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上覆沥青层复合式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9708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上覆沥青层复合式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上覆沥青层复合式路面结构,属于道路【技术领域】。包括铺设在最底层的路面层,路面层上铺筑有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层,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层上铺筑有为路面提供平整度、耐磨性及抗滑性能,并且改善行车舒适性的沥青层。本实用新型在路面层上铺筑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层,由于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层强度高,模量较普通混凝土小,同时抗裂性能、排水性能良好,作为承重层可有效防止路面裂缝、水损害等病害。本实用新型施工设备简单,质量可控,可以显著减少路面早期病害,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专利说明】一种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上覆沥青层复合式路面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路面结构,尤其是一种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上覆浙青层复合式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公路建设飞速发展,在已建成高等级公路中半刚性基层浙青路面占90%以上。但是,目前常用的水泥稳定粒料、二灰稳定粒料等半刚性基层材料按照密级配设计,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存在反射裂缝、排水不良、承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很多新建路面在使用初期即出现开裂、坑槽等早期损坏,远达不到设计年限,耐久性不足,严重影响了道路使用性能的发挥,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0003]多孔改性混凝土强度高,模量较普通混凝土小,同时具有良好的抗裂、排水、抗疲劳等性能,作为承重层可有效防止路面裂缝、水损坏、车辙等早期病害产生,大大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至30?50年。上覆的浙青层后可改善行车舒适性,同时由于减薄了浙青层厚度,可显著降低路面造价,利于保护环境,体现出良好的社会效益与巨大的经济效益。该种新型路面结构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上覆浙青层复合式路面结构,将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层作为承重层,有效防止路面裂缝、水损坏、车辙等路面早期病害,并降低路面造价。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铺设在最底层的路面层,路面层上铺筑有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层,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层上铺筑有为路面提供平整度、耐磨性及抗滑性能,并且改善行车舒适性的浙青层。
[0006]所述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层的孔隙率为20%以上。
[0007]所述的路面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和级配碎石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本实用新型在路面层上铺筑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层,由于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层强度高,模量较普通混凝土小,同时抗裂性能、排水性能良好,作为承重层可有效防止路面裂缝、水损害等病害。另外,浙青层作为功能层上覆于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层上,能够提供一定的平整度、耐磨性及抗滑性能,同时还可以改善行车舒适性。且由于厚度变薄,可降低路面造价。最后,本实用新型施工设备简单,质量可控,可以显著减少路面早期病害,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路面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为浙青层;2为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层;3为基层及底基层等路面层。【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3]参加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铺设在最底层的路面层3,路面层3为水泥稳定碎石和级配碎石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路面层3上铺筑有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层2,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层2的孔隙率为20%以上;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层2上铺筑有为路面提供平整度、耐磨性及抗滑性能,并且改善行车舒适性的浙青层I。
[0014]本实用新型包括浙青层,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层,基层及底基层等路面层。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层作为承重层,不同于一般的半刚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多孔改性混凝土强度高,模量较普通混凝土小,同时具有良好的抗裂、排水、抗疲劳等性能,作为承重层可有效防止路面裂缝、水损坏、车辙等早期病害产生,可大大提高路面耐久性。
[00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底基层及基层上铺筑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层,通过碾压等方式对该层进行压实,养生。待养生过后,铺设浙青层,可以显著减少路面早期病害,有效防止路面裂缝、水损坏、车辙等路面早期病害,并降低路面造价,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上覆浙青层复合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在最底层的路面层(3),路面层(3)上铺筑有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层(2),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层(2)上铺筑有浙青层(I)。
2.根据权利I所述的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上覆浙青层复合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层(2)的孔隙率为20%以上。
【文档编号】E01C7/32GK203440725SQ201320506701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9日
【发明者】郑木莲, 许楠, 刘俊瑞, 李来宾, 王 琦, 霍玉娴 申请人:长安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