请人: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